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喬」不完的密室政治,到不了的民主政治!
2007/02/24 17:28:34瀏覽304|回應0|推薦2

   今、明兩年,大概是台灣政治人物最忙碌的時間,每天都有趕不完的跑「攤」行程和拜會不完的大老高層。這現象從去年北高市長選戰開打前展開,至今未曾中斷過,反而變本加厲。過年前,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因涉貪污罪而被起訴,震驚全球,媒體爭相報導。而馬英九本人也在獲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宣布參選二○○八年總統。為了獲得黨內提名,與王金平開啟了所謂「協商大門」,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居中協調,冰釋兩人間的尷尬與心結,並達到泛藍整合的目的。

   這場舉世矚目的「三巨頭」圓桌會議,檯面上談的是國民黨總統大選的合作機制,檯面下擺明了就是場政治的「利益分贓大會」,為的是眾政治人物未來更上層樓的機會與前途。什麼「馬英九當總統,王金平擔任副手並同時兼任行政院長」、「王金平擔任副手兼國民黨主席」和「馬王配,吳伯雄擔任黨主席」等消息甚囂塵上,但這些動作看在民眾的眼裡,觀感如何,常將天下蒼生掛在嘴邊的政治明星們,有誰曾稍微考慮過?

   新年期間,不只馬、王兩人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於拜會基層選民外,綠營「四大天王」呂游蘇謝也沒閒著,除了不斷走訪各地、拜會廟宇外,也個別表述對未來黨內初選的明示或暗示,並對陳水扁總統有意協調四大天王表示樂觀與肯定。除此之外,甚至有消息指出,扁將勸退呂、游,並安排監察院長一職予呂秀蓮,以替卸任後的官司鋪路,但當事人皆否認該傳聞的真實性。

   藍、綠陣營的動作頻頻,讓人感受到台灣選具氣氛的活絡與生機,本為美事一件。然而,政治人物們私下的密室協商,彼此利益交換的獐頭鼠目,卻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做了最壞也最差勁的注腳。

   民主政治的精髓,在於選賢與能,透過健全的制度與正當的程序,讓最適合也最適任的人選,透過此機制的運作,有機會爭取出線,為民服務。但民主政治在台灣,卻被刻意的曲解與扭曲。每當選舉之際,縱然有所謂初選機制,各候選人願賭「不」服輸,兵敗的一方,往往堅持參選到底,以示「對選民」負責。此時,黨內高層為了贏得勝利,不得不出面協調,於是便有了談判的空間,「密室政治」於是有了成長的養分。

   地方如此,中央更不遑多讓。密室政治的風氣由下到上,抑或是起於「上樑不正」。最近被媒體炒的沸沸揚揚的「馬王會」,表面上雖是強調黨內團結、共生共榮,但誰不知道問題的核心就在於「誰配誰」、「怎麼配」、「誰當正的、誰當副的」,權力的角力是隱而未顯,戰火一觸即發。同一時間,泛綠陣營的「協調說」也甚囂塵上,「總統勸退呂、游,另安排適當出路」也成為民眾茶餘飯後熱烈討論的話題。

   可悲的是,堂堂一個民主國家,有了總統直選的機制,各政黨間,卻還要透過密室政治來分配權力、決定人選。國民黨為百年老店,民進黨創黨至今也有超過廿年的歷史,其間台灣舉辦過兩次總統大選、無數次地方選舉,相信兩黨對黨內初選的機制勢必已然成熟,既然如此,又為何在如此重大的議題上,不直接訴諸民意,由人民當家做主,決定誰最適任、誰最能出線,反而要大費周章,由少數幾個掌握權力的人來圈選,究竟政治人物是該為民服務,還是為某些特定人士服務?

   這樣的作法,民眾的觀感又是如何?選民們所引頸期盼的,是密室大門開啟後的那位仁兄,還是透過正當民意管道所產生出來的代表人選?這種絕對是非對錯答案的問題,相信全民都有足夠的智慧來作答,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何這樣的現象還是曾出不窮?難不成是吃定了民眾,反正台灣只有兩大黨,不是選對方(敵方)就是選自己人,雙手一攤,要選不選隨便你!

   口口聲聲喊著為民眾生、為民眾死的政治人物們,在忙碌拜會基各政黨大老詢問意見時,是不是也該聽聽基層百姓對「透過正當途徑選舉黨內候選人」的聲音,而非大玩兩手策略,一方面想參與民主遊戲,另一方面卻又私下操弄規則。人民不是白痴,更非省油的燈,如此不堪手法,終有一天將被識破,屆時痛失的,不僅個人的政治前途,還包括全民的信任與信賴。

   台灣的民主真要進步,第一步就是永遠關閉密室政治的大門。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incyliu&aid=76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