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15 17:05:36瀏覽1429|回應16|推薦82 | |
12日十一點25分,到八里、十三行博物館的一場學術研討會擔任救火員,報告一場關於卑南族的「大獵祭」我的田野記錄。然後在12點50分,急急轉場到桃園大溪「中正理工學院」作一場講演。這是我第一次到軍校講演,卻也是我最感到匆促狼狽的一次,我居然是在講演前三分鐘才到校門口,開始講演已經是遲了15分鐘,大大違背了我向來提前半個小時以上的習慣。 這是一場指定講演題目的場次,講「《走過》的生命書寫」。這個機緣是:一群在校的學生以微電影的方式,將我的長篇小說《走過》的幾個章節片段拍攝剪輯,參加學校的一項競賽得了獎項,所以興起了找我去談小說的念頭,透過國文老師栗子菁老師的聯絡促成。 我得承認,去談一本兩年前久遠的小說,對我而言是一件痛苦與挑戰,我必須放下現在正在進行的書寫狀態,去回憶與解說一個全然不同場域事件的「舊作品」,當然,也就談不上有啥精采,心底直覺得對不起這些學生、老師的期待。 後段時間,學生提了關於這一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希望我作些介紹。我非常老實的回答,關於莫言,最近幾年我聽過幾回他的消息,也在不同的刊物零星拜讀過他的作品,但我沒多深刻的體會,最近也沒做過什麼功課,所以回答不了問題,我看見學生失望的眼神,與不可置信的表情。 我忽然佩服我的誠實與厚臉皮。 我沒多說的是:我只是一個「部落文史工作者」,介入文學創作是個意外與工具的選擇、運用。對於文學以及相關的種種,我沒有太多的浪漫想像與陷溺;又因為十幾年前的手術我失去了右眼的視力,閱讀多半以支撐寫作所需要的資料文獻為主,文學作品反而是很奢侈的閱讀。某個程度來看,現階段我是「不太讀書」的粗人。 所以,別太認真問我莫言或者誰誰誰的文學作品,也別問我莫言的得獎以及諾貝爾獎項的種種。那是我所關注的議題以外的事,既有自知之明也沒有任何的想像。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