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小說 – 楊再思
2024/05/22 04:48:16瀏覽415|回應0|推薦52


武周朝聖神皇帝武曌武則天神龍元年發生了「神龍革命」,結果是武則天退位、太子李顯復辟為唐中宗。而靠著阿諛奉承、極力迎合皇帝的楊再思(名,字再思依舊官運亨通、屹立不倒,再次升任中書令。但不久之後就死了楊再思過世的同一天,負責提供中書省膳食的供膳官也死了,二人一同被帶往地府閻羅王處接受訊問。閻羅王訊問楊再思

 

「你在生前為什麼犯下這麼多罪行?罪行如此之多,又該如何贖罪?」

 

楊再思說:

 

「我真的沒有犯罪。」

 

楊再思如此嘴硬,閻羅王命左右取來生死簿。很快的,便有一名黃衣小吏將簿籍送來,翻開記載楊再思的部分,高聲誦讀著楊再思的罪行:

 

武周朝如意元年,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攻陷等州,國家準備派遣出去的援兵數量太少,如此將無法對抗敵人。有人曾為此上書勸諫,時任宰相的楊再思不理會諫言依舊按原計劃下令出兵,導致這批援軍被阿史那.默啜擊敗,陣亡一千多人。

 

大足元年,河北地區鬧蝗蟲災害,百姓連一粒米都沒有了註x2楊再思身為宰相,卻不能開倉賑災,使得到現在仍有百姓因此流離失所,而當時因為餓死的就有二萬餘人。

 

宰相的職責就是要調和治理國家大事楊再思在刑法政令上不公平,傷害了天下人事物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致使河南地區三個郡發生大水災,因此溺死者多達數千人。」

 

諸如此類的作為還有六、七件,一一當眾念給楊再思聽。楊再思這才嚇得拜伏在地、叩首認罪。忽然,有一隻像牀般大、手背上長滿了鬃毛的巨手,一把抓住了楊再思,從指縫間便有血流了出來,然後騰空而去。

 

閻羅王接著詢問供膳官:

 

「你為了什麼來到此處?」

 

陰差上前一步代為回答說:

 

「是帶他前來作證對質的。」

 

閻羅王說:

 

「此人沒有犯錯,應該要放他回去。」

 

供膳官復活後,經常向旁人說起這段死後經歷,沒多久就傳到了唐中宗那裡。唐中宗召喚供膳官前來詢問,供膳官如實回答,唐中宗就命人將供膳官的經歷記錄下來,展示在中書省的廳堂上。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楊再思是在唐中宗李顯景龍三年升任尚書右僕射、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銜之後的六月時病逝,追贈特進、幷州大都督,諡號為,並陪葬乾陵。並非死於神龍元年。

 

註x2:「烝人」,民眾、百姓。

「粒」,本義指米粒、穀粒。

 

:「燮理陰陽」,「燮」音「謝」,調和治理國家大事。

 

:「毛鬣」,馬或野獸的鬃毛。

 

改編自 《廣異記》

 

原文:

 

《廣異記》.卷六.楊再思

 

神龍元年,中書令楊再思卒。其日,中書供膳亦死,同為地下所由引至王所。王問再思:

「在生何得有許多罪狀?既多,何以收贖?」

再思言:

「己實無罪。」

王令取簿來。須臾,有黃衣吏持簿至,唱再思罪云:

「如意元年,默啜陷瀛、檀等州,國家遣兵赴救少,不敵。有人上書諫,再思違諫遣行,為默啜所敗,殺千餘人。

大足元年,河北蝗蟲為災,烝人不粒。再思為相,不能開倉賑給,至今百姓流離,餓死者二萬餘人。宰相燮理陰陽,再思刑政不平,用傷和氣,遂令河南三郡大水,漂溺數千人。」

如此者凡六、七件。示再思。再思再拜伏罪。忽有手大如牀,毛鬣可畏,攫再思,指間血流,騰空而去。王問供膳:

「何得至此?」

所由對云:

「欲問其人。」

云:

「無過,宜放回。」

供膳既活,多向人說其事。為中宗所聞,召問,具以實對。中宗命列其事跡於中書廳,記之云。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horse&aid=18040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