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7 11:48:27瀏覽2218|回應2|推薦11 | |
不知道是否因為老共用這幾十年來的改革開放,讓對岸的經濟飛揚,進而化解了可能的政治衝突,所以老共也盤算著,只要讓台灣人民有「利」可圖,這樣就可收買台灣人民的民心! 本以為靠這「兩岸紅利」就可以讓民進黨屈服,更甚是讓台灣人民拋棄民進黨。 怎知,所謂的「兩岸紅利」成了「兩岸」穿梭的「紅」頂商人的獨門獲「利」。而廣大的人民非旦沒得到紅利,反而遭受其害。於是乎現在改口稱要讓年輕人、讓中小企業等也能分享到兩岸紅利。 只是,難道在對岸沒有年輕人和中小企業嗎?還是對岸的所有年輕人都是身價破千、破億的?否則,為何在對岸都做不到的事,為何能在台灣做得到? 還是說,在老共的眼中,台灣只不過2,300萬人,小case。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不仿聽聽在下的建言。共產黨只是宣稱並保證中華民國(台灣)只要投降並奉正朔,中共中央每年給予台灣人民100萬人民幣,另外就是過去的不派軍、不派官…balabala的。 相信我,只要這樣「統一公投」一定過。 但可能嗎?數學算一算吧!那一年是要多少錢啊?就算是10分之一好了,那也是不少錢喔! 說穿了,資本主義本來就是「各憑本事」的模式。有錢有權人士利用其金錢、人脈打通官員、立法委員等,而死老百姓就是靠四年一次的投票或是上街、遊行。而在我們古老的王朝裡,基本上就是靠「革命」,因為沒票可投也無法上街。 所以當兩岸開放之後,兩岸的紅頂商人就是必然的結果。只不過,我們的政府卻沒有辦法從這些「紅頂商人」中獲取「稅金」。 這也映證了,這些「紅頂商人」的影響力有多大了,同樣是「公平正義、使用者付費」,政府可以直接宣佈「油電雙漲」,但用樣是「居住正義」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政府卻是一拖再拖,現在又傳出可能要廢了,不推了。 記得年餘前,有周刊報導,中南部有農民寧願自己賣自己的,也不願意將農產品銷往大陸。關鍵的原因在於,透過那些中間的「買辦」團隊,生意還沒做成,就要先付一大堆的「money」。 因為我不是相關的人員,所以我只是看看而已。但如果今天是老共的官員,則是一定要去好好的查查該篇報導,因為如果該篇報導為真,那真得是好意被濫用了。明明是好意,結果反而背黑鍋。 今天兩岸交流的問題就是在這,而不是交流夠不夠的問題。更無奈和好笑的是,怎麼還和那群「原班人馬」在一起啊?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