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平正義的本質
2017/12/08 18:05:18瀏覽276|回應0|推薦0

香港曾有過一檔名叫“窮富翁大作戰”的節目,專門邀請人生勝利組體驗下層人民的生活。田北辰在住了兩天1.6平米的籠屋、當了兩天清潔工和掃街工後,沒能熬過第三天就宣告退出原定一禮拜的體驗。對比他以前說的”我永遠在計劃下一步”,在節目最後表示:”完全沒有別的企望,只想著如何能吃一頓好的,怎會去計劃下個星期?最重要的是解決下一餐。”

田辰北出身於香港四大家族之一,但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富二代,在美國哈佛拿到碩士後返港自立門戶開創縱橫二千集團,和大部分的創業者一樣吃了很多苦,終於在全球擴張了千家分店,並進軍香港政界。在體驗過底層窮苦生活後,於”大家樂”等最低工資事件中因立場偏向工人利益,與黨內議員出現嚴重分歧,他宣佈退出新民黨。

我不欲探討田辰北個人,因為這始終繞不開”窮人註定一生貧困、富人註定一生富貴”這類極端的命題中,而是直面”公平正義”的深層意義、立論點應該是同樣具備勤奮和知識的人卻得到不平等待遇的問題。一個不具備勤奮和知識的人不論出身富裕或貧窮,我們只能投以艷羨或給予同情,但實在不需要過於關注。

為何會有不公不義?在種族、膚色不同於大環境下,人們習慣以”看起來”的外在先入為主的”判斷”決定其”待遇”;在種族、膚色相同的大環境中則以出身、教育程度等更深度的挖掘後決定。如果拿掉上述所有的選項,我們會驚異的發覺到氣質長相甚至身高體重決定了初期待遇,不過幸好這總總只是初期的待遇,優勝劣敗才是結局,縱然勝敗是主觀的認定。

由此觀之,出身貴賤無法選擇,但知識的取得在今日而言是可以主動的。知識不同於教育,雖然教育多少會影響知識的多寡,但並非絕對。既然勤奮加上知識可以改變所處的階層,本不該有不公不義的待遇才是,可是這種例子卻俯拾皆是。為什麼?其實沒有為什麼,只要想成是改變和競爭的過程即可,我們要做的不是齊頭的平等,而是確保這個過程中的公平正義。

既得利益的上位者,不論是如何晉身上層,只能看成是先行者,先到先得本就是天經地義,懶惰不求上進卻叫囂不公不義才是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沒有理由要上位者無緣無故的讓位,但有理由讓勤奮者得到相應的報酬和機會。勤奮的勞動者應該獲得足以小康的工酬,一樣辛勤工作者的薪資應該縮小但不是同酬,位階不同薪酬自應不同,這是社會的本質無關乎公平和公義。一個勤工儉學的人為了上班上學而吃不飽、付不起房租學費甚至為交通費發愁,這是社會的不公不義,但要社會為好逸惡勞或投機取巧者提供福利或救助更是不公不義!

政府的職能是盡可能消除不公不義,例如初中以下學童及貧窮線下的正職者免費搭公車、貧困的學生免學雜費、各行各業一律開發統一發票(建立適當的減退稅制度)、每週工作滿40小時的最低工資(而非每小時計)、殘障及失業的就業渠道、對有權者的制約等等,本質上應該是提供”機會”而不是”救濟”!空談民主自由只會淪為民粹,對於社會或個人的進步發展沒有一點助力卻絕對是阻力!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er4all&aid=109367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