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冠疫苗涉貪之亂,看看北宋 范仲淹 如何賑災
2022/09/15 14:44:00瀏覽701|回應1|推薦8

看看北宋 范仲淹 如何賑災 : 

災荒年間,范仲淹領命去賑災,而他不是開倉放糧拯救百姓,卻是整日沉迷吃喝玩樂,然而離奇的是,百姓卻對他的行為紛紛拍手稱贊。 明白范仲淹背后的用意后,才明白上善不善! 當時在賑災的背后究竟發生了什麼?

相較 2021 台灣歷經新冠肆虐,才看清執政內閣的卑劣下流的治國手法,一開始 利用瘟疫期間壟斷口罩市場,夥同特權廠商坐地起價,不採每戶配送,竟然冒險讓百姓排隊購買。前後三年期間口罩耗量相關利益又是什麼數字? 後來的百億 疫苗之亂才是最骯髒的貪腐糞坑。。。放著經濟發展荒廢,發行把百姓當成乞丐的"五倍券",各種安排 透漏了過手綠色"手套"、"加工"、"外包"的分紅。

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

災荒年間,范仲淹領命去賑災,而他不是開倉放糧拯救百姓,卻是整日沉迷吃喝玩樂,然而離奇的是,百姓卻對他的行為紛紛拍手稱贊。明白范仲淹背后的用意后,才明白 上善不善

當時在賑災的背后究竟發生了什麼?

北宋年間,江淮一帶發生了一場很嚴重的饑荒,朝廷派出范仲淹前去賑災,不過接下來的情況讓朝臣們都驚掉了下巴。

范仲淹到了災區后,發現情況遠比他想象得更為嚴重。

他先是給各州縣下令開倉放糧,這也是常規賑災的第一步,原本他以為百姓吃不上糧食是因為有貪官污吏從中克扣。

然而當看到真實情況后才發現,事情的走向根本不是人為能控制的,就在開倉放糧的中心點,周邊的災民開始源源不斷地涌入。

糧食開始大量減少,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很快就會供不起災民了,到時候災區必定會大亂,往嚴重了說,有人趁機掀起叛亂也不是蹊蹺事。

范仲淹意識到,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長久,必須要盡快找到一個辦法根治源頭問題。

災區的情況讓范仲淹徹夜難眠,他開始分析農民顆粒無收的根本原因以及后果,隨后意識到一個問題:

如果只想著怎麼賑災就會陷入牛角尖,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另辟蹊徑。

隨后范仲淹開始刻意去觀察富豪官員們的生活,發現他們每天都是山珍海味,當地的饑荒對他們并沒有什麼影響。

于是他靈機一動,不如「劫富濟貧」。

如果讓富人們直接拿錢出來賑濟百姓肯定是不可能的,他需要換一種方式,于是當天晚上,范仲淹就給當地的富豪與官員們發了一封請帖。

上面寫著「西湖一聚,觀賞美景」,由于他在朝中的職位也很有分量,所以收到請帖的人家都不得不給他這個面子。

范仲淹陪著這些人四處觀賞美景、歌舞升平,而且還飲酒作樂,生活好不快活。

光是這樣還不夠,他還設法讓富商們今天大擺宴席,明天賽龍舟,總之就是肆意揮霍。

原本荒涼的街道快速熱鬧了起來,如果不是街邊還有一些災民,人們大概以為這是一個了不得的盛世。

隨著當地消費的增長,一些沒了收入的小商販們開始看到了財路,他們在街道上擺攤做生意,很多災民的生活有了一些起色。

富豪們玩得開心,百姓們干得開心,不過朝中一些大臣看到范仲淹不務正業的樣子,他們立即將這件事當做把柄,上奏給了皇帝宋仁宗。

宋仁宗知道后非常生氣,當即就將范仲淹召回朝廷質問,而他只用了一句話,就讓朝中的大臣們心服口服。

嘴上說著「先天下之憂而憂」

的范仲淹,卻在鬧饑荒時四處尋歡作樂,然而百姓卻還對他交口稱贊,只因為在這背后有著大智慧。

這一次范仲淹弄出的動靜太大了,直接驚動了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他上書大肆彈劾范仲淹,而面對皇帝的質問,范仲淹只說了一句話:

「發有余之財以惠貧者」

這句話瞬間讓宋仁宗動容了,隨后他暗中派人去災區調查,半個月后就得到了一個肯定的答復:「范大人反其道而行之,有禮有節」。

不光是朝中的很多官員,就連百姓都對范仲淹大為稱贊,宋仁宗這才默認了范仲淹放開手腳去繼續干。

如果光是拉動經濟增長,對于災民們來說也只是暫時的,這個方法短期內很有效果,但是一個災區不可能短短幾個月就能恢復。

于是范仲淹又找到當地的幾個寺廟,說服住持對寺廟開始大興土木、擴建翻修,選用的工人就用災民,高薪聘請。

當地的寺廟知道這是積德的大好事,于是紛紛響應,一時之間讓當地的風氣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很多當地的富豪竟然也開始自發修建房屋。

短短一年的時間,投入的勞動力竟然超過一萬,災民們不再流落街頭,因為天災而發生的饑荒也緩解了。

百姓們有了生路,不禁認定范仲淹是真正的父母官,對他無比地感恩戴德。

不過百姓們有了出路之后,中間引起了一些不小的弊端,因為當地的各項勞動力是在短期內膨脹起來的,所以物價受到了影響。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通貨膨脹。

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除了饑荒引起的變化,更有一部分商人趁機惡意哄抬物價,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糧食。

原來正常價格的糧食是80文一斗,僅僅過去了幾個月,價格竟然漲到了120文一斗。

糧食越漲百姓越慌,很多人好不容易攢下的一點錢,竟然全都掏空去買了糧食,有些人積蓄都花光了,只能開始變賣各種財產。

眼看事情已經不受控制了,范仲淹立即想出了應對的方法,他依舊是反其道而行之,命人四處散發消息,說糧食馬上就要翻番了,要賣到160文一斗。

一些哄抬物價的商販看到了商機,開始從各地大量收購糧食,計算著運回當地狠狠賺一筆。

范仲淹看著商販們大肆折騰,而糧價也開始上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很多商販收來的糧食已經屯不下了。

眼看著時機到了,范仲淹突然下令開倉放糧,災民們一片歡呼,紛紛排隊去領糧食,商販們看到這個場景臉都綠了,算是明白了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幾個回合下來商販們徹底沒有了脾氣,當地的災情已經有所緩解,糧價有了下降的趨勢,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如果硬要抬著價,糧食就會賣不出去,到時候爛掉了就全都砸自己手里了,如果現在低價甩賣,至少能少賠一些。

沒用多久,糧食竟然慢慢落到了原來的水平,災情也算是有了實打實的緩解,百姓們一片叫好!

范仲淹的這招賑災方法真高明!

別人都為百姓開倉放糧,他卻帶著富豪吃喝玩樂,背后的道理你看懂了嗎?

其實范仲淹的這個方法并不是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這招叫做「以工代賑」

,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這個方法了。

當時齊國發生災荒,晏子上書齊景公,想讓他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齊景公并不愿意這麼做,因為當時他正計劃修建一座宮殿,如果開倉放糧了,勢必會對國庫有所影響。

晏子沒有辦法,就只能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他先讓齊景公擴大修建規模,然后再雇傭當地的災民來干活,宮殿要建立的氣勢恢宏、富麗堂皇。

災民們不愿意干活怎麼辦呢?很簡單,加錢就是了。

這座宮殿一建就是三年的時間,等到宮殿建好了,饑荒也差不多過去了,百姓得以存活下來,輝煌的宮殿也讓齊景公非常滿意。

范仲淹就是參透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也在這次饑荒時采用了「以工代賑」的方法,與其沒有盡頭地去賑濟災民,不如給他們尋一個能養活自己的長久之計。

災民不用苦不堪言,朝廷也不絞盡腦汁去開倉放糧,簡直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饑荒過去后,范仲淹離開災區回到朝廷復命,當地的百姓感念他的功績,自發在西湖邊上修建了一座「范公亭」,靈隱寺中也曾珍藏著他休息時的臥榻。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全國很多地方大饑荒,只有范仲淹去過的杭州一帶,百姓沒有受到嚴重的災害,并且很快就恢復了秩序。

他口中說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他文武兼備、謀略過人,心中裝著家國百姓,并不只是空喊口號。

皇佑四年,范仲淹調任職位,此時他已然病重,盡管他已經拖著病體,但是卻還是為了百姓不肯歇息。

也就是這一年,他因病與世長辭,在他逝世后,很多百姓聽說后都紛紛痛哭流涕,就連宋仁宗也是哀悼良久。

范仲淹親自詮釋了什麼叫作「上善不善」,他做這些事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地行善,他從沒有為了完成任務去治理災荒,而是遵從因果,直接解決了百姓苦難的根源。

而如今的台灣,被酷吏層層算計剝削甚至採購合約當成國家機密要封存30年,要封存30年,懦弱無能的在野黨加速了台灣民主的空洞及國家被掏空,兩年前的24兆赤字,如今是翻倍了吧?! 台灣的可怕不只是腐敗獨裁的執政黨,而是只會內鬥的無能在野黨無法制衡而導致民主制度瓦解已在當下。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aros01&aid=177160221

 回應文章

質子行者:讀者逾萬之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9/16 11:20

精彩好文!

版面重疊,找不到「推薦」。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