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設台灣書院 建立世界華文的領導地位
2010/08/09 01:07:05瀏覽370|回應0|推薦0


摘要

 

文化層面的軟實力是台灣的關鍵實力。馬政府必須以台灣書院搭橋,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組織及
國際藝術活動,與世界對話。靠文化的台灣書院將能走遍天下、行銷全球。因此,台灣書院的名稱,其「台灣」兩字,就不該只是個地理名詞,而該是個具有磁吸效
應的文化名詞,意即台灣如果能對全球華人產生號召性,甚至對全人類產生號召性,就要具備某種極特殊的人文氣息,這個台灣內具的精神,具有思想的前瞻性與開
創性,當是能繼承自身來自於中華文化的傳統,以文化交心,與人心相應。中國人多、資源多,台灣必須以質與創新取勝,希望馬政府要儘快建立台灣書院才有機會
發揮台灣的軟實力,唯有透過台灣書院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以小博大。唯有透過台灣書院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促進與中國及全世
界的深度交流,進而建立在世界華文的領導的地位。

 

前言

 

馬英九總統競選時的文化白皮書中,規畫「有系統的與歐美國家社區合作設置「台灣書院」,
開設哲學、文學、藝術等相關課程」。馬總統春節時與國內表演藝術團體座談,再提此議。有報導說,「台灣書院」之設,是為了抗衡中國的「孔子學院」。現在,
總算有了具體消息。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上個月在立法院表示,近期將在美國休士頓和洛杉磯各成立一所「台灣書院」,除了漢語教學,也會介紹台灣文化。中國在全
球普設「孔子學院」,並積極想成為漢學中心,台灣只有所謂「書院」的兩間教室,預算只有兩千萬元新台幣,怎能與中國的孔子書院抗衡競爭?

 

「台灣書院」是什麼?馬英九總統競選白皮書上對「台灣書院」已寫得非常具體,馬總統上任
後也已交由文建會主辦,僑委會和教育部協辦。但馬總統最近卻又表示,推動設立「台灣書院」,是否與文建會的文化中心合併?還是要以僑委會主政的中華學校為
轉型基礎,仍要再思考。文建會為了推動台灣文化與國際交流,曾在紐約、巴黎和東京成立了三個文化中心。該會希望能逐步在世界文化之都設置更多的海外文化中
心,將台灣文化推介到當地社區。雖然具備了文化的內涵和視野,但寥寥三個據點,如何與中國在海外廣設的「孔子學院」相抗衡?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促進了整個華文世界的活力,漢語也逐漸達到國際性語言的地位。由於
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中國政府乃在各國開辦「孔子學院」,作為海外學習漢語的教學基地,並統籌當地的漢語教學及民間的文化活動,將觸角拓展到世界主要國
家和地區。中國自六年前在外國成立第一所「孔子學院」至今,短短幾年就在八十八個國家成立兩百八十二所「孔子學院」與兩百七十二個「孔子課堂」,註冊學生
達廿三萬人;申辦中的還有五十個國家,一百六十所。從量的角度來看,「台灣書院」要與「孔子學院」抗衡似乎很沉重。

 

文化層面的軟實力是台灣的關鍵實力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盛治仁曾經表示,已經在洛杉磯、休士頓籌備「台灣書院」,也要
在海外逐步推廣台灣文化,最快會在今年揭幕,正式在美國啟動漢語教學、介紹台灣文化。然而推廣華語文化並非軍備競賽,台灣也無法在數量上和中國的「孔子學
院」競爭。但台灣是世界華文重鎮,應把華語當商機來看,台灣應儘快到海外推廣華語文化,讓學習華語的外國人有另一個選擇,「台灣書院」應建立獨特的核心概
念,「台灣書院」的目標是讓外國人瞭解台灣傳統文化,讓外國人認識「正體字更有價值」。

 

文化層面的軟實力是台灣的關鍵實力。因此,中華民國政府要考慮在台灣境外廣設「台灣書
院」,推廣中華文化,讓台灣成為世界的漢學中心。馬政府要讓全世界各地都有台灣書院,作為推廣中華文化的據點,也可以考慮成立「漢學研究中心」,讓台灣變
成世界華文出版的中心。將來也透過政府預算和民間捐助成立「台灣獎」,成為「華人世界的諾貝爾獎」,在華文世界裡幫助各個領域的藝術人才。如果從近廿幾年
來世界上流傳的「台灣傳奇」來看,台灣書院可以用來行銷的內容很多,但是綜合而言就是一種源自中華文化,爭取在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台灣價值」。未來的台灣
書院可以朝此一方向思考。


 
儘管全球競爭激烈,加以國際處境艱難,台灣的教育水準、人民素質、公民社會、藝文創新,
明顯地領先於華人世界,是台灣最大資產。以文化治國,對內可以激發創意,厚培產業,對外可以穿越政治圍籬,開啟對話交流,創造台灣新形象。利用台灣已有的
整體素質優勢,把文化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最高地位,以文化思維整合國防、外交、經濟、產業、環保、教育等,將傳統的國際經濟競爭態勢轉變為文化總體競爭。
同時以文化為價值核心推動自然旅遊及人文觀光,使台灣成為亞洲觀光重鎮。以文化作為21世紀的策略領航,以文化的「柔性力量」深耕台灣,與中國大陸交流,
走入國際社會。

 


建立台灣書院的五個方向

 

面對過去阿扁對中華民國國本的消耗,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提高對海外華人的號召性,此刻卻更
應該設置台灣書院將優質中華文化行銷全球,重新彰顯台灣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開創,這才是中華民國政府能重新獲得全球華人的信賴,並維持其文化正統的象徵於
不墜的根基。因此,對於台灣書院的實質推動,我個人有幾點淺見:

 

第一,推廣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台灣是華人文化重鎮,舉凡儒教、佛學、禪宗、文學、
建築、工藝、傳統民俗等,均得到較其他華文地區較為完整的保存與發揚。台灣若是有系統地與歐美國家社區合作設置台灣書院,開設哲學、文學、藝術等相關課
程,推動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不僅可以拓展文化市場,更可以改變台灣的國際形象。原住民的傳統部落文化必須全力扶植,使其生生不息。閩南語言鼓勵精緻
提升,原創蓬勃。區域特色和族群文化必須加厚底蘊,深耕基礎,配合國際行銷手段,成為國家競爭力的一環。厚植多元台灣,全面與國際接軌,強化文創產業的國
際競爭力。台灣要藉著成立台灣書院來積極回應全球正在席捲的中文熱,讓各國想認識漢學的學生,都有機會學習最能象徵正統的中文。再者,對古典文化的詮釋,
台灣書院有責任在海外推廣來自於傳統的角度,讓國際人士認識不受意識型態框架限制的中華文化,果能如此,這不僅與孔子學院做出市場區隔,還能讓國際人士領
略真正溫柔敦厚的中華文化,並鼓舞飄零異鄉的海外華人,能增強對於「文化中國」的嚮往;更能激勵在中國奮勉提倡正統中文的學者專家,更有信心跟其北京政府
倡議恢復最正統的傳統漢字。

 

第二,蛻變台灣文化嶄新思想能量:馬政府要重點的培育本土文化優勢的本土藝術,譬如歌仔
戲、布袋戲、南北管等傳統藝術,透過重點輔助以及專業科研,才有機會提升為國家創意資產,且行銷國際。全球約有4900萬閩南語人口。閩南語是最優美的古
漢語之一,也是台灣的重大文化優勢。結合原有資源,全力提升閩南語的深度創作,以政策獎勵閩南語的優質影視製作。設置專業閩南語專屬頻道,系統化典藏並推
廣閩南語文化,使台灣成為全球優質閩南語文化的輸出中心。台灣書院的建立,不該視作只是去向國際人士介紹台灣自己的文化,而該有更寬廣的視野,相信中華文
化的資產內含著人類前景的明燈,要跟全人類共享這能讓生命獲得幸福的寶藏。我們要用現在人類普遍能理解的語言與觀念,對古典的中華文化做出嶄新的詮釋,讓
台灣書院能成為全球各國的社會裡中西交流最尖端的輻射點,由此蛻變生發出嶄新的思想能量,這是馬政府主事者應該預先做好規劃的要點。因此,台灣朝野應發揮
台灣多元文化特性,讓文化市場活絡,設台灣諾貝爾獎,提出高額的獎金,幫助藝術界在國際上打出聲望,並廣設台灣書院,把台灣文化大量外銷到全世界。

 

第三,以文化領銜外交走進國際:推動文化外交:重新定位駐外使館的任務,以文化交流作為
駐外使館的核心業務之一。全面翻新外交人員的培訓內容,大幅加重國際文化交流的素養及能力。在很多資源遠比台灣豐厚的國家和地區裡,文化是外交的主體。德
國的歌德學院,瑞典的瑞典之家,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等等,分佈全世界,做文化外交。美國在911之後,開始推動駐外領事館的領事館藝術計劃,以文化藝術
作為外交工作的最前線。中國對文化外交也有了領悟,動作迅速靈敏,2004年成立第一個孔子學院,短短六年,全球已有兩百八十二所孔子學院,分佈在八十八
個國家和地區。馬政府要廣設台灣書院,以中國尚難以提供的質量和深度吸引國際人士親近華文文化,從而認識台灣。台灣是整個華文世界的佛學重鎮,台灣書院若
是能與歐洲的社區大學合作開立佛學或禪宗的哲學入門課,就很可能開創文化市場。書院同時創造平台,增加台灣的學者、作家、藝術家與國際互動的機會。設置
「文化外交基金」,結合民間捐款,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以基金設置獎學金,鼓勵國際學生來台灣學習語言,支持各國漢學家來台灣研究,吸引各國導演來台灣拍
片、作者來台灣寫作等等。同時,台灣最寶貴的經驗,並不是曾經創造出的經濟奇蹟,而是它不僅是華人社會裡第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更是人類社會裡極罕見能用
極短暫的時間,就發展出成熟民主機制的國度。因此馬政府要把促進人類民主政治的觀念再深耕發展,就應該架構出台灣書院平台,提供台灣寶貴經驗。

 

第四,台灣書院平台能促進族群和諧:台灣要與中國在和解的環境裡去做「文化的良性競
爭」,要在爭取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詮釋層面做不懈的奮勉,爭取的具體對象不僅是兩岸的華人,甚至不只是全體海內外華人,而是全人類,這樣才能換得中華文化受
世人尊重的生存空間。因此台灣書院不應該只設置在海外,更應該也設置在台灣,馬英九應該先把台灣那僅存的二十間自清朝即有的書院給再度「活化」,重新讓古
老的書院環境能面向人間,開辦創造性的講學,而不是只做為平日供人觀光與瞻仰的紀念性建築而已。台灣的大學教育愈來毛病愈多,愈走路子愈窄,有識之士已一
再提出評論和建言,但看來是積重難返。書院如設在國內,或可補「官學」之不足,讓離開大學校門的人,得有機會再從名師遊,繼續進德修業,使他們的學問更
精、思想更深、視野更廣。這樣一批批青年學者的出現,以「漢學」代表的中華文化才有能力對人類整體文化有所增益。台灣書院在國內的建立,代表著台灣本土文
化薪傳的承繼,也是本土教育工作的發揚。設置台灣書院,以文化交心,而藉由各地書院的存留,也能讓台灣人民懷念往昔讀書進修的樂趣,以及傳承文化的苦心。
台灣是開創「文化中國」因緣最成熟的環境,希望馬政府對於台灣書院的籌辦,台灣書院平台有益於化解朝野對立,並能促進族群和諧。

 

第五,促進台灣與中國的深度交流:華人世界雖同文,但語言及文化意涵差異頗大。馬政府要
能促成華人世界合作編纂「二十一世紀華文大辭典」,以正體漢字版進行,除本身具學術及實用價值外,更可透過此文化平台,讓華人世界超越政治的紛爭,進入理
性、深度、持久的溝通,這是台灣發揮槓桿效用最可著力之處。台灣必須努力經營台灣書院的印象來面對國際;多元而務實的文化接觸,是突破政治敵意封鎖的創意
戰術。靠文化的台灣書院也能走遍天下、行銷全球。兩岸的政治問題可以暫置一旁,從文化、學術、思想、歷史以及學生交流交換開始,逐步培養兩岸人民互信互重
基礎。台灣輸出公民社會經驗與價值,誠摯協助促進中國的社會進步,以互信互利維護台海和平。馬政府必須以台灣書院搭橋,創造和平紅利,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組
織及國際藝術活動,與世界對話。兩岸關係和緩後,台灣書院亦可駐北京、上海、廣州各點,促進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深度交流。

 

結論

 

總之,我個人希望馬政府能從上述五個角度去開創及發揮台灣的軟實力。馬政府推動「台灣書
院」必須要有信心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行銷,甚至要把中國當成主要市場,行銷「台灣製造」的「台灣精神」與「台灣價值」,如此規劃與企圖,才能夠構築這
一代台灣人的夢,一個可以征服中國的夢。要讓中國新一代青年知道,原來中國人也可以選擇「台灣」的生活方式。要用什麼方法可以行銷台灣?正如同中國也在思
考要如何才能感動台灣人民一樣,是必須用功與用心去思考的。「台灣書院」可以嘗試從建構「台灣精神」與「台灣價值」的思想與信仰做起,避開立即明顯的政治
企圖,可能比較容易為兩岸關係開啟一個新的局面。

 

換言之,台灣書院的名稱,其「台灣」兩字,就不該只是個地理名詞,而該是個具有磁吸效應
的文化名詞,意即台灣如果能對全球華人產生號召性,甚至對全人類產生號召性,就要具備某種極特殊的人文氣息,這個台灣內具的精神,具有思想的前瞻性與開創
性,當是能繼承自身來自於中華文化的傳統,以文化交心,與人心相應。中國人多、資源多,台灣必須以質與創新取勝,希望馬政府要儘快建立台灣書院才有機會發
揮台灣「柔性力量」,從站穩中華文化本位的角度,來建立台灣在世界華文的領導的地位。唯有透過台灣書院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促進與中國及全
世界的深度交流,進而建立在世界華文的領導的地位。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dcusa&aid=430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