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詩新解~孩子們說:蘇東坡聽到應該會吐血身亡吧!
2013/01/28 08:54:20瀏覽2698|回應1|推薦20

       不吃隔夜菜是家裡的習慣,所以每每到最後都得用分配的方式,將餐桌前的菜色全部繳械推進家人的五臟廟。

       因此每次準備家人的餐點時都會問那麼一下:今天肚子裝得下多少多東西?或是,我想煮OO,有要多煮一些飯配嗎?

       也還好,常煮食的關係,每餐的份量都抓得差不多,一來可以避免浪費,二來可以保持身材。

       然而年過四十,不愛運動的我,肉肉的感覺逐漸浮現...

 

       一天,全家人吃著晚餐...

       孩子們為了搶食喜歡的食物,竟然口出惡言:媽媽,要為身材著想啊!

       「沒有是怎樣!怕我吃,連我的身材都拿來作文章,真是一群不肖子弟。」我不甘示弱地回應。

       我看著老公,繼續說,「反正我身分證後面的配偶欄又不會被換掉,不用擔心啦!」 他竟然只是笑笑不吭聲。

       「步入中年的女人,一旦胖了,可就很難回復喔!我們是好意提醒,不算惡意毀謗。」大女兒不怕死地繼續說。

       真是OOXX...,搬出我的殺手鐧!

       我問孩子,「沒聽過一首詩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對上了國中的兒女直覺反應,「宋朝蘇東坡寫的〝題西林寺壁〞,那又如何?」

       不錯嘛!國文老師教得好!

       我解釋,「這〝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講的就是我的身材;〝不識廬山真面目〞,因為衣服穿著你們看不到;〝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就只有爸爸知道啦!懂了嗎?」

       古詩新解,我解釋得很有創意吧!

       沒料到我家那對兒女竟聯手為蘇東坡惋惜!「還好蘇東坡死得早,不然他聽到您的解釋也會吐血身亡。」

==========【原文正解】==========

蘇軾《題西林寺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錄自【正見網】 評析

  這是宋朝蘇軾的「題西林寺壁」。東坡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全才。舉凡古文、詩詞歌賦、書畫、哲學思想等等,樣樣精通。但在縱橫四溢的才情外,其實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在顛沛流離的一生中,仍能保有一顆豪邁豁達、寬厚悲憫的心。所以清朝鄭板橋,在一封家書中,曾寫道:「東坡一生覺得世上沒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處。」

  「題西林寺壁」是一首家喻戶曉,人人耳熟能詳的千古名詩。是蘇軾登臨廬山,飽覽奇絕之後的有感之作。此詩不在細微處著墨,全從宏觀角度著眼。四句詩中,包含了深刻的美學觀點及見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東坡瀏覽廬山的風景,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千姿萬態,面貌風情各有不同。從這邊看是平緩的山嶺,從那邊看是陡峭的山峰。遠望或近觀,總是產生新奇之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為身在山中,視線被四周圍的環境擋住,就看不到廬山的真相了。

《宋詩大觀》何滿子賞析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四月發黃州,自九江抵興國,取高安,訪子由,因遊廬山……」可知此詩約作於是年五月間。同時所作的遊廬山詩,有《初入廬山五言絕句》(三首)、《瀑布亭》、《廬山二勝》(兩首)、《贈總長老》等七首。《廬山二勝》前有短序云:「余遊廬山,南北得十五六(意謂遊程所至達全山十分之五六〉,奇勝殆不可勝紀,而懶不作詩,獨擇其尤佳者作二首。」,又《東坡志林》卷一「記遊廬山」條自述在廬山所作諸詩,「最後與總長老同遊西林」,「僕廬山詩盡於此矣。」可知這是他遊遍廬山之後帶有對廬山全貌的總結性的題詠。知道了這一背景,極有助於對這首詩的理解。

  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於廬山七嶺之西。姚寬《西溪叢語》評此詩首句謂:「南山宣律師《感通錄》云:『廬山七嶺,共會於東,合而成峰。』因知東坡『橫著成嶺側成峰』之句,有自來矣。」如果不是泛遊了全山,收攝遠近高低的全部峰嶺在胸中構成整體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廬山》第一首中所說:「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樣,只能看到峰巒坡陀的偃蹇(偃蹇,高聳貌)之狀了。

  次句「遠近高低各不同」,一本作「遠近看山各不同」,語意更明晰,但內涵較窄,只有「遠近」而不及「高低」,頗疑蘇軾初作如此,而以後改成今句。所以此句實應讀作為「遠近高低看山各不同」,方與次句的「識」字緊密扣合。遠處、低處所「識」,的廬山,只是青山偃蹇,蔥籠一片;愈貼近、愈登高,則眼中所「識」之山中景物又隨身之所至而各各不同。此時此際,廬山的局部的「真面目」方能收於眼底。若問:「廬山就如你眼中所見麽?」如果答道:「那還有問題!我不是親自經歷了廬山麽?」這回答好像沒有錯。其實僅就所見的一峰一巒,一樹一石,和別的山一峰一巒、一樹一石相比,並無多大差別,並不足以反映廬山的全部風貌。廬山的全景,廬山的「真面目」,它的總體形象,反而只有在遠眺和鳥瞰時才能顯現。因此詩人歎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全詩道出了一個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和綜合等耐人尋思的概念。蘇軾慨歎身在山中反不識山的真面目之時,其實是識了廬山真面目之後的見道之言。是經過了橫菁、側著、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認識因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才悟到「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時反而不識其真面目的事理。這時如果再下山回顧,眼中的山勢雖仍然「偃蹇」如舊,但已不是如未遊之前的「無素」和「不相親」了。這時的廬山,在他已不是籠統的膚泛的面目,而是達到了具體的抽象。

  這樣,山水詩就具有了哲理性,不僅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傳誦和吟味,同時也成了人們諷喻某種社會現象的熟語。能產生這樣的作用,就證明了這首詩的強大生命力。

 網路資料來源:http://www.cognitiohk.edu.hk/chilit/Poems/Song%20Shi/SuShi%20Shi/SuShi_10.htm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chuma3570&aid=7260515

 回應文章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妙解
2013/01/30 11:50

解得好!解得妙!解得教人呱呱叫!

呱呱呱呱~~~~

戀家女(pichuma3570) 於 2013-02-01 11:10 回覆:
及時化解了一場危機ㄟˊ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