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自熙寧四年赴杭州任途中與子由別於潁州後,六年來再未見過面。 熙寧七年,他罷杭州任,請求調往北方,就是為了同擔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掌書記的蘇轍更近一些。 密州、齊州雖相距不遠,但兩年多來,他們仍無法相見,對久別的弟弟的懷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促使蘇軾在中秋夜對月抒懷,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上闋寫把酒問月,幻想乘風進入月宮而又怕月宮寒寂表現了他盼望回朝而又怕朝廷難處的矛盾心情。 下闋寫倚枕望月喚起的離愁別緒,先是怨月無情,後又從月的盈虧得到啟發,以美好的祝願作結, 全詞清曠超逸,飄飄欲仙,充滿哲理,寄慨遙深,表現了理想同現同現實的矛盾,反映了作者長期鬱結的有志難酬的苦悶。
◎關於東坡的網路資源:http://203.68.192.5/~huanyin/anfa/d/anfa_dongpo.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