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23 22:37:38瀏覽23|回應0|推薦0 | |
核心提示:
1. 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讓拜登快速撤軍尋求政績、解開民眾9.11心結的幻想破滅。媒體、學界、政界猛烈炮轟拜登政府的撤軍行動,阿富汗危機讓拜登支持率驟降到46%,達到上臺以來的最低點。拜登正面臨上臺以來最嚴峻的內政和外交考驗。
2.二十年前的9.11恐怖襲擊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世界。它徹底打破了美國人的安全夢,給“高處不勝寒”的美國帶來了強烈的集體不安全感。二十年後回頭看,美國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緩和“文明的衝突”,並沒有解決“他們為什麼恨我們”的根本問題,美國戰略界普遍認為,從阿富汗匆忙撤軍、讓一個“反美政權”取代“親美政權”,所帶來後果的很可能是美國國土安全形勢和國際反恐形勢的進一步惡化,會加速針對美國的下一場“9.11”恐怖襲擊的到來。
3.阿富汗戰爭及其取得的成果一直被西方視為9.11之後全球反恐合作的樣板。美國從實踐和理念上否定了這二十年的“勞動成果和價值”,美國國內及美國盟友無論是行動上和心理上都難以接受,這也是拜登政府“阿富汗危機”產生的一大癥結所在。
4. 阿富汗問題讓我們想到的不應只是西貢時刻,更應該思考的是9.11時刻。事實上,阿富汗危機給中美提供了一個類似於9.11時刻的合作契機,但現在中美兩國都有一種情緒化的輿論氛圍,雙方都應超越這種情緒,面對自身的內外困局,拜登政府也需要回到歷史的原點——“9.11時刻”去重新思考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去探尋解決“阿富汗危機”的正確方法。
國內,拜登政府面臨上任以來最嚴峻政治危機
隨著塔利班快速拿下首都喀布爾,阿富汗局勢“一夜變天”,拜登政府在匆匆忙忙中策劃的阿富汗撤軍行動從臆想中的“喜劇”一下子變成了“悲劇”——本想著能夠借著“9.11”二十周年的時間節點宣佈這場曠日持久的反恐戰爭已經徹底結束,士兵們已經回到家中同家人團聚,美國已經贏得了“徹底的勝利”。
然而令拜登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軍所留下的“力量真空”幾乎是被他們的老對手以“無縫銜接”的方式填補,還來不及運回去的大量輜重設備迅速成為塔利班的“戰利品”。
阿富汗政府軍還來不及消化適應這一新局面心理防線連帶戰場防線已全線崩潰,他們扶持的“模範生”加尼總統幾乎連一點象徵性的抵抗都沒有就逃到了國外。
美使館外交人員不得不在屋頂乘坐直升機狼狽逃離,很多本國和盟國的公民及為西方駐軍長期服務的阿富汗人被無情地拋棄在了身後、跑道上或是半空中,機場外面的阿富汗政權狀態已經回到了二十年前。
拜登政府遭遇了上任以來最嚴峻的一次危機。在國內,美國福克斯新聞等媒體循環播放著美國駐阿使館撤離的畫面、喀布爾機場的慘劇和拜登7月信誓旦旦的那些承諾——“塔利班不可能佔領整個阿富汗,你不會看到人們(乘直升機)從美國大使館的屋頂升起”。
《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用1975年“西貢時刻”和今天的“敗局”作對比,言辭激烈地質疑拜登毫無計畫的撤離行動。不少阿富汗戰場陣亡將士的家屬在節目中聲淚俱下地控訴:“他們的死換來的就是這個結局嗎?”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文章,滿懷擔憂地預測“阿富汗會成為下一場針對美國9.11襲擊的策源地”。布魯金斯學會、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大西洋理事會等美國主流智庫均發文預測阿富汗局勢未來的災難性後果,要求政府立即“糾正錯誤”。
在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罕見地一致批評拜登,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認為這是“徹頭徹尾的恥辱,是國家榮譽的污點”;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梅嫩德斯表示“這是兩黨20年來所犯下的一系列錯誤的頂峰”,由民主黨主導的參院情報委員會、外交關係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將聯合舉行聽證會,對拜登“失敗的”撤軍行動進行調查。
一度沉寂的特朗普也趁機浮出水面,發表聲明呼籲民眾“拯救美國”,認為拜登從一開始就不是美國的合法總統,“令美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羞辱”,要求拜登立即辭職。英國權威民調機構最新民調顯示,阿富汗危機讓拜登的支持率驟降了7個百分點至46%,達到了7個月來的最低點,給拜登執政地位亮出了“紅色預警”。
國際,拜登政府面臨上任以來最嚴峻外交危機
在國際上,“如果西方盟友夥伴在7月還相信拜登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外交政策專家,那麼現在,他已經徹底摧毀了這種信任”。
英國作為在阿富汗戰場上投入最大、犧牲最多的美國盟友,卻在拜登的撤軍決定中毫無發言權,首相伯里斯﹒詹森擔憂美國“失去了西方過去二十年共同在阿富汗取得的成就”,英國媒體痛批美國拋棄了盟友——“這次經歷應該促使英國在未來的安全行動中重新考慮和美國的關係”。
17日,歐盟就阿富汗問題召開緊急外長會,與會外長們同樣罕見一致批評拜登政府,稱這一糟糕的計畫使歐盟再次面臨難民湧入邊境的風險,並可能會讓中亞的恐怖主義在歐洲捲土重來。
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呼籲拜登政府“保護那些阿富汗女性來之不易的自由和權利”。《華盛頓郵報》的評論稱:美國的國際形象再次跌入低谷,拜登政府一面用價值觀團結盟友,一面又在行動中背離了這些價值觀,這種做法會讓自身失去信任。
英國廣播公司的評論稱:美國不再願意為盟友夥伴付出安全成本,不再願意在全球反恐合作中承擔責任,這是阿富汗危機的癥結所在。
阿富汗問題讓我們想到的不應只是西貢時刻,更應該思考的是9.11時刻
“阿富汗危機”發生後,輿論的關注點大都聚焦於“西貢時刻”,然而,若要究其根本,我們更需要關注與思考的是“9.11時刻”。與“糟糕的撤軍安排”相比,拜登政府更需要向民眾和盟友們回答的是:二十年之後,美國能夠和阿塔“化干戈為玉帛”嗎?阿富汗不會再成為“恐怖組織的庇護所”了嗎?美國及其盟國遭遇恐怖襲擊的風險降低了嗎?9.11給美國帶來的安全陰影消除了嗎?
然而遺憾的是,近期無論是拜登的講話還是布林肯、沙利文的一系列言論都並不願意過多地提及“9.11時刻”,也沒有回答上述問題。
二十年前的9.11恐怖襲擊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世界。它直接導致近3000人喪生,世貿大廈被夷為平地,五角大樓也遭受了重創,這是自1812年美英戰爭以來美國本土遭受的最嚴重的外來打擊,其對美國民眾的心理衝擊不亞於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
由於“東西有兩洋、南北無強鄰”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冷戰結束、海灣戰爭勝利所帶來的唯一超級大國、頭號軍事強國的地位,在9.11發生之前,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對國家安全充滿信心,認為沒有哪個國家敢向美國發起挑戰,但9.11無異於在美國本土的一次“戰爭行動”,它徹底打破了美國人的安全夢,給“高處不勝寒”的美國帶來了強烈的集體不安全感。
受此驅動,美國迅速通過了《愛國者法案》,于2002年成立了國土安全部,整合了聯邦8個部門的22個機構,人數編制17萬,成為僅次於國防部的第二大行政部門,美國的公共安全支出也迅速增加,雖然9.11之後美國再沒有發生大規模外來恐怖襲擊,但9.11事件給美國國土安全帶來的不安全感一直存在,眼下的“阿富汗危機”則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恐懼感。
9.11後,利用國際社會對美國空前的道義支援,美國迅速組織起了國際反恐聯盟,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與美國假借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相比,阿富汗戰爭獲得美國盟友夥伴更廣泛參與和支持,這場戰爭迅速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趕下臺,被扶持起的新政府不僅更好地實現了西方的利益訴求,也更好地體現了西方的價值訴求,所以阿富汗戰爭及其取得的成果一直被西方視為9.11之後全球反恐合作的樣板。
如今,在阿富汗經營了長達20年之後,美軍的快速撤出讓阿富汗政權狀態一下子回到了9.11之前的歷史原點,既有的政治利益、商業利益、地緣戰略利益、按照西方模式培育出的幾乎整整一代人都被拜登政府拋棄了,美國的戰略轉向和政策“突襲”,等同於讓一台持續運轉了二十年的機器猛然熄火。同時,從理念層次上否定了這二十年的“勞動價值”,美國國內及美國盟友無論是行動上和心理上都難以接受,這也是拜登政府“阿富汗危機”產生的一大癥結所在。
歷史地看,9.11之所以發生,和冷戰之後美國獨霸世界的心態息息相關。美國高調宣揚“歷史終結論”,以“十字軍東征”的方式“改造”中東,企圖重新規劃中東政治版圖、掌控阿拉伯世界,主導該地區的石油財富,在巴以衝突中“偏袒以色列”,這些都成為9.11悲劇發生的種子。
二十年後回頭看,美國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緩和“文明的衝突”,並沒有解決“他們為什麼恨我們”的根本問題,美國戰略界普遍認為,從阿富汗匆忙撤軍、讓一個“反美政權”取代“親美政權”,所帶來後果的很可能是美國國土安全形勢和國際反恐形勢的進一步惡化,會加速針對美國的下一場“9.11”恐怖襲擊的到來。
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是恐怖主義受害國,國際恐怖主義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敵人,9.11之後,美國將反恐確立為國際主要議題,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積極回應,中美關係因為美國的反恐需求而獲得了一個新的合作契機,而在國際反恐議題上兩國的密切合作也使中美關係夯實了戰略基礎。
這種利用非傳統安全議題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的氛圍從小布希時期一直延伸到了奧巴馬時代。受中美合作帶動,和平與發展一直是21世紀頭一個十年國際關係的主流,全球反恐合作成為這一時期國際安全治理的一大亮點。
當前,兩國輿論炒作“西貢時刻”,較少地提及“9.11時刻”,其背後隱藏是現階段中美合作動力不足的現實,而這種輿論氛圍又對中美兩國開展類似9.11之後的反恐合作形成了制約。
中美兩國都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都負有重要責任,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和亟待解決的地區熱點問題,中美理應展開協調合作,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面對自身的內外困局,拜登政府也需要回到歷史的原點——“9.11時刻”去重新思考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去探尋解決“阿富汗危機”的正確方法。歷史也許會重複上演,危機也許會重複出現,但善於從歷史中學習的人往往能夠給老問題寫出新答案。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