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好的人生淨土~~《我的阿勒泰》的人生哲學
2024/05/23 21:14:10瀏覽215|回應0|推薦4

在這個詐騙充斥、喧囂混亂的時代,我被《我的阿勒泰》的寧靜質樸與美好人情給深深震撼了,同時也把新疆列入我的願望清單。

陸劇《我的阿勒泰》,成功改編自中國大陸當代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意外帶動了阿勒泰的觀光商機,新疆的旅遊熱潮也提前反應。

電視劇和原著雖然在結局有所差異,但所要表達的人生哲學、生活態度以及生命價值是一樣的。

故事講述在新疆阿勒泰地區長大的漢族少女李文秀,一心夢想成為作家,於是在19歲時前往烏魯木齊,一邊在餐廳打工,一邊找尋靈感寫作。後來因為工作不順,只好無奈回到老家。母親張鳳俠在老家開著「小賣部」,她在丈夫過世後獨自辛苦照顧著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婆婆。返鄉後的李文秀從格格不入,到打開胸懷與人用心交流,且與哈薩克族少年巴太有了一場愛戀。她想起她去聽的一場演講,作家建議她要--「去愛、去生活、去受傷。」,她漸漸在牧區發現了當地的自然與文化的美以及牧民們可貴的人情。

讀者跟著作者的文字去旅行,到了雪山、戈壁,住進帳篷,看到駿馬和牧民們;觀眾可以透過影視的優勢,藉由詩意的鏡頭,視覺和聽覺都被眼球感動。

這部作品之所以感動我,有以下四點:

 

第一,母親張鳳俠的教育方式

 

文秀返家的第一晚嫌床板不穩,果然晚上睡覺時床就塌了,她跟身邊熟睡的母親大喊著,母親翻身繼續睡說:「又不是天塌了,別吵我睡覺。」

可見張鳳俠樂天達觀的性格。

*             *               *                    *

張鳳俠的小賣部生意很好,但文秀卻從帳本發現村民們根本都賒著帳,於是跟母親商量要回的賬,作為重回縣城寫作的資本。但收賬的過程不是語言不通、認錯人,就是對方說約定還錢的時間還沒到,沒有錢還。

文秀跟母親抱怨著;本就知要不回賬的張鳳俠跟女兒說:「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跟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你可以不贊同他們,但是你不可以居高臨下的改變他們。」

張鳳俠的這句話很值得我們反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因為自己的想法、習慣、背景和格局的不同,就去批判別人;但其實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去評論你所沒有經歷的「別人的生活」。是非對錯都不是絕對的。

曾在連鎖美妝店,看到排我前面的女性長者準備用現金結帳,櫃檯人員問要不要載具?

「什麼具?」長者一臉茫然;櫃檯年輕人有些不耐煩。沒等他再開口,我直接問長者:「幫妳把發票印出來,好嗎?」

*             *               *                    *

男主角巴太愛馬如命,原本在城裡的馬場做馬種培育,但因為愛喝酒的哥哥意外過世,巴太的父親要他回家子承父業。後來,發現哥哥生前欠了張鳳俠一年的酒錢,最後巴太的父親拿了一頭駱駝給張鳳俠抵債。

算是收到賬的文秀開心地問媽媽:「我雖然笨手笨腳,但我還是有用的人對吧?」

母親立馬回說:「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來是為了服務別人的?妳看看這個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麼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嘛?」

張鳳俠的這段話,值得所有還在「逼迫」孩子的父母深思。

*             *               *                    *

有一次母女帶著奶奶進城補貨,文秀不小心把奶奶弄丟了。找來馬車的母親第一時間不是責備,而是寬慰:「妳奶奶人家那麼老,她走不遠的。」等到找到奶奶後,文秀跟母親說對不起;母親跟她說沒關係:「我也經常把她弄丟,弄丟了把她撿回來就好了。」

記得我小時候曾不小心打破一個喝湯的磁湯匙,被母親責備不止,當下覺得自己比那根湯匙還不如。那是父母那一輩的教育方式,但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自己好好愛回來。看到張鳳俠對女兒的珍愛,覺得很感動。

*             *               *                    *

 

前往夏牧場途中,遇上狀況沒人帶領,文秀害怕前行的路,母親說:「勇敢一點,微笑,別慫。」

簡簡單單的精準語言,讓女兒有了強大的依靠。

*             *               *                    *

 

當文秀和巴太的愛情遇到瓶頸,母親舉例勸說:「夏牧場固然好,為什麼牧民還要不停地轉場?因為他們要給夏牧場時間讓它休息。好讓牧場裡的水啊草啊,重新開始恢復風貌。這樣子來年的時候牧民們才能夠帶著牛羊更好地回來。」她提醒女兒要給自己和巴太的感情有呼吸的空間,雙方都需要時間思考與成長。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文秀看著張鳳俠的溫暖、實誠、寬容大度、有同理心,於是也自然地轉變。不可諱言張鳳俠就是女兒很棒的人生導師。

 

第二,哈薩克文化的生活態度

 

為了讓牧場有足夠的時間修復,所以「轉場」對於哈薩克族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在夏牧場和冬牧場兩個季節更換草場,雖然路途遙遠而辛苦,但是所有人都會穿上最美的服飾出發。

張鳳俠穿戴舊衣舊鞋上路,因為路途顛頗,捨不得好東西折損,結果遇上打扮華美的當地人對她說:「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啊。」

這句話真有道理啊!快樂或不快樂都要過一天,怎能不在辛苦的日子裡想辦法讓自己開心呢!

好幾次到國外旅行總被問到:妳穿裙子出來玩喔?長裙很美呢!連耳環配件都很搭呢!我總回答:「期待中的假期都已經飛了那麼遠出來了當然要穿得美美的留下美麗的照片。」飛歐美非前後就要扣掉三天了!怎能不讓自己在最美的狀態出現在旅途中呢!

曾有兩次在醫院陪父母開刀的經驗。在住院的那些日子裡,總要特別買最美味又不重複的餐食餵好家人和自己。

也就是說老天給你爛牌時你也要穿上美麗的盔甲上戰場。拿到一顆檸檬也要想辦法擠出好喝的檸檬汁


*             *               *                    *

哈薩克族的文化裡,人與人之間產生友情或愛情,是由於「被看見」,所以,在哈薩克語中的「我喜歡你」,意思就是「我清楚的看見你」。

是的,在關係裡,「被看見」是多麼地重要啊!

看見你的心思

看見你的情緒

看見你的想法

看見你的努力

看見你的用心

看見你的付出

被對方深深地看見,才是真的喜歡啊!

 

第三,唯美單純而健康的兩性關係

 

巴太誠懇而慎重地對文秀說,如果有人來小賣部買東西,要她兇一點,不要微笑,不然「會有太多男朋友」;巴太除了用這樣的方式告白,也用心觀察而付出,他知道文秀寫文章沒有紙了,就直接帶著她到林子裡找到白樺樹,割下樹皮:「樺樹皮油性高,很多人拿來寫字。」

巴太跟文秀說他知道有另外一個男生喜歡她;文秀解釋說:「不過是多說了兩句話。」巴太進一步說:「他喜歡妳,很正常,因為我也喜歡妳,我知道妳的好。你喜歡我嗎?」

當巴太跟文秀深情告白,同時也擔心一方面父親反對他和漢族的女生交往;一方面也擔憂未來倘使他無法和她一起到北京追夢。但文秀卻表示:「我喜歡這兒,不僅是因為你,也是為我自己。所以為什麼我不留下來試試呢。」

一段健康的關係,絕對不要是委曲或者攀附,為自己做選擇,才是關係中最好的選擇,有「未來感」的選擇。

 

第四,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尋平衡

 

巴太的父親被傳統所禁錮,活在教條框架下。他想讓巴太迎娶嫂嫂,不讓嫂嫂改嫁進城,好保住兩個孩子;同時也想綁住巴太,不讓他離開,才能守住家業。

在場的文秀忍不住發表看法:「所有的傳統還有文明都是世界變革中人類一點點摸索出來的,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只有一直變化才是不變的。」

巴太的父親最終聽進去了,他讓兒媳帶著孩子改嫁;向被他呼巴掌的兒子道歉,要他去追求所愛;也告訴兒子他會賣掉一半的羊和馬,在能力所及中過他原本的「傳統」生活。

時代雖然在進步,但有些值得保存的傳統是必須被留下的,就像「阿勒泰」純真善良、天然質樸的原始真我。

( 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yueh2288&aid=18064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