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27 00:35:12瀏覽1525|回應10|推薦90 | |
這幾年來全世界的氣候變遷非常大 , 三不五時發生天災 知道是大自然反撲了 。節能減碳少不了,各國政府的共識都是 回歸環境保護, 保護生態, 保護大自然, 與週邊的生物共享大自然 。 我們有老鷹先生沈振中 搶救即將消失的老鷹, 屏東的農家 在無毒的土地上種植與老鷹分享的有機 "老鷹紅豆" ; 對岸的山東省最東角的榮成煙墩腳 除了厚敦敦的海草房, 當地豐富的漁產,清澈的小溪和港灣交界點, 在每年11月到4月的寒冬期間, 能吸引六千隻以上的 北方西伯利亞, 蒙古, 天山博斯騰湖, 或是黑龍江等地飛來的野天鵝,在此避寒過冬棲息 。野天鵝們直住到春天繁殖期將到, 才乘著春天的氣流回到北方生養 。 1974年榮成六中的學生袁學順 , 就因為天鵝湖旁六中的"天鵝觀察興趣小組", 自此矢志保護潔白美麗的野天鵝。 他曾在1981年煙墩角見到被網又掙扎的天鵝,刺網拉下鵝脖子一大片皮毛 正在滴血,粉紅色的氣管都露出來了。 疼痛難忍的天鵝, 等不及救援, 悲鳴後將頭扎進泥沙中求死的動作, 給他很大的衝擊 。放下漁業公司技師工作, 決心投入保護高靈性的野天鵝 , 並開放自家的屋子給受傷復健中的天鵝居住 。 這張照片是1998年袁學順 聽到湖裡有受傷的天鵝, 馬上與同伴出航,一邊發出鵝聲安撫,一邊從冰凍的海水中揣起受傷的野天鵝, 被救的天鵝信賴的依靠在他懷裡的黑白攝影, 讓人看到人鵝間的素樸情。 地方政府1984年開始補助, 1995成立省級天鵝湖保護區, 後又提升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撥款開浚挖深天鵝湖, 發放經費綠化榮成, 提供冬雪天可活命的 玉米菜蔬餵養找不到食物的野天鵝 。 其實傷後被治癒的野天鵝 就算復原了,蹬跑的起飛能力 沒法與健康天鵝相比 。 視野天鵝為子女的袁學順 2001年觀察到康復後的大白 小妤互有好感, 唯有回歸北方的自然保護區讓他們成家是最好的方式。 金錢耗盡又生病的袁學順只好求助於護為湖區的邊防工作站,2001年 六月, 威海市公安協助,成立"天鵝行動" 專案, 指派專機與專家協助袁學順將這對 已屆婚配期的公母天鵝, 送回新疆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區天鵝湖放飛, 成為一段人鵝之間動人的佳話。 通過報導社會大眾開始和他一樣關心野天鵝, 2004年起成立威海市大天鵝保護協會, 友愛環境 保護榮成的野天鵝。戴著藍色脖環的G39 天鵝觀測飛行記錄 2006年的報導 "天鵝衛士"袁學順的故事, 拮据的環境中, 每日清晨 黃昏巡視關懷 有無凍傷餓著或被漁網拉傷 或是起飛不順, 或是撞到電線受傷的野天鵝。 受政府和社會大眾愛護支持的 野天鵝救護所 。 友善的關懷,加上村人投食 , 野天鵝不再畏懼人類, 近距離觀察拍攝也不會驚嚇飛走 ; 居民取消農曆年放鞭炮的慶祝方式, 團結保護天鵝不被獵殺 , 讓天鵝湖成為特殊風景區。其它的景點冬天沒有遊客, 榮成的天鵝湖邊 滿是愛上這處獨特美景, 忍著風雪寒凍, 靜靜等待觀察的拍攝人 。 等待和尊重 才是動物攝影的價值所在 有天鵝湖的美景 。 2010年 天鵝湖的保護基地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肯定和資助, 袁學順還申請通過: 恢復濕地, 保護水源,建立民間鄉鎮修護助站等活動。 提高當地鄉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 帶動大家參與生態保護,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媒體報導袁學順是2013最美濱海濕地守護者, 還成了2014中央電台 發現之旅< 中國夢使者>專訪人物。 2016 年 二更視頻 守望天鵝湖 天鵝衛士袁學順 現身說法 。 湖區邊緣有別墅區的建置 也有外圍工廠廢水的問題,當地政府有魄力的關閉附近的垃圾淹埋場,立法規定保護區500公尺外才可以蓋建築, 成立三個鄉鎮的廢水場淨化處理排入天鵝湖的水流 。 2014年中國自然使者采風行動者 (環境保護使者) 訪問袁學順 欽佩他三十年來孤軍奮鬥的毅力 。 袁學順說 " 我希望大自然與大天鵝陪伴人類走過一生。 在這裡人類不是主角, 主角是這裡的一草一木, 是這裡姿態優雅的白鷺, 是這裡潔白的黃嘴天鵝, 是這一片梯田, 是這一片藍天 " 素人的環保理想直白, 動人心弦, 連環保專家都不禁欽佩袁學順獨自堅持對抗劣質環境30年的倔勁兒 。 我們臺灣最美的淨土 ~臺東, 也有這樣的傻人在作大事 , 為弱勢小幼苗的成長出錢出力, 像爸爸一樣疼愛這群學業落後, 連吃飯都有一頓沒一頓的孩子。 臺北上班賺到一筆錢 ,回到老家台東的陳爸(陳俊朗) , 在台東大知本地區 , 第一家建和書屋開始, 陸續在當地八個社區共成立: 建農 美和 溫泉 南王 知本 小高 多元 八個書屋 (最新有個 建青書屋), 供應晚餐 供應熱水 照顧這些偏鄉貧困的孩子,請老師陪伴, 講故事 指導功課, 彌補 家庭學校間教育的不足。 生活伙食花費和教師新水 耗盡陳爸的積蓄, 還負債累累。 妻子認為他是憨人而離去, 這十六年的漫長路其實走來艱辛。 最窮的時候八個月天天吃泡麵 , 口袋裡加油的錢不足50元 。壓力大 胃病來折磨,孤獨無力的時候 不免想走絕路。 放不下依賴他的這幫孩子們 。 陳爸的二姊 將他的故事上網PO出, 溫暖的善款從各地匯進來 , 許多人自動自發的熱心參與 。加上2011年起 書屋裡長大的孩子 回來投入書屋,台東政府也發現社區書屋的成立確實減少了遊蕩的孩子 , 堅定的長期補助, 書屋總算苦盡甘來 。 陳俊朗的台東十五年計劃裡 , 教育孩子是第一階段, 晉而 社福家庭 , 第三階段 發展社區產業 自給自足 。 孩子的書屋 , " 子自教, 弱相扶, 食自耕 , 屋自造 , 經自濟 , 政自治 " 是他們生活的實踐。 作育孩子 ~黑孩子計畫, 用生命改變孩子, 一個都不能少 。 為了訓練出孩子的自信, 三年前開始訓練體能, 爬山 學游泳, 學作獨木舟, 駕馭獨木舟 。 去年陳爸與教練們帶領孩子們騎單車環島認識鄉土;2015年 書屋帶領者11位在淡水碼頭10公里的獨木舟駕御體驗, 這是獨木舟環島的暖身訓練。 2016七月一日八位書屋孩子從台東富山漁港下水, 由兩位教練帶領 進行獨木舟划環島。第一天給大太陽爆曬, 20公里的海上划槳讓許多孩子暈船。 沒有放棄的堅持, 孩子慢慢習慣日曬 , 每天連續划四小時,經過優美的三仙台, 還碰上尼特颱風來亂。 為了安全颱風日 坐車通過清水斷崖段到宜蘭, 持續在冬山河練習。 天氣轉好後返回花蓮,重划花蓮宜蘭這一段。 7月12日已抵達北部淡水,往西部海岸行進, 7月30日 終於順利在太麻里上岸。孩子們完成獨木舟670公里的環島獨木舟壯舉 。30天的訓練洗禮 , 黝黑的書屋孩子健壯又自信。 7/31 日書屋臉書 海洋之役最終報 ~陳爸的話 獨木舟環島完成了。 期待孩子們都學到了「堅持」與「合作」。 沒有ㄧ瞬間的脫胎換骨, 競爭的對象是事,不是人。 愛一個人! 兩個傻子做大事 平常人可能認為作不到的事 , 傻子會憑著傻勁 撿起來 死命的作 , 作到自己都想死。真心渴望某樣東西的時候, 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傻子 。 傻子的執著和努力 , 是一般的我們所不能及的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