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31 10:15:05瀏覽1212|回應1|推薦17 | |
台片,會不會?也談電影的意識型態與宣傳 20100330電影的意識型態與宣傳 撰文 / 衛西林 有的人一定覺得,電影的意識型態有什麼好討論的, 意識型態就像外賣的塑膠袋,只是方便提著走,裡面的東西用完了,剩下的在環境裡化也化不掉,意識型態頑強如此,也像塑膠袋一般。 贊成一場戰爭可以拍一部電影,替某個政黨募款可以拍一部電影,甚至賣槍枝、彈藥、書籍、服裝、房車,甚至城市旅遊都可能拍一部電影;有的科幻片強調外星人來犯,地球快毀滅了,這裡面確實也可以找到相應的新興宗教思想的支持。美國的電影生態就是這樣,可愛吧,社會裡無奇不有,電影的題材類型也五花八門。 有經濟回收的目標叫行銷,沒有的叫宣傳,行銷與宣傳對觀眾的感覺可能一樣,只有有趣與無趣的差別。 電影有特定的意識型態老闆支持,好處是很快就能找到財力的支援。堅持意識型態的老闆,會不會影響藝術的表現?我相信一定是有的。可是,我也相信強大的工會,可能讓財大氣粗的出資者多尊重一點藝術家的專業。老闆要看工會的面子,這在台灣是想像不到的,電影的真正出資者,可能直接挑選敘事的模式,更不用說指定對白與旁白的內容。在台灣,另一種意識型態的影響,則是明明老闆沒有任何意見,製作人卻深怕得罪當局,與社會各路有影響力的人士與團體,這不有點像過去白色恐怖年代的翻版嗎?我說的並不誇張,而是親身經歷。 對岸電影工業隨著經濟崛起突然蓬勃發展,暴力血腥—借功夫與武俠包裝、都會愛情,與喜劇等題材,純粹為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與宣傳影片涇渭分明,這又使人聯想起70年代的台灣,消極面對意識型態的爭議,只求不牴觸當局的立場。 只是台灣最近幾年又有了新的變化,置入行銷逐漸抬頭,尤其城市行銷的場景,成了全民觀光的熱門去處。這點我理解為魔鏡的效應,就好像《白雪公主》故事倒過來說,起先,後母在魔鏡中都看不到自己,突然有一天她看到了,而且魔鏡說最美麗的就是她,這種喜悅當然也是屬於全民的。 會不會台灣有一天,也像美國的電影工業,各種意識型態的政黨、團體、財團個個蓬勃發展,不僅認識到電影作為意識行銷的重要,而且廣為利用呢?比如:台積電指定拍晶片與太陽能題材,鴻海要求拍電腦與手機,國泰拍壽險故事,廣達拍雲端計算行業?甚至政黨也會趁選舉熱潮,拍一些鼓勵募款用的電影? 當然,這種不失樂觀的想法自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不過,至少台灣不會為了促銷買賣槍枝,或是外銷武器拍一些類似好萊塢的戰爭動作類型片,因為台灣的法律不允許,但,電玩業就不會嗎? 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維持現狀,或是頂多讓都市旅遊置入行銷一枝獨秀。這樣說起來,不就與過去的環境相差沒有多少?同樣是停留在手工業的階段。這樣好像是停滯不前,說到停滯不前,好像就很要不得,就沒什麼優點。 不過我的想法有一些不同,過去我們不是一直有侯孝賢、楊德昌、萬仁嗎?可能有人說藝術電影不是受人排斥嗎?可是從現在的角度,尤其與新興的置入行銷電影比較,觀眾可能會發現,前者就好像知名作家的作品,傳播出去的並不是意識型態的認知教條,而是面對廣泛議題與未來的態度與情操。 從某種角度,大師的人生態度與對社會的觀察視野,並不會受意識型態或行銷策略所拘束,因為他著眼的角度更高一層,像《珈琲時光》。台灣可能繼續成為孕育大師的溫床,這不是很好嗎? 若再樂觀一點,大企業的老闆,可能像贊助作家、畫家、藝術家、運動家一樣,指定贊助某一位,或某幾位電影作者,我是假設企業的老闆開始認識到,能夠擁有代表性的導演,是作為台灣人獨特的幸福之一。 說不定還能讓那些徘徊在儲備類型片票房成績途中,以便日後發揮理想實力的導演,及早脫離苦海。 還有別種的可能方向嗎?我認為是有的,這也是我寫這篇短文的本意。 我以為台灣還可以拍一種好萊塢、或是任何其他國家都拍不來的題材,連對岸也不可能拍攝,那就是,以世界為舞台,思考中國現在的種種作為,與未來在國際社會可能的角色的電影,當然它的影響才是重中之重。這有點像過去好萊塢電影的模式,只是將主角抽掉,從美國換成了中國。它會是災難片?懸疑片?陰謀?諜報?權謀?科幻?非洲議題?異國言情?是喜劇還是悲劇?我認為各種的可能性都存在,這說明它本身就是一個題材寶庫。 有沒有觀眾呢?答案是有的,廣泛的西方社會大眾就是,自從「大國崛起」,未來的世界會怎樣的問題,早成為本世紀全球有識之士普遍的焦慮與懸念。有沒有意識型態化身會挺身而出,將拍攝我所說的這類型電影作為一種自我行銷的手法呢?我的答案是,中國不會,所以不會有。可是如果當作消極的娛樂片型來運作,有沒有機會呢?這點,我覺得機會是非常大的。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