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Just 分享】沒道理的大家都在推人入錢坑
2018/04/06 03:03:20瀏覽3|回應0|推薦0
DR.CINK秉持著"高功效"、"安心感"、"專業性"每個品項皆透過【皮膚專科醫師及通路實務藥師】共同研討有效成份及專利配方,並交由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頒佈的cGMP廠,在安全規範及測試後才進一步做產品的研發製成,以最簡單的元素使肌膚減少不必要的負擔,是您專業醫美品牌的最佳選擇!!

由於同為造型師的朋友在年初的大推這瓶小藍瓶,所以心動想說買來試試看

於是請朋友代購了這瓶傳說中低敏保濕的Dr.CinK 達特聖克 水微晶長效鎖水精華液

一方面可以自己親身體驗是否像造型師朋友所云的如此有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客人使用這瓶網路上大推的火紅產品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造型師朋友推薦的Dr.CinK,大約在年初很火紅的神奇小藍瓶:Dr.CinK達特聖克 水微晶長效鎖水精華液

除了造型師朋友推薦外,我也曾看過很多網紅、名人、造型名師都有在自家平台介紹推薦

或許現在介紹分享有點慢了,但還是能和大家分享不同的心得和使用過程

拿到Dr.CinK小藍瓶的時候,因為造型師朋友說盒子有些壓壞,所以只拿到裸瓶,用法之類的本身也不大清楚,也不知道本身盒子長怎樣

就單純的像造型師友人一樣將他當作保養品使Dr.Cink用,但我一開始沒注意,一直以為他是化妝水,所以在使用他的時候並沒有再使用化妝水

而給肌膚較為乾燥的客人使用則是混在粉底液當中,讓客人肌膚能夠比較貼妝不脫屑

仔細看質地比化妝水稍稠些,十分透明

對我的造型師朋友來說,她大推的點就是不會過敏,因為我朋友聽說是一個極度會過敏的人,但她使用小藍瓶是不會有任何問題

但因為我平常沒有什麼過敏的問題,所以這點對我來說是還好,沒有太大的感受

可是小藍瓶對於保濕的功能,其實我也不是那麼體會得到,所以在我使用的這段時間,其實對於它的功效表現,整體心得個人意見來說,是還好而已@@

不過在我誤以為是化妝水和滋養度更高的霜類使用時,曾經讓皮膚有些紅腫,也提醒大家盡量不要讓太過營養的兩種保養品一起使用

而加在粉底液使用這方面來看,的確沒有讓客人肌膚在上妝後脫屑的情形,這點還算是不錯

所以作為客人的保養/上妝上,以低敏及不脫屑的功能上還算是可以推薦的

人類的生存支柱 「自戀心理學」揭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寇哈特認為人類所有行動的出發點,都源自於「自戀」,並將人類定義成「為了滿足自戀而行動的動物」。只要滿足了自戀,人們就能保持心靈健全;如果沒有滿足自戀,心靈的狀態就會崩解。這是因為人類為了滿足自戀而有所行動的同時,也非常害怕自戀被傷害。

喜悅、安心時 就是「自戀」滿足的時候

事實上,人們感到喜悅、安心時,換言之就是「自戀」獲得滿足的時候。相反地,人們感到失落、憤怒時,就是「自戀」受到傷害的時候。因為擁有不同的自戀特質的人們在一起生活,當然,為了互相尊重對方的自戀,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一些事情。

由於這個「自戀理論」太有特色,直到現在大家在介紹寇哈特時,都稱呼他為提倡「自戀的心理學」的人。讓大家都知道他這門獨特的心理學。但是,寇哈特理論中最精彩的、最有特色的,我覺得並非只是圍繞在自戀這個部分。在寇哈特的心理學中,對於人們該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如此描述:「要是變得更擅長依賴別人,就是可好好生存下去的祕訣」。

寇哈特終其一生的著作,其實只有三本。雖然寇哈特僅有這三本著作,但重要的是,在第一本與第二本著作之間,其理論模式有了很大的翻轉。第一本著作,稱呼他的理論為「自戀的心理學」;然而在第二本著作,就改稱為「自體心理學」。乍看之下,雖然只是由「自戀」變成「自體」,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這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構築自己的必要條件 達成了自我主體

寇哈特一開始提倡的「自戀理論」,似乎有部分受到其他精神分析師的理論影響。不抱持否定態度,認為精神分析上治療的核心是仔細進行分析,這方面與佛洛伊德所提倡的理論也很類似。但是,從將名稱改成「自體心理學」來看,可知道寇哈特的獨特理論已經確切地完成了。而且,關鍵字也從「自戀」變成了「自體」。

那麼,「自體」到底是什麼呢?自我=每個人各自的心,所感受到的主觀世界≒自己本身,可以單純地把自我想成是自己本身。那麼,自體是什麼意思呢?我想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你認為,你之所以成為你自己,有什麼是必須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寇哈特有個獨特的回答。

要成為自己 需存在一個傾聽、認同的對象

寇哈特認為,自己要成為自己,必須要存在一個可以聽自己說話、認同自己的「對象」。這麼說來,所謂的自己,只有讓別人看得到、讓別人認同,才會是個確實的存在體。如果你在這個世界上只剩下自己孤單一人,也許會感到不安,覺得「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不只如此,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的存在。

而要成為自己,所需要的這個「對象」,寇哈特將它稱為「自體」。雖然使用了稍微有點難的詞彙,但換個方式來說,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懂。人們如果不以各種方式依賴這些對象,就無法保有自我。因此,寇哈特最終提出了新的思維:「人類終其一生,都需要可以依賴的對象」。

(本文摘自/學會自戀,找回被愛的自己/時報出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p08cma62&aid=1114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