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大登山社事件-----媒體公報私仇
2006/03/21 08:34:56瀏覽1332|回應5|推薦7

要不到照片就抹黑嗎?以下為原文轉載自台大登山社社版文章。希望大家不要誤解台大學生是那樣沒有禮貌不懂事。

作者  loppsazz (你來)                                     看板  MountainClub
 標題  感謝大家的關心
 時間  Tue Mar 21 00:47:06 2006
───────────────────────────────────────

我是本次斯其野溪的領隊。

媒體上這兩天有一些不利於本社的發言,我在這裡先作一些解釋,詳細的對外發言稿會在社內檢討會議後公布。

我們在這裡必須強調,我們很感謝這次上山救援的人員,隊員在離開東眼山與三峽消防分隊時,曾對那裡每一位辛苦的救援工作者道謝。這件事可詢問當時在場的人員。絕非如某媒體所言。

記者在隊員下東眼山後,立刻圍上來要求我們接受採訪,告知山上的情形,發表感言。我們不想在剛下山後發言,是由於擔心因疲憊失言,在某一兩句話上遭渲染,或斷章取義,而造成社會大眾的誤會,因此會希望在略事休息,社內檢討會議結束後,統一對外發言。

記者對我們這樣的態度很不諒解,並且多次出言責怪。
記者說:「社會動用了這麼多成本來救援,為什麼你們一句話也不說」
        「我們在這裡守候了那麼久,為什麼你們能沉默」
但基於疲倦與上述理由,我們選擇暫時沉默。

照片事件

到達三峽消防局後,局內人員熱情的招持本隊隊員,並對受傷人員作出妥善的處理。此時,某一位隊員從大背包中掏出相機,有四五位記者見狀,立刻要求這位隊員提供山上生活、或受傷時的照片。

這位隊員回答:「你們要用多少錢來買」,並且爆發了口角衝突。

我們承認這樣的回答不妥,但我們是為了維護受傷隊員的隱私。
以下是我們這兩天大致上的情況:

星期六下午三點半事發後,我們花了九個小時將傷者運至平緩營地。在幾乎整夜沒睡的情形下,星期日清晨六點兩位隊員先出發探路,早上十點由其他隊員扶持傷者出發,於下午三點半與救難人員會合,最後在晚上八點扺達東眼山。救難隊員與傷者由另一條平緩但路途較遠的路線下山,於星期一凌晨一點扺達滿月圓。

一旁的消防隊員十分為難,一直在旁勸架。然而記者的責罵仍不絕於耳。我們便在這種情況下離開了消防局,但我們向局內的每一位在場大哥表示感激,與對造成他們的困擾感到遺憾。

本隊感謝搜救單位上山加入救援,謝謝大家在這段時間的關心。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poro&aid=211168

 回應文章

Rational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趕場交作業的學生
2006/03/22 21:04

記者,就像是一群趕場急著繳交作業的學生。他們在鎮日面對眾多同業之間爭搶新聞時效、競逐獨家報導、以及總編限時截稿的諸多壓力下,內心的疲憊和精神的「變形」,料想應該是無以復加的。

聽一位朋友談及他在SARS肆虐台灣時期,領教過採訪記者緊迫盯人追問家人感染SARS的經過,更能理解記者加諸於自己跟「被採訪者」的無形壓力是如何地巨大。無怪乎國內外一些名人因不堪長期搔擾,往往一時怒火中燒,乾脆跟採訪者正面衝突起來。尤有甚者,為了擺脫「狗仔隊」近身糾纏,英國故王妃戴安娜飛車電馳,以致車毀輪飛香消玉殞。

比起普羅大眾,媒體更容易擁有言論制高點。所以,在採訪者「所求不遂」無法繳卷交差,面對老闆誓必被括被當的當下,急火攻心掣出「無冕王」的獨門利器,口誅筆伐圍剿起弱勢被採訪者,實謂媒體從業人員之濫權


Brandnewday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另一位登山社員的回應
2006/03/21 09:57
作者 ghic (紫陽) 看板 MountainClub 標題 感謝 時間 Tue Mar 21 01:03:31 2006


各位關心的朋友們:

這次人員分兩批下來:
一批是該隊其他未有大礙的隊員,在兩位台北縣登山會嚮導陪同於晚間八點下抵東眼山步道口。

另一批則是骨折傷患由我們山社救援人員、北區搜救委員會幾位大哥以及一位三峽登山協會的嚮導大哥陪同在凌晨一點抵達滿月圓登山口。

我是台大山社的領隊暨該事件救援人員之ㄧ,
陪同被落石打中的臻雅,約凌晨一點下達滿月圓遊客中心
並送她上救護車。

說感謝是一定有的,而且是一直持續由衷地感謝,
下山後,我們看到各救援單位及消防人員,嘴裡便一直說著謝謝兩字。
(看到媒體並沒有對他們道謝說聲採訪辛苦了,這的確是我們疏忽)

媒體針對臻雅上救護車前未發一語,認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實情是止痛藥的效用其實已經壓不住疼痛,最後那段幾百公尺步道有幾次痛地停下來。
而她當天帶著晃動的劇痛,已經足足走了十五個小時難走的山路。
一般正常未受傷人走這樣的路程都已經受不了了,何況是開放性骨折的椎心刺骨。

我們有叮嚀她除了「謝謝」兩個字,其他交給我們發言人來回答
以便讓她趕快上車到醫院。
沒想到媒體鏡頭蜂湧到面前,在疼痛驚慌之餘,她急忙地上了救護車。
媒體對我們其他人沒興趣也沒來訪問,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誤會。

之後進到指揮所之中,我們見到了許多救援前輩,辛苦一直待著支援的消防局隊員們以及提供我們場地糧食的阿姨。也是由衷地一一道謝。

或許我們疲累之餘,說道謝有所闕漏
對於所有搜救幫忙人員,沒有任何義務,卻願意如此犧牲時間及睡眠來支援我們
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PS.這是本批下山的情形,另一批由學弟已在前幾篇解釋情況

PS.報導的記者真的知道沙塵暴是什麼嗎?
   就本人淺薄知識所知,沙塵暴跟落石.隕石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可惡!
2006/03/21 09:29

媒體本來就有發言優勢!台灣的媒體比人民大得多,自成一種獨裁的政權!

如果我們永遠只聽媒體一方的聲音,將會錯過許多真相!



Brandnewday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拒絕採訪的受傷同學
2006/03/21 09:27
作者: carrol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登山獲救 台大學生沒人說謝謝時間: Tue Mar 21 04:11:29 2006

我有個同學就是在這次的意外中骨折住院的女同學
據說新聞上為了她沒有發言感到不滿
認為這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我想替她澄清

(以下是我從班上一些早上有去探望她的同學們口中得到的消息)
事實上她受傷之後還待在山上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下午還是晚上才終於可以下山
山上沒有擔架,加上她是手臂受傷
其他人不方便攙扶
我這位同學只好自己從山上走下去
在已經受傷的情況下
又等了那麼久才能下山
止痛藥的效力根本就沒辦法壓下她傷口造成的疼痛

(早上我同學們說,他們去看她的時候,
為了不要讓大家看到她的手骨折的樣子,那隻手臂還用棉被蓋著)

大家可以想像我那位同學當時有多麼的辛苦
她光是走下山就差不多已經筋疲力盡了吧?
怎麼可能還有那種閒情逸致去回應記者大人們的採訪呢?
而且記者大人們在這種情況下跑去問登山社的朋友們要照片
人家怎麼可能給他們好臉色看?
事實上根本不需要同學們的照片
也可以報導這篇新聞吧?
所以登山社的同學們在情緒不好的狀況下說出這種話
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看了這一連串的新聞和版上的文章
我剛才又跑去登山社看了相關消息
實在是為了台灣的記者職業道德之低劣感到痛心啊
唉....


Brandnewday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這篇文章是...
2006/03/21 08:46

本文是在八卦板看到的,在八卦板貼了一篇新聞"登山獲救,台大學生沒人說謝謝"引起大家議論後,有人到登山社的社版把當事人的文章轉貼到八卦版,澄清事實。我相信登山社員講的話,因為他文中也講了他不怕人家去找現場人員問當時情況。之後在八卦版也有其他登山社員的同學發表了這樣的文章。

作者  cateran (雲川閒步)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登山獲救 台大學生沒人說謝謝
 時間  Tue Mar 21 01:52:44 2006

 我同學是其中一個困在山上的
 當他們受困在山上的時候,僅能用手機對外聯絡
 竟然還有白目的聯合報記者打電話給他們說要訪問,浪費他們僅存的電池電力

 反正他們不願意接受訪問,結果記者跟他們講什麼?
  "動員這麼多人來救你們 你們就應該要接受訪問 我們在這裡等你們等了這麼久
   你們這樣子都不接受訪問 那就不要怪我們亂寫亂說"

 這就是台灣記者的水準。

 另外他們每個人獲救後都有跟救難人員道謝。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受困在山上很久
 終於有人來幫助帶你下山
 正常人都會滿懷感激表達謝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