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4 12:36:29瀏覽380|回應1|推薦18 | |
[本篇文章來自中國] 實在想不到用什麼標題來裝飾這篇文章,想了半天也只能從這朽木的腦子裡敲打出著幾字,我們都是文盲。從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來看,它能培育出世界上想像力最絢爛的文化,可惜中國的文化它在逐漸消失,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精髓正在被其他文化侵蝕,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一旦外來文化嚴重侵蝕了本土文化,那麼中國就會變成一個沒有本土文化的大國,那生活在這個國家人民也就變成了外來文化的奴隸,都逐個成為了文盲! 文化是一個國家精神,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沒有文化它到底有多麼可怕,不要說指鹿為馬只是個成語,要是在沒有一點文化底蘊的青年人眼中,指鹿為馬不在意味是指趙高玩權群臣,這也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自玩其人! 中國的文化組成是非常有意思的,現在文化中出現了一些本身文化就不允許出現的歌頌,結果它出現了,它與卡紮菲統治時期的利比亞一樣,文化得不到思想家們的注入也得不到作家們的靈魂,可想而知這樣的文化,它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如果思想家的思想得不到解放,那麼這個國家的文化是不會出現新的篇章,如果這個國家的作家只為行銷推出一些過家家的文化,那麼這個國家的文化就得不到它應該得到的靈魂,這裡的靈魂是指一個作家對文字的執著,就像民國時期的章太炎等大師一樣,為了國家文化而願意捨棄一生。 當今年國家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後,本以為這個國家它進步了,它懂得維護老祖宗留給後代唯一能在精神上激勵他們的東西了。可是後來,我還是發現自己錯了,錯的太離譜了,作家的文字依然被各大出版社編輯刪減,各類文字只要稍微帶了一點不和諧的字眼就會被遮罩,這不是文化國家的做法,也不是文化國家它主動拒絕文化的做法。可事實上,我們這個號稱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卻做著讓文人痛心的事,它離譜了,離譜到何種程度呢?竟然能離譜到一個本身還認為五六十字的青年,到最後只能認識幾個字! 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有兩個時期的文化是最為發達的,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以百家而爭鳴的各類文化,另一個就是民國時期,他出現了以魯迅等人開創的批判文化,這兩類文化的產生,對中國文化而言是一種鼓勵,它們的出現,讓中國的文化出現了空前的繁榮,這可以說是文化帶來的新面貌,也可以說這是文化所帶來的新中國! 在一個自身文化韻味濃厚的國家,它的人民本應該是幸福的孩子,可是仔細看看,那些孩子都沉迷與文化的惻隱極端低俗文化之中,整天幻想著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一會兒修仙、一會兒成精、一會兒又成為可盜墓高手,有腦子的人都會明白,如果能修仙,那大師也不會去美國避難了,如果能成精,那也不會有太多白骨了,如果都成盜墓高手了,那麼中國就又多了一群暴發戶了。用用腦子也能想清楚的事,可是在讀者的思維中,都不願意去思維,可能太懶惰的願意,也有可能是國家對這類書籍額外喜愛,這類書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它的暢銷並不是很好,缺乏了一定的文化在其中,就好比在臺灣,這類書籍是很少受到讀者喜愛的,讀者喜歡的永遠是能提高自己思維與知識的,這是讀者永恆不變的心理。 很多人都會覺得,一個文化大國應該出現一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可惜的是這麼多年來,我們不但與文學獎無緣,就算插肩也差的很遠,諾貝爾文學獎就是推廣普遍價值的,這就和美國在全世界推廣普世價值一樣,這裡說的“普遍”,是該作品超越了民族、國家、階級、宗教、行業等界限的共同基本價值,這種普遍價值他是抽象、凝固起來,作成一成不變的公式供人永遠遵行。因為“共同點”所代表的普遍性,實際不過是一種通常所說的“底線倫理”,而在我國作家作品中缺少這樣的底線倫理,不能中國文化它就是普遍價值,要知道中國文化的普遍性,只在於儒家文化的推廣,而《論語》它就是中國文化普遍價值的傳世之作,可你也要仔細的想,《論語》在儒家文化國家,它是具有統一性的,而在西方文明中,《論語》不能算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普遍,只能算是文化的抽象普遍。 我們都是文盲,懂得幾分道理卻不認識幾個字,懂得幾分知識卻不認識幾行文,這是我們的悲劇,這種悲劇一直在延續著,隨著現代文化的不斷蔓延,我們失去了老祖宗東西的同時,也失去了原應該有的自身文化體系。我深信在未來,這個國家不但會完全丟失本應該是中國人該有的文化韻味,也會失去新型文化的發展空間,逐漸成為全民皆文盲,國家既流氓。 P.S.如果讀者不放入政治立場,這篇文章還是有深刻的意義!~胡椒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