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報新聞囉!
2006/08/21 08:44:53瀏覽935|回應3|推薦7

剛開始有電視的時候,我們家有一台,是我伯父買的。他開的鐵工廠就在我們住家隔壁,他把我們家的客廳用來做鐵工廠的辦公室。電視,就擺在客廳的事務桌上,是個龐然大物,裝飾得像家具一樣,還有個拉門,可以把螢幕關起來。那時候,那是我們巷子裡唯一的一台電視。因為這台電視,我們家日夜不閉戶,客廳老是擠滿了人。有時候煩了,關電視還會遭來一頓小氣啦、僥掰啦的辱罵。街坊鄰居唯一關電視的共識是新聞節目。好像是在七點半的時候,片頭音樂來了,一群人不約而同就喊「報新聞囉,關電視!」,然後不用趕,大家就鳥獸散回家吃飯。飯後,剛好晶晶連續劇上演,街坊鄰居再一次大集合,直到唱國歌。那時電視不是全天候,開播收播都有儀式,就像看電影一樣,先要起立唱國歌才准你有娛樂。這點我到現在都不明白是誰立的規矩,為什麼要唱完國歌,才能看電影電視。

我最早的記憶,報新聞的是盛竹如、顧安生,好像還有一個姓梁的。他們正襟危坐,中規中矩的唸稿,沒什麼連線不連線的。內容大概乏善可陳,千篇一律。因為電視台都是公營,諒必也沒什麼空間報真正的新聞。那時人們沒那麼關心時事,也許是還不懂得關心。這些報新聞的(我們根本不叫他們主播),用南部人不習慣的國語,坐在那裡操操唸了半個小時,一點娛樂效果也沒有,當然就是被關機了。那時電視是娛樂工具,用來看連續劇、歌仔戲、和布袋戲。我那時看的卡通是太空飛鼠跟大力水手,我不喜歡兔寶寶。我爸有先見之明,率先看新聞。但常常是他一個人坐在那裡獨自享受,街坊沒人跟他有共鳴。連續劇來了,他反而走掉了。我大一點懂得看新聞的時候,對新聞內容沒什麼印像。倒是很喜歡熊旅揚跟顧安生,他們都有很好聽的聲音,很自然的腔調。我一直覺得女人就該像她那麼端莊;男人就該像他那麼穩重。

曾幾何時,新聞節目鹹魚翻身,大家每天都在看新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且每天還關心好幾次。我不確定這怎麼發生的。在我離開台灣時,主播都還很「正常」,有當紅的李艷秋。沈春華正在轉型變記者。除了一向都有的黨國控制痕跡外,我沒有印象觀眾對新聞播報方式反感。倒是李艷秋自己不甘成為唸稿機,鬧了一下事。主播(有地位了,不敢叫他們報新聞的了)那時還是字正腔圓的在播報新聞。

出國多年後,我再看台灣的新聞播報,簡直可以用驚嚇來形容。不只播報方式,腔調都讓我看呆了;內容更是八卦得不得了,還間有情色腥羶。我簡直不敢相信晚間新聞是這個樣子。這時當紅的是張雅琴。她愛加的語尾「噢」,蔚為風潮,創造了與專業無關的播報風格。到現在每個大小記者,每句話尾巴也都加個「噢」、「呢」,這些「廢字」,加在一堆廢話裡,還真是礙耳。無奈這是這世代受歡迎的腔調,我這個上一輩的人跟不上流行,除了關機外,也無能如何。

前幾個月我不小心又看到了新聞報導,沈春華已經是資深主播了,大概是想跟上潮流,她也淪陷了。為了要帶領觀眾情緒,她手勢多,聲調抑揚頓挫,表情豐富,有時還點綴著鄙夷的腔調,表示對某件新聞的不可置信或不認同。這種播報方式,實在像極了說書人。問題是新聞實在不是說書,嚇得我趕緊轉台。我寧可記得她主持兒童節目的樣子。

幾年下來,台灣新聞報導將自己定位成綜藝節目。但是我看也很像(爛)連續劇。我們看到記者公然導演蠻牛犯罪者下跪,悶死小孩的老師被逼得叩頭向媒體認罪;再久一點的有白曉燕、璩美鳳、數個女主播、倪敏然/夏禕、澎恰恰、兩個子彈、卡奴、腳尾飯;到近一點的李雙全/泰安、趙建銘,每件事都報得繪聲繪影,真的假的不重要,要緊的是要高潮迭起。大部分的深入報導或獨家報導都是窮追猛打,全天候守在人家門口,問失去了家人的苦主感覺如何、問小孩他的爸媽有沒有吵架、問人家是不是要搬家、還一路追到人家養父親父家做深入報導。記者及主播們非常盡忠職守的在為觀眾製作娛樂節目及(爛)連續劇。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開始懷念我當年街坊鄰居那一聲共同的吆喝─「報新聞囉,關電視!」

─非球迷,為支持王建民〈請停止騷擾我的家人〉而寫.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ettyowoman&aid=408760

 回應文章

蜜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你也會報新聞
2006/08/24 03:07
哇,原來你這麼能研讀新聞是令尊訓練出來的. 好加在,你沒立志當新聞播報員或記者. 這個行業目前沒得什麼好評.

我們依然仰望星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小時候新聞記憶
2006/08/21 15:27
我最怕我爸要我﹝報﹞新聞給他聽,小時候我坐在客廳看書,常不專心,但也得裝成我很用功,電視就在我後面,然後我老爸吃完飯後,他就到客廳裡來扭開電視﹝當時的電視是用﹝扭﹞的,我高中畢業家中才有一台大同電視,所以我的記憶裡,我是超不愛看電視,但卻超愛﹝聽﹞電視,尤其是八點檔,港劇流行時,我都用聽的背住劇情,然後到學校去和同學討論,到懸疑的片斷,因為只有音樂,我就會好奇問同學,那一段在演什麼,當然楚留香和宋甜兒李紅袖是眉來眼去,根本沒有對話,我同學還以為我是不是一直跑廁所,精采的都沒看到。他吃飽飯後,有時晚了幾分鐘,就要我重覆剛剛新聞的內容,他大概也知道我無心於課本,沒想到我一字不漏的把剛的新聞報了一次。

我一直到懂事也只看台視新聞,至少我認為這一台的新聞﹝省府﹞較沒有那種意識型態,當時李四端報新聞,我都會小心的聽,因為他太會﹝吃﹞螺絲,比起李艷秋,他實在太會吃螺絲了,平均一次新聞下來他是三次,第二名是後來的張雅琴,大概是他的一半。最有名的就是「捐血一命,救人一袋」「國色秋香」「端嚴隆重」「傑可麥克遜」.........

我爸因為眼疾後來失明,每日必定要聽我播報新聞(台語新聞== 報紙),由於一早報紙來,報紙是鄰長送的,鄰長因為不識得字,所以就把﹝時報﹞送給他看不用錢,平常的確都是送來﹝中國﹞時報,而中時是以身為大中國意識的打手報,罵李登輝罵的最兇,我老爸自然也最討厭李登輝,沒想到有次報僮像往常一樣扔了個時報,可是此時報卻非彼時報,叫做﹝自由﹞時報,不得了我唸頭版頭條,才唸完,他就叫我不要唸了,說中國時報記者怎麼這麼不愛國,一直啼咕著中國時報是哪條筋不對,一直到他問我今天的報紙怎麼那麼混蛋,才聽我講是自由時報,最後他說以後送錯了就去買一份﹝對﹞的回來。

我認同張大春說的,捐給施明德,99%都是泛藍捐的,光用我爸那種仇視台灣人眼光來看,我就能明白這個國家族群仇恨有多嚴重!



我們依然仰望星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李艷秋
2006/08/21 14:59
李艷秋很有名的就是在華視播新聞時,每天新聞中會有一小段的「每日一字」後來還得了金鐘獎,她在華視時當時的新聞部經理是李濤。她1995年還得過當年金鐘獎最佳電視新聞主播獎,當時她石破天驚的說她得了最佳傀儡獎。這就和蜜雪美眉所說的當年的主播,根本只是傳聲筒和工具而已。很多人都被她騙了,當個主播她辭職其實是有原因的,有二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李濤,另一個原因就是李登輝,李濤的前妻張海倫自殺事件很多人都以為,張海倫和李濤離婚在先,和李艷秋沒關係,但當年李濤在華視新聞部時,和李艷秋就眉來眼去了,當時華視新聞部的主管也警告李濤,再這樣下去他最好離開新聞部。後來紙包不住火,李濤就到福特汽車公司去當公關部門的經理,這大概是李濤先生最落魄的一刻,而第二個原因,蔣經國死了後,李艷秋邊播新聞邊流淚,當時的氣氛很詭異,李登輝讓郝柏村任行政院長,華視整個新聞播報開始跳脫以李登輝立場的新聞,李艷秋固然是一個很優秀的主播,但卻有很糟的省籍情結!從日後她到TVBS開了一個萬年節目,叫做新聞夜總會就可以看出她那種心態,她固定會找幾個中國情結 很強的人來上節目,罵的不出幾個人,一是呂秀蓮、一是陳水扁吳淑珍、一是李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