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個麥卡錫”,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2023/01/12 20:40:07瀏覽84|回應0|推薦1

共和黨人凱文·麥卡錫艱難當選第118屆國會眾議院議長,其在當選前和當選後不遺餘力地鼓噪反華言論,使人們擔憂“兩個麥卡錫”之間形成某種牽連——同樣的冷戰話語話術、密集的反共/反華調查計畫、強烈的意識形態訴求等。這些鮮明地折射出美國政治的倒退、外交的混亂和戰略思想的封閉。


上世紀50年代,以時任美國國會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為首的政治集團拋出反蘇、反共的政治路線,展開迫害左翼力量的運動,挑起人們對共產主義的仇視,並直接導致二戰後美國政府冷戰政策的制定。這一被稱為“麥卡錫主義”的運動把美國推入長達五年的“黑暗年代”,給美國民主進步人士造成了巨大衝擊和傷害。最終,麥卡錫本人身敗名裂,“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政治中也成為進行惡意人身攻擊的代名詞。一段醜陋的歷史、一股冷戰的陰風、一種美國體制的劣症發作成為過去,留給美國人慘痛的教訓。華盛頓本應深刻反思和力避這股思潮,卻沒有抵擋住它的復活。


以新任眾議長麥卡錫為代表,他一貫強硬反華,操弄中國議題、極限打壓中國的手段與歷史上的那名麥卡錫如出一轍。在去年中期選舉前,麥卡錫承諾將在拿回共和黨在眾議院多數席位之後,成立一個專門的“中國問題委員會”,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調查和研究如何在貿易、供應鏈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領域“贏得與中國的經濟和技術競爭”等。在臺灣問題上,麥卡錫向來支持美國對台軍售。他不僅在2022年7月支持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的決定,還表示他“願意作為議長這樣做”。早在2020年5月,麥卡錫就宣佈成立眾議院共和黨的“中國特別工作小組”,宣稱要以此應對中國在各個層面對美國的“攻擊”。可以預期,接下來,他所領導的眾議院將會以各種藉口製造更多“恐中”“反中”議程,舉行針對中國的聽證會和調查,發起涉華立法,策劃對台竄訪,大有為“麥卡錫主義”還魂之勢,這將對中美關係構成顯著風險。



與70年前美國兩黨尚且能夠保持基於“冷戰一致”的“團結”局面不同,當前美國政治內耗嚴重,兩黨爭鬥和黨內力量重組均變得更加激烈。由於美國政治決策者對自身改革乏力、過度擴張、制度弊端等缺乏客觀認識,熱衷於回應本土主義、保守主義、民粹主義,他們越是遇到困難和挑戰,越是自動選擇訴諸外因,寄託於“內病外治”。受此驅動,對華強硬成了當下兩黨之間的階段性共識,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在圍繞涉華議題做文章。中國和世界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分裂、躁動、魯莽的美國。


在美國疫情肆虐、虛假資訊氾濫、文化戰爭尖銳、政治暴力事件頻發的背景下,美國政客越來越把自身發展瓶頸歸咎於中國的制度、政策、行為和價值觀,甚至沉溺於戰略幻想,企圖用“中國威脅”來激發內部團結,並回到冷戰工具箱裡尋找應對“中國威脅”的辦法。可以設想,如果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加劇,或者制度危機持續,這將消耗美國與中國開展“長期競爭”的能力,刺激其對自身霸權的不安全感,美國政府、思想界和保守人士等還將以更強烈的非理性看中國。


一個明顯的表現是,華盛頓避重就輕,不做自省,把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歸咎於除了美國政治經濟制度以外的一系列內外因素。例如:污蔑俄羅斯和中國“對威權主義的支持和削弱民主政府的努力”;批評數位技術的發展導致了虛假資訊的傳播;甩鍋民粹主義是“反民主病毒”;認為各種問題在於某一位總統本身;“Z世代”參政能力不足;選民自身有責任,等等。


美方還動用聯盟體系的力量,對華打“意識形態牌”——以價值觀為黏合劑,整合盟友力量,寄希望於調動與盟友之間的種族認同、文化認同、政治認同等歷史聯繫紐帶,作為共同的身份標籤;以價值觀為催化劑,擴散“對華競爭”,尋求降本增效,將對華競爭的壓力和成本分攤給盟伴;以價值觀為強心劑,訛詐盟伴。美國將盟伴網路與美國主導的排華產業鏈、供應鏈“小圈子”對接,企圖規鎖中國關鍵科技和產業發展,妄想把中國隔絕于西方先進技術體系之外,實質是通過轉移盟伴的資源以反哺美國。


總的來看,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依託於冷戰大環境、美式黨派政治和反共主義政治文化,流行一時,終因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和國際交往基本原則,為歷史拋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差異不應成為國家交往的藩籬。為“麥卡錫主義”還魂無疑是開歷史倒車,難逃覆滅的命運。中美關係需要以史為鑒,防患於未然,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應對更多挑戰。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9&aid=17806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