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歐洲遊記之 Geneva(感謝電小二推薦)
2012/02/03 05:13:50瀏覽2334|回應40|推薦140
Dec. 29, 2011 好友夫婦挪出了時間與我們相聚,因行前火車票已經買到日內瓦,好友怕我們再轉火車,於是要我們提前一站在洛桑下車,貼心的開車到洛桑火車站接我們,並帶著我們遊覽洛桑的風景。 雖是初次見面但夫妻倆是性情中人,很熱情的帶我們遊洛桑的最重要地理特徵-Leman Lake(有人稱為日內瓦湖也有人直翻萊芒湖或是雷蒙湖)。洛桑位於日內瓦的東北邊約一小時的車程,是瑞士的第五大城,因國際奧委會的總部設於此,洛桑也因此被稱為奧林匹克首都。洛桑還有個世界級的旅館管理學院,很多優秀的旅館管理人才都出自此校,另外一個是高等經濟管理學府,此校所公布的調查數據往往是各國政府以及大企業頂尖管理人的參考指標

↑一會出太陽一會烏雲遮天的天候,讓我拍出了不同顏色的日內瓦湖。日內瓦湖長約75公里寬約14公里,地理位置呈現新月型的日內瓦湖最後在日內瓦匯入隆河(Rhone)。

↑後來才知道這些烏雲是為了隔天的一場風雪努力醞釀著。。。

↑前往一家五星級旅館裡的Cafe au rivage用餐,新鮮的魚是日內瓦湖裡直接抓上來的,最誘惑我的當然是餐後那一整個推車裡的甜點,可惜總是眼大肚小,一塊巧克力蛋糕已經十分滿足了。

↑參觀了奧林匹克博物館,此館於1993年蓋好,以奧運會為主題,不僅面對著美麗的日內瓦湖,室外的庭園更有許多知名藝術家的雕像,呈現了奧林匹克以體育、藝術、文化相融為一體的精神概念。還有很重要的聖火↓

天黑前回到他們漂亮又溫暖的家,在半個屋子都是落地窗的陽台上欣賞了白朗峰的日落,建築師的家真的很不一樣,生活機能的設計中又流露著主人的品味,這麼好的居家環境,天天都是度假的好心情。晚上好友幫我訂了Floor Two,位於日內瓦的市中心又面對著日內瓦湖,美麗的夜景、燭光美酒交錯的氛圍裡愉快的用餐,真是一大享受。


Dec. 30, 2011 開始日內瓦的參觀,還是以博物館和教堂為主,雖下著綿綿細雨但一點也不礙事,跟旅館借了兩把傘,依然興緻高昂,向前走。

↑天色灰灰的,也許不太上相,但看在眼裡,記在心底,可比任何一個相機都來的好。↓

↑日內瓦湖上的人工噴泉,在無風的狀態下噴泉可高達140公尺。

↑先參觀Swatch手錶博物館,女兒很高興找到了幾款她擁有的錶。

↑逛到老城區時,看見這棵枯樹,葉子全掉光了,還給圍欄框了起來。引起我這好奇阿桑的興致上前去瞧瞧。↓

↑這可奇了,原來枯樹落下了一堆字母,還是鮮黃色的呢。無獨有偶,在另一個轉角處又巧遇中文,原來日內瓦的城裡也處處藏著驚奇。↓

接著轉往Saint Peter's Cathedral聖彼得大教堂參觀,此教堂是瑞士的主教座堂,建於12世紀,幾經多次的修建兼容了不同的建築風格。最有名的莫過於宗教改革領袖約翰‧加爾文的基地。↓

買了參觀教堂頂樓還有地下基地的門票,沿著窄窄的旋轉梯爬了很多很多的階梯,由於樓梯很窄,很多轉角處還得設置紅綠燈,如果上面有人下樓,準備上去的就得稍等一下,以免大夥卡在旋轉梯裡就尷尬了。↓

↑喘吁吁的爬上教堂頂端看風景還是值得啦,將日內瓦的景色一覽無遺,如果老天爺賞臉來些日光,一定更棒。不過,您也別擔心,我將教堂裡的一張全景照翻拍了下來,證明我所言不假。↓

↑教堂的地底層地基,近幾年被陸續挖出,發現這教堂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

晚上吃了義大利海鮮,又去吃Movenpick的冰琪淋,雖然打著哆嗦回旅館,還是覺得好幸福哦!

↑新潮的店面炫目的看板,連戶外的座椅也是酷的可以,要不是溫度太低,真想坐在外面一邊吃著冰淇淋一邊欣賞日內瓦湖的夜景。

《心情指數》

誰說浩瀚的網海裡沒有真正的朋友,我就很幸運的認識了好幾位很貼心又有情義的網友,除了格裡文章的回應,還延伸成了日常生活裡的好朋友。這份情誼除了要用心維護和耐心灌溉才能長長久久,還要常常心懷感恩。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chelkao&aid=6080249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午安
2012/02/08 15:28

吉祥

這可  讓我大開眼界

跟著巡禮一番

真是 令人羨慕之旅

祝福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2:01 回覆:
居士吉祥

正巧女兒在那實習打工
我們藉著探女兒之名
去玩耍!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不勝收
2012/02/08 13:42

Rachel的照片真是美不勝收,尤其新的編排方式更具專業風格更吸引人。

新的山頭圖好漂亮!來Rachel的格子就是感受到“美”,那種溫柔的安詳的美。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2:00 回覆:
謝謝愛馬

你說的山頭圖是那一排愛的抱枕 是吧?
那是在 Vitra Design Center裡賣的
原本興沖沖的想抱一個回家
媽媽咪呀
一個抱枕 單價要180歐元
我想 我是不夠愛它啦...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精彩絕倫,美不勝收!
2012/02/08 12:01

嗯!我喜歡第二張照片,有國畫山水畫的fu~~~

餐桌上的美食是不是都要等瑞秋媽拍完照,才能開動?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58 回覆:
謝謝咖啡店老闆娘

那張士日內瓦湖邊
天氣是不好 烏雲密布 所以偷吃步一下
改了照片的色調...

沒啦,
我家兩隻餓虎是不能等的
得要上菜時快手快腳的按下快門
要不然
人家會給我臭臉看的...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要再來
2012/02/08 08:19

Rachel 的歐洲遊記

適合早上閱讀 -- 美景,精品有振奮精神的作用。

適合中午閱讀 -- 豪華大餐,精美甜點能補充體力又能提神。

適合晚上閱讀 -- 讀完作個歐遊美夢,一覺好眠。

  

呵呵... 還要再來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56 回覆:
不好意思啦
哪有賈媽形容的這麼好
還是要親身經歷
才有FU啦

女兒現在德國的一家百年麵包店實習
又在誘惑我去了....
哎 就是不能拒絕麵包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好,是繁體中文
2012/02/08 08:10
才有中文的美感~

最近喝了瑞士的啤酒,實在不怎樣,這甜點看來吸引人多了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54 回覆:
擊掌!
怎麼跟我當下想的一樣
好咧家在, 是繁體字
要不然, 我也不想拍...

餐桌上的啤酒, 我家那兩隻口味不同
我倒沒特別留意是哪個國家的
不過一個愛清淡 一個愛黑麥
我只要有甜點就可以啦!!

Tint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流口水了
2012/02/08 02:59
哇~~Diva娘,半夜真不能來看你的遊記,風景美到讓人羨慕就算了,看那些美食真讓人餓到一個不行呀~~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2:09 回覆:
拍謝啦....

我自己也是喔
編排照片的時候
總會忍不住到廚房拿點吃的
再回來電腦前面
真是傷腦筋....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妳的照相技術真是愈來愈有感覺了 真可以做月曆封面呢
2012/02/08 02:44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51 回覆:
謝謝Connie
等你來
帶你去拍些美美的花喔

柔怡~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意猶未盡
2012/02/06 17:56

大概是照片太多了

所以以縮小方式處理

感覺好可惜

真是意猶未盡

遇到那種陡峭的階梯,我應該會豎白旗

真佩服您的體力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50 回覆:
照片是照了很多
刪刪減減也有兩千張
一來怕格友看壞了眼睛
二來怕吃掉我的"扣大" 以後就沒空間寫格了

那樓梯爬不累
倒是下樓時
我怕暈 可得扶著牆
免的跌了樓梯
卻又不能滾動卡在樓梯中間
可是很糗的...

NJ過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Movenpick
2012/02/06 03:11

第一次吃到這款冰淇淋

居然是在公館的馬辣火鍋店

台灣人 揪厲害 不用出國門 就可吃遍天下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47 回覆:
沒錯啊
我們也是2003年在台灣吃到
才知有這款冰淇淋
到了歐洲
幾乎只要看到這家店
管他多冷
先吃一口再說...

ellen chou 雨僧 玫力得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急凍
2012/02/05 00:43

歐洲一定是屬龍卻忘記安太歲

妳想, 春燕會來嗎?


divagirl (rachelkao) 於 2012-02-09 01:45 回覆:
對啊 一定是忘了啦...
還有我這老媽線條也特粗
這兩個星期寒流襲歐 我根本沒特別注意
女兒相來不怕冷的人
跟我喊冷 我還當作是跟我撒嬌呢!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