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靠讀書賺錢
2007/02/27 16:07:42瀏覽722|回應0|推薦1

   一提到靠讀書賺錢,很多人第一個直覺是「拿獎學金」。的確,若是在校成績不俗,的確可以透過各方管道,申請到獎學金。若是家境清寒的同學,成功的機率自然大為提高,不失為一個可以好好利用的方法。然而,這裡所謂「賺錢」,並非真的是讀完書後馬上就有白花花的現金可領,而是趁著寒假有空閒的時候,待在書店內將架上的書一本一本的讀完,完全不用任何費用,「念一本賺一本」。

   「唸書」對很多人來說是件苦差事。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被迫在念書。從國語、自然、數學、社會等基礎課程,一直唸到國文、數甲、數乙、歷史、地理等分科更細的科目,日以繼夜,從不間斷,好像「唸書」已成為學生唯一該做的事情似的,完全沒有喘息的空間。這樣的動力出自於長輩的逼迫與壓力,造成學生族群對教科書的排斥,也抹煞了學生閱讀的動機與興趣。久而久之,「書」、「生」互斥,自然達不成預期的學習效果。

   這樣的原因可追溯於台灣填鴨式的教育體制。曾有外國學者來台參觀後感概的說:「台灣的學生,被訓練為考試的機器。考試只重速度,不重思考。」導致很多成績一流的學生,教科書中的理論滾瓜爛熟,但卻無法活學活用,空有一肚子的知識,卻淪為生活白痴。抑或是將知識用錯了地方,不經世濟民,卻偷搶擄掠,炒股、貪污,罄竹難書、不一而足。

   死讀書的問題癥結在於,只唸書,不思考。或只讀教科書,把教科書的內容當成聖經班奉為圭臬,不旁徵博引,不觸類旁通。讀了萬卷千篇一律的教科書,還是如井蛙窺天,單向、線性的思考,狹隘、自我的眼界。

   前教育部部長、現任中研院副院長及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的曾志朗,日前與陽明大學教授洪蘭夫婦在合作的新書《見人見智》發表會上談到,廣泛的閱讀能夠刺激腦神經的發展,且會隨著閱讀的數量而不斷成長,組織越來越密,分工愈來愈細,反應也就越來越快。

   除此之外,該書中也談到,藉由學生主動、積極且廣泛瀏覽而來的知識,比一般學校或補習班填鴨式教育所強灌而來的還要更加容易吸收與記憶。且在閱讀的同時,還能累積龐大的資料庫,課堂上若是碰到類似的主題,便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所學應用在生活層面上,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也打破兩腳書櫥的呆板封號。

   廣泛閱讀畢竟有所條件限制,一本動輒兩百元的書籍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項不小的負擔,更何況很多書都是看完一次後,就不會再去翻閱。若是看一本買一本,荷包鐵定承受不起。雖然現在有許多公立的圖書館,借閱完全免費,但通常都是陳年舊書,讀來令人乏味。好不容易在網路上搜尋到想看的書籍,卻失望地發現館藏地在離自家好幾公里遠的外鄉鎮,調閱至少要一個星期,閱讀氣氛完全被破壞。

   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圖書館不方便,就改選一般的民營書店如誠品、金石堂等等。這種商店的好處,在於販售最新出版的書籍,且多半封上皮膜,可以隨意取閱,店員也不會以打掃的名義來驅趕顧客,有些書店甚至還設有閱讀專區,提供桌椅供民眾使用,舒適的環境,即使待上一整天,也不用花上任何一毛錢。

   由於將在暑假參加一項極為重要的考試,但卻又生性懶散,不喜歡教科書,覺得文字千篇一律、道理大同小異,反覆閱讀的結果,程度不見提升,反而對書本更加排斥。每天只是呆坐在書桌前,看著日子一天天的飛逝,進度卻毫無進展,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既然無法容下生冷的教科書,那就已廣泛的閱讀來取代。幸運的,在住家附近,有間規模不小的誠品,裡頭的書籍雖稱不上是汗牛充棟,但已足夠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細細閱讀,況且在輕鬆的氣氛下讀書,效果自然大為提升。此外,由於每本書籍的作者都有著迥異的教育及成長背景,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方便汲取不同領域的知識,並以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事物,兼顧深度與廣度,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讀書讀累了,至一旁台大校園散步,體驗第一學府的自由風氣,同時悌勵自己。肚子餓了,周邊的小吃店多如牛毛,且價格尚屬合理,加上往來的車資,一天的花費不超過一百五十元。若以一本書平均價格兩百五十元計算,一天看兩本,等於賺進三百五十元。省錢的事情算小,最大的收穫和成就在於當又闔上一本書時的那種充實,是很難用金錢去衡量的。

   到書店看書,不僅省了書錢,還賺到更多寶貴的知識,誰說獎學金是靠讀書賺錢的唯一方法。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incyliu&aid=7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