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當美國間諜就被FBI追捕?揭秘華裔科學家荒誕定罪細節
2022/01/10 10:12:26瀏覽19|回應0|推薦0


▎胡安明案第一次庭審於當地時間2021年6月7日,在諾克斯維爾地方法院進行,為期兩周。胡安明和他的律師進入法院。圖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2018年11月,美國司法部啟動了一項名為“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的行動,以應對所謂的來自外國的“安全和技術威脅”。田納西大學前副教授胡安明是第一個作為“中國行動計畫”的目標而受審的人。這其中的原委究竟如何?該案塵埃落定後,帶給胡安明及其家庭的傷害是否仍在繼續?“中國行動計畫”還會如何發展?




“傷害並沒有停止,尤其對我的家人和孩子”




▎ 胡安明的妻子Ivy Yang在新聞發佈會上談及她的丈夫。圖源:澎湃新聞


胡安明的小女兒今年已經6歲了,上一次見到父親時,她5歲。父親在她的成長中消失了快兩年。


在胡安明被FBI起訴並軟禁的一年半中,她每天問媽媽為什麼別的孩子有爸爸接送幼稚園,而自己沒有。


“我們那時只好騙她說是因為疫情,所以沒法和爸爸見面。我現在開始每天晚上嘗試著給她講這個故事,但我每次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要哭出來,這段經歷實在太痛苦了。”


加拿大籍納米科學家胡安明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8日接受採訪時說。他眼圈濕潤,聲音哽咽。




▎胡安明在田納西大學


胡安明是納米技術領域的科學家,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得第一個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加拿大獲得鐳射物理博士學位。胡安明於2009年加入加拿大國籍。自2013年11月以來,他被美國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的機械、航空航太和生物醫學工程系聘為助理教授。2019年,他被提升為終身副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納米技術和鐳射加工。


2020年2月被FBI起訴後,他丟掉了這份工作,同時失去了合法的美國移民身份。 胡在中國出生長大,目前是加拿大公民。檢方稱,胡安明未上報他在北京工業大學的夏季兼職活動,有意欺騙了向他撥款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21年9月份,田納西聯邦地區法院正式宣判胡安明無罪。 “那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胡安明獲釋後說。在被FBI調查軟禁的18個月裏,胡安明沒有工作或收入,他的兒子也被FBI監視和騷擾;他依賴眾籌捐款支付訴訟費用;無法見醫生;鄰居和教堂朋友給他送菜,幫他倒垃圾。




▎ 胡安明妻子在GoFundMe上發起的眾籌頁面。圖源:GoFundMe網站截圖


“這個過程太痛苦了,我不想多說多回憶,因為傷害並沒有停止,尤其對我的家人和孩子。但我必須勇敢,為那些和我一樣遭遇的科學家。我很幸運,我已經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但在美國的華裔教授的工作仍然非常危險,需要小心,當FBI來的時候不要與他們交談,先找到自己的法律顧問。”胡安明提醒同行說。




8名FBI特工破門而入,事情原委如何?




▎胡安明 時 間線。圖源:澎湃國際


2020年2月27日,胡安明還穿著睡衣在家工作,突然聽到一陣重重的連續砸門的聲音,緊接著,8名FBI特工破門而入,聲稱胡因欺詐、虛假陳述被起訴。“在那一瞬間,我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麼,我認為一定是發生了什麼誤會。但就在同一天,我被關進了監獄,我所工作的大學要求我在48小時內辭職,因為我接受了NASA的研究資助而未能披露與中國大學之間的關聯。”胡安明說。


當時的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副教授胡安明是“中國行動計畫”的第一個受害者。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先是懷疑胡安明存在“間諜行為”,接著在對他進行了長達21個月的跟蹤監視卻未能獲得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依然在2020年2月27日逮捕了胡安明,隨後又指控他“故意隱瞞與中國大學的關係、欺騙了NASA、欺騙了美國政府”等6項罪名。若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美國聯邦法院直到2021年9月9日才宣判以上指控均不成立,將胡安明無罪釋放。




▎ 聯邦調查局局長克裏斯托弗·A·雷在國會山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該局每10小時就會對中國展開一次新的調查。圖源:澎湃新聞


“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是指2018年末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一項計畫,旨在防止美國科技被中國盜竊。 該項計畫由美國司法部部長傑夫·塞申斯於2018年11月1日宣佈啟動。


“China Initiative 的本意是為了打擊技術外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成了審查和攻擊華裔科學家和學者的專案,將其作為主要懷疑對象,在這個群體中造成了很大恐慌。”胡安明說,“我被錯誤地起訴是美國對整個華裔科學家和研究者進行大規模嚴厲審查和刑事起訴的一個縮影。”


迄今為止,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在三年內對大學或研究機構提起了12起訴訟,但沒有一起涉及竊取商業秘密或知識產權的指控。大部分都是諸如電匯欺詐、向聯邦調查員撒謊以及未能披露與國內的關係等指控。




胡安明對此表示,FBI對自己這起荒謬的指控居然來自於一次穀歌搜索。 “FBI特工對學術活動缺乏基本的知識和理解,將在美科學家與中國相關的任何專業,甚至是合法的聯繫當成犯罪。


FBI特工在穀歌上搜索了我用業餘時間在中國某大學參加的一個兼職暑期研討會,並用穀歌翻譯了之後,便據此認為我與中國大學有聯繫,為此跟蹤了我一年半,甚至監聽我的學生,試圖找出我(出賣技術)的賣家,但最終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胡安明說。


胡安明說:“再比如,通常對學術期刊進行同行評審,是教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們有可能每天收到一份審閱學術手稿以供發表的邀請,FBI審查了我上千封郵件,審閱了我的數百封手稿,他們找到了我審閱的一份手稿,是一家著名的德國學術期刊邀請我審閱的。而這個手稿是由幾個中國教授共同總結完成的,FBI檢查了這些教授所在的研究所,然後發現這些研究所也支持一些中國的軍事計畫。但我根本不認識這些中國教授,也不知道這些中國教授直接參與的任何軍事計畫,但我受邀為這家德國期刊審閱這份手稿,讓這些FBI特工認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和中國軍方有直接關係。”


“另一個荒誕可笑的例子是,我2019年通過我所在的部門為一個中國研究生申請提供博士生獎學金。 這個學生後來在佛羅里達大學畢業後,已經離開美國三年了,但在進入佛羅里達大學之前,他曾在中國的一家航空工業公司AVIC實習了一個月,而這家公司在美國商務部的工業安全名單上,因此FBI把這件事扭曲成我資助了一個AVIC的研究人員。”胡安明說。




▎ NSF研究顯示,當時在美國科技領域工作的675萬人中,約有45.2萬人擁有博士學位。大約22.4%——即超過10萬人出生在中國大陸


對此,胡安明的辯護律師Phil Lomonaco表示:“對FBI來說,華裔教授和研究者是很容易被打擊的對象,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研究的內容發表出來,所以只要你去搜索就可以找到他們的名字,如果他們與中國有關的任何人有合作,他們就非常容易成為嫌疑人,而此前這種全球各地大學間的學術合作是被鼓勵的。”




“FBI在這個案子中嚴重濫用權力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


美國著名司法調查記者Jamie Satterfield一直跟蹤報導胡安明的案子。她回憶說:“當我在法庭上聽到開庭陳詞時我就想,我應該報導這次事件,胡安明被陷害了,他沒有做錯任何事,FBI就是穀歌搜索了他,然後就去準備起訴了。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如果FBI都可以在穀歌上搜索到這些公開信息,那證明胡沒有隱瞞任何事。”




▎ 庭審當天門外樹立了支持胡安明的牌子,上書“公平正義”、“停止種族定性”


“田納西大學才是受益者,而胡顯然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利益,除了有機會為NASA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技術。但對陪審團來說,他們很容易在FBI和一個中國人之間作出選擇,陪審團會認為胡肯定是有罪的,否則為什麼政府會指控他。在我的調查報導中,我展示了FBI是如何毀了這個人的生活的。當我把‘中國’這個背景拿掉的時候,把胡當成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來描述,那是有效的,很多普通人都開始支持胡教授,甚至開始組織捐款,這些美國普通民眾的支持給法官和司法部帶來了壓力。FBI在這個案子中嚴重濫用權力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調查記者Jamie說。




▎胡安明 和他的律師進入法院。圖源:澎湃新聞


Wendy Chandler是胡安明案的陪審員之一,她眼睛瞪得大大的,聲音洪亮地說:“我感到很憤怒,你能想像那一幕嗎?讓政府(FBI)站在陪審團面前,作為證據的一部分,讓陪審團相信被告有罪,這太可怕了,這讓我感到很生氣。胡差一點就被判有罪,只有兩位陪審員相信他無罪,這太不公平了,本該有三個陪審員相信胡是無罪的,但最終這位候補陪審員沒有留任。我很慶倖我們是理性的。我希望能夠阻止類似的事情發生,幫助胡的家人。”她說。


對此,司法調查記者Jamie表示:“FBI甚至去審查胡的兒子,這讓我震驚和崩潰,因為我也是一位母親,胡的兒子不能去機場,在機場被搜查,這是嚴重的騷擾行為。在一個電匯欺詐案中,在證據如此弱的情況下,胡的案子甚至不該通過大陪審團到達陪審團。” (大陪審團用於決定是否對某一疑似犯罪的行為開啟偵查程式,以及偵查完成後決定是否起訴;小陪審團則用於審判中認定犯罪事實有無——編者注)


Jamie還透露,FBI之所以在證據如此不足的情況下還決定起訴胡安明,是因為此前有特工與胡交談,希望招募胡成為美國的間諜,在被胡明確拒絕之後,FBI決定追捕胡安明。“FBI沒有做任何調查,只是監視了他。”Jamie說。


胡安明的辯護律師Phil對此表示,庭審當天,陪審團發現FBI呈現的證據沒有任何說服力,沒有電匯欺詐,沒有意圖傷害,這讓陪審團一度陷入了僵局。“幸好法官是個獨立的人,做了正確的事。”Phil說。




▎判決書首頁


最終,聯邦地區法官托馬斯·A·瓦爾蘭(Thomas A. Varlan)在宣佈胡安明無罪的裁決書中說,NASA的有關限制措施並不清晰,檢方並沒有證明胡安明有傷害NASA的惡意,也沒有出示證據表明胡安明在NASA贊助的研究專案中與中方有設施、設備或資金上的合作。




當FBI來敲門的時候,華裔員工就被大學“扔在了公共汽車的下麵”




▎ 胡安明是田納西大學發表著作最多的教授之一


此外,Jamie還指出,胡教授實際上被自己所在的大學田納西大學“陷害”和“拋棄”了。“田納西大學欺騙了胡,導致他簽署了一份會導致他被捕的申請。這所大學與華裔科學家有密切關係,有很大的一個華裔教職員工社群,校方應該知道這種與中國有關的指控是非常荒謬的,但校方卻決定保護自己而不是他的華裔教授。”Jamie說。她還說,當她收到校方發給她的新聞稿中稱,校方將與FBI配合時,她就知道胡被他的學校“扔到公共汽車下邊去了”。


對此,另一位曾正在跟蹤“中國行動計畫”,並在上海工作過的美國調查記者Mara Hvistendahl分析稱,很多美國高校或研究中心試圖在中國盈利,為此,他們與中國大學建立了幾十年的合作關係,甚至進入更敏感的研究領域,也許校方應該受到審查,但是他們卻鼓勵自己的亞裔教職員工去建立這些夥伴關係,讓這些與中國的家庭或文化有聯繫的人去與中國大學建立聯繫。


Mara說,比如德州大學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商業利益,此前被調查的一些教職員工實際上參與了很多與中國建立聯繫的活動,但當FBI來敲門的時候,華裔員工就被自己的大學“扔在了公共汽車的下麵”。


“就好像這些機構沒有花了很多年的努力在中國試圖盈利似的,包括很多美國公司也試圖通過與中國建立聯繫,在那裏獲得盈利,即使只是做合法的合作,這些與中國有血脈關係的人會被用來作為這些專案的代表而受到懲罰。而當地緣政治緊張時,這些機構和大學往往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說。




▎911事件後,美國大規模監控已成為常態


Mara還分析說,胡安明案件和“中國行動計畫”的大背景是,美國在911事件後的反應過度,因為911事件中當時的恐怖分子都是有合法的美國身份的美國公民。


因此,911事件後,很多侵犯公民自由的事件發生,包括涉及清真寺的案件等等,很多美國公民被指控但最後證明是無罪的。在這個背景下,在很多公司知識產權的案件中,美國FBI將其視為極端威脅國家安全的案件,甚至會引誘人出賣國家機密(類似釣魚執法),很多侵犯公民隱私的工具和技術被開發出來,比如流覽被監視者的電子郵件等。


“這些美國地方政府的特工如田納西、愛荷華、密蘇裏可能對中國政治、中國公司以及中國大學之間的關係一無所知,這是造成今天混亂局面的原因。2010年早期,涉及到很多中國學者的案件非常讓人震驚。




▎ 美國天普大學華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


比如費城天普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超導專家郗小星2015年5月的某個早上醒來時,FBI正準備錘破他的家門進入公寓,涉嫌罪名是向中國輸送美國企業的先進超導技術。但後來美國司法部撤銷了對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FBI探員和檢察官誤解了涉案的一項技術,郗與中方科研人員交換的資訊並無涉及商業機密,只是討論合作日常的研究工作,沒有發現任何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的行為。這成了一系列不該被提起訴訟的案例的開始。”Mara說。


Mara分析稱,胡教授的案例不過是這一模式的重現,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模式。 2018到2019年FBI曾在休斯頓德州大學的安德森癌症中心進行了18個月的調查,這讓很多研究者感到恐懼,有人去度假,有人辭職了,人們不喜歡這種感覺,被審訊者感到即使他們是無辜的,以後也沒人信任他們了,儘管最終沒有人被起訴。在這種背景下,2018年,“China Initiative”被提出並啟動了。




美國學者:我們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不是因為我不想服務,是我害怕服務,”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太工程教授琚詒光說。他擔心,如果再次與美國宇航局合作,會招致不必要的審查。圖源:紐約時報


根據亞利桑那大學與由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建立的華裔組織“百人會”近期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有約半數接受調查的在美華人科學家表示,他們認為美國政府正在監視自己。這些科學家中有一部分是美國公民。


對此,美國許多科學家和大學管理人員表示,類似於胡安明案的事件在美國高校產生了寒蟬效應,這會導致研究速度的減緩,甚至導致“中國需要的人才流出美國”。




▎ 9月8日斯坦福大學教職員工的聯名信


2021年9月份以來,已經有來自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的近2,000名學者簽署了一封致美國司法部長梅裏克·加蘭(Merrick Garland)的公開信,對美國近年來不成比例地針對性審查華裔學者的舉動表達了擔憂,並呼籲終止有缺陷的“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


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教授、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過美國能源部長的朱棣文也在公開信上簽了名。他說:“我們的‘智力技術力量’中有相當一部分都來自於移民,我們正朝著自己的腦袋而不是腳部開槍。”




“我被當成囚犯對待”


儘管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近日恢復了胡安明的終身教授職位,同時還向他補償薪水,並為他支付移民律師費用,以及提供3年共計20萬元的資金,助他重新啟動研究, 但胡還是表示自己無法忘記由這次錯誤起訴所帶來的巨大痛苦。




“這次起訴摧毀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喜歡我作為大學教授的工作,因為我可以與我的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但被捕後,我失去了我一生所有心血換來的事業,一夜之間我就失去了我的工作、我的學術研究和我的學生。同時我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受到損失,我有糖尿病方面的健康問題,但被捕後我無法見到我的醫生,甚至不允許離開自己家的辦公桌呼吸新鮮空氣,我被當成囚犯對待。”胡安明說。




▎ 布朗特縣員警辦公室供圖


“失業以及被和家人分開,也損害了我的心理健康,我變得非常抑鬱,經常質疑自己, 為什麼要離開加拿大,搬來美國,為這個國家獻身科學研究是我生命中非常黑暗的時刻,但我不想放棄,我需要繼續抗爭,為正義和我的聲譽而戰。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將導致美國流失大量高科技研究人員,讓美國失去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胡安明說。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4&aid=1712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