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06 15:11:47瀏覽2207|回應9|推薦84 | |
源自希伯來語的Shoah,意思為“災難”或“毀滅”,比起英語Holocaust 更被廣泛使用來命名猶太人大屠殺這段歷史,個中原因是Holocaust這詞源 於希臘文holos與kaustos,直譯為“完全燒毀”,原文帶有犧牲祭天的含義, 與大屠殺的毫無意義相悖。 當然,大屠殺這段歷史對我而言,是非常遙遠與陌生的,在閱讀普利莫 萊維的回憶錄和觀看《SHOAH》 這部長達九小時半的紀錄片前,我和大部 分人一樣,都是透過一些關於第二世界大戰紀錄片,或諸如 《鋼琴家》 或 《辛德勒名單》這類電影,來了解大屠殺大概的輪廓,這模糊不清的歷史輪 廓。這類型的電影大多著墨於“人類不屈精神的勝利”,或極力歌頌“人性本善” 諸如這般的理想概念。 這些讚頌一小撮人在當時完成了這些近乎聖人事蹟的電影,本無可厚非, 嚴格來說,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都需要這些電影,來肯定我們自身在善 與惡之間的定位,而這些電影大部分都提供了答案,有效但短暫地安撫了我 們。 但這種電影有它的危險,因為它提供的安撫有代價,當它闡述一小撮人 能在惡的支配環境下行善的同時,也無意中帶出了一個具有誤導性的說法: 即當時惡的環境是一小撮人的作為。 這說法是很容易被大部分人(也包括我)接受,因為它把歷史包袱輕易 地從我們身上撇下了,讓我們能置身事外。同時,無論該電影如何打著“真人 真事改編”來製作,到頭來也擺脫不了電影固有的“逃離現實”(Escapism) 性質,更甭提那尷尬,甚至可恥的“娛樂性”了。 “法西斯主義底下的犧牲者”或“戰爭恐怖”這類標題,都成了讓我們安枕 無憂的安眠藥。許多相關書籍或電影,都竭力說服我們如何能變得更善良, 卻很少會給你一記當頭棒喝,對你吆喝道,你如何可以變得多邪惡、多冷漠。 大屠殺生還者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維塞爾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不在乎;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而是不在乎。” 這句 話在《SHOAH》裡被充分體現出來。 法國導演克勞德蘭茲曼耗時十一年完成的鉅作《SHOAH》,為我們提 供了關於大屠殺的另一面(極大可能是最真實的一面),影片主要以大屠殺 的倖存者與當時在集中營執行殺戮計劃的納粹兵訪問而成,同時影片也跟隨 導演與倖存者重遊當年事發地點,當中沒有煽情的背景音樂,也沒有動用公 共檔案裡頭的影片或照片。 特別這一點,是蘭茲曼在製作這紀錄片時的堅持,他覺得檔案裡的資料, 不能帶出大屠殺本身的信息,也就是死亡---因為沒有一位步入毒氣室的 人,能在後來為我們講述事情的真相。所以,我們只能依賴接近死亡最近的 人,他們的故事,讓我們對整件事的輪廓,能夠更清晰一些。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