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二八事件五十七週年 陳總統:台灣人民都是主人,應做大格局台灣人
2013/02/04 03:29:49瀏覽42|回應0|推薦0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五十七週年,陳水扁總統發表一篇名為「大格局的台灣人──跨越『少數』『多數』,台灣是命運共同的『整數』」專文指出,兩千三百萬人民已沒有「新台灣人」、「舊台灣人」分別,都是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主人,應彼此信任、相互勉勵,做一個「大格局的台灣人」。

 陳總統這篇專文的全文如下: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五十七週年紀念。

 有人說,「二二八」是一個敏感的日子,因為在台灣,「它」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最好不要去碰觸。但是,身為國家的領導人,阿扁並不這麼認為。

 只世紀首航陳水扁總統國政報告要心中有「愛」、「寬容」和「反省」,歷史只會帶領我們前進,對於民主人權的追求、對於公理正義 的追求永遠不可能後退。

‧愛、寬容、反省 

 對土地有愛、對台灣有愛、對人民有愛。以寬容看待歷史、以寬容對待彼此。對過去的錯誤要反省、對自 己也要反省。這應該是我們面對二二八的基本態度。

 前幾天,一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給我。她的父親在被槍決之前寫了一首詩,縫在西裝的內裡。最後一段這樣寫著:拭淚吧!為了至愛的被壓迫同胞、春風微微像柔忽的歌唱、在歡送我們光榮的滅亡。

 看了這封信,阿扁的心中幾乎不能自已。今天,沒有人願意再喚起一絲的悲情,因為真正難以抹滅的悲情,在於受難者以及家屬的心中,在於整個世代生命之火的熄滅、整個台灣希望與熱情的凍結,現在的我們何嘗能夠體會其萬分之一。

‧勇敢的台灣圖像「二二八」

 已經超過半個世紀,其間還有更漫長黑暗的白色恐怖。然而,五十七年來的每一天,太陽依舊升起,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在相同的太陽底下戮力營生、相互扶持,一直走到今天。

 過去,在長期高壓戒嚴的統治之下,「二二八」像 一個禁忌的黑洞,不能被談論、甚至不能被思考,更不要說被反省。直到阿扁的前任,李登輝總統才正式代表政府向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及家屬公開道歉,也直到現在,歷史的事實才逐漸被平反,個人的名譽才被一一回復。

 這樣一路走過來,我們應該說,台灣人民不是健忘,更不是愚昧麻木,而是無比的寬容、無比的勇敢。就像每一次我看到柏楊先生,聽柏老說話,宛如看見一盞歷經漫漫長夜卻永不熄滅的火光,一幅最慈悲莊嚴的勇者圖像。台灣的民族圖像、民族精神,應該就是如此。

‧確立台灣的主體性 

 過去四百年的台灣歷史,歷經三百多年的少數統治,荷蘭人、鄭成功、大清帝國、日本帝國、乃至於早期的國民黨政權,都曾經以少數統治多數。台灣在漫長的幽暗歲月中,不斷被搜刮、壓榨,曾經是鹿皮、茶葉的供應地,曾經是「反清復明」的基地,曾經被割讓成為殖民地,也曾經是「反攻復國」的跳板。但是,三百多年來,台灣從來都沒有主體性,台灣人民更沒有當家作主的權利。

 回顧歷史是要提醒我們自己:今天台灣的一切,是無數的先賢先烈犧牲打拼而來,是台灣人民努力爭取而來,不是上天或者統治者的賜與。今天我們更應該堅定的相信,人民才是這一塊土地的主人,台灣應該永遠做自己的主人。

‧沒有「少數」「多數」,台灣是一個「整數」

 四百年來的台灣,一直是多元族群匯聚的社會。過去「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絕對不應該被歸為族群之間的矛盾。不管是原住民、客家、閩南、外省籍、或者新加入的各國籍同胞,都是台灣這個大家庭的主人。今天的台灣,沒有主客之分,也沒有「少數」或者「多數」之分,兩千三百萬人民應該是一個命運共同的「整數」。

 台灣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台灣,不是別人的附庸,不是別人的一部分。在確立台灣的主體性之後,我們應該以更大的格局來思考、並且定位台灣。

‧「台灣主體性」不等於「去中國化」

 台灣位於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交界,除了多元族群的資產之外,更吸納了中華文化、亞洲文化、以及歐美文化的精華,豐富了我們厚實的土壤。所以,阿扁一直認為,確立台灣的主體性,與所謂的「去中國化」並沒有必然的等同。

 在國家尊嚴與主權對等的思考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反過來講,以歷史、血緣、文化的角度來看,「中國」與「中華文化」確實是台灣的一部份,就像我們主張:台灣的經濟發展必須確保主體性,在「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思維之下,中國市場也是台灣經濟全球佈局的一部份。

 這是台灣應有的大格局,是海洋國家應有的開闊,而不自我設限,是台灣人民應有的自信,而不是自滿。

‧大格局的台灣人 

 在「二二八」週年的今天,我們應該有這樣的心胸,共同以「愛」、「寬容」和「反省」,來守護台灣、守護家園、守護未來。兩千三百萬人民,已經沒有「新台灣人」、「舊台灣人」的分別,我們都是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主人,都應該彼此信任、相互勉勵,做一個「大格局的台灣人」!」

(2004.02.28)
( 時事評論人物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j180903&aid=727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