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2 10:43:57瀏覽2141|回應45|推薦228 | |
閱人 - 關於國籍 我與白人交談,看著對方的面部輪廓,說話的語音、口氣、表情、動作,我會心裏判斷對方是哪一國的人。為了求證,我也許直接問對方是哪裡的口音,或問對方的姓,每一個國家都有特殊的姓氏。二十多年的觀察與經驗積累,我的觀人技術頗有可觀。不過可能對年紀大的人或者澳洲新移民的觀察比較可靠,對於澳洲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來說,就無所謂來自何處了,因為他們就是土生土長的澳洲人,只有憑著個人的種族膚色與輪廓外觀可以分辨出他們的血統祖先。 觀人 - 每一張臉都有故事 在上海的交通非高峰時間,搭地鐵看到的人可能是農民工比較多。我看他們的臉,好像可以直接讀到他們的履歷自傳,如果聽到他們彼此的對話就更可以確認他們的性格。每次坐在地鐵的椅子上,我特別喜歡觀察對面座位及四周的人的臉孔與表情。 那一天坐10號地鐵,我看到車廂右手邊長椅上有一個空位坐下,面對另一邊長椅,坐著幾個年輕乘客,鬆鬆散散的,留下一個空隙是可以擠進一個人的。我知道老公的脾氣不會為了自己坐下,而影響人家移動姿勢,所以我伸手跟老公拿他手上的購物袋。就在我伸手之間,對面的年輕人看到了,馬上示意要求同伴挪一挪,空出一個正常的位子來,很明顯的要給老公坐。於是我告訴老公轉身坐下。這就是大陸典型的外地年輕人,淳樸、保守、含蓄。 在大陸,走在路上,感覺這個社會是這麼的透明,路上的人都是一眼可以看穿似地。看他們的走路步伐、穿著、神態,根據我的觀人心得,對於他們接下來可能的動作(會不會隨地吐痰)、語言(語氣),我大約了然於心。(這些人都是沒有文化的基層人員佔多數。) 兩個禮拜前我搭公交車,只是兩站的路程。車子在我上車後第一站停車時,上來了一些人,售票員走到剛上車的乘客面前售票,或讓他們刷卡。有一個女乘客用著公交車上少見的,明朗的臉色與口氣,略帶興奮的對女售票員說,‘你還記得我嗎?’我原來上車時覺得女售票員的態度算是親切的,現在她卻板著一張臉,不帶一點感情的咕噥著,一副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姿態。那個開朗的女乘客沒料到這種臉色,有點自討沒趣,找了位子坐下來。不知道她是不是認錯人了,我看在眼裏,心裏覺得很有意思。 個人的影響力 - 不要小看自己的社會角色 今天電視上的‘眼界’節目介紹一個女性公廁保潔員李影,一家三口就住在公廁裏。她認認真真做好她的工作,不只是打掃廁所的清潔,還親切關心如廁的,以及廁所附近住家人們的需要。她的工作態度為自己贏來了一張上海居住戶口,還得到全國勞動模範的獎勵。她說,‘....如果你是金子,你就會發亮。....’她鼓勵人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工作,及自己對社會的影響力。 我跟老公身為外國護照持有人,就是外國人,住在大陸,可以感覺到一般老百姓對我們的友善與尊重。我們的臉上沒有寫著我們是外國人的字眼,但是他們看我們的舉止與談吐,大概心裏有數。在這裡,我常常覺得我們就像是社會中走在前面的人,我們的脚步多少影響後面的。(這一段我的文字說不出我要說的意思。) 我在上海的第一個租屋居所的老房東是上海人,每一次有事情打電話聯絡,也能感受到對方以禮相待,有意識的要顯示她的家庭是體面的,是說理的,是信實的。目前的居所房東的委託人是個大陸的年輕人,外地人,我跟他電話聯繫,總是不愉快的感覺比較多。電話中,他說話態度生硬。房客連絡總是有關代墊費用之類的錢的問題,他通常是堅持他自己的記憶,不正確的記憶。那一天又是如此,我便要求他過來當面說清楚。見了面,我們把問題弄清楚了,的確是他不對,沒有還錢給我。他才說,他沒有意思故意弄錯,只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忙碌,搞糊塗了。我感覺他面對面的態度跟電話中的態度不一樣,讓我猜想我示範給他看的態度是有效的。 顧客的眼光 在大陸,中低階層的勞工看起來都比較單純,都似乎可以一眼看透的,我認為是可以接受合理的管理的。我比較相信,他們是本份的。當然基於我個人對人性的多年探討,人要做好、做壞都有可能。他們遇到的主管、或雇主,或顧客的行為態度,就有可能影響他們的人生態度。我前幾年喜歡找台灣人投資的店家購買消費服務,發現很多台灣人店家的員工常抱怨老闆苛刻。同時我也覺得他們的員工對台灣人顧客似乎有無度索取的傾向。(這是我的敏感,不見得是絕對的,但是店家的員工訓練可見是有疑問的。) 離題碎碎念 住在上海,我們這些外國人,收入不見得增加,所以能夠體會物價上漲的快速不可理喻。市面產品的價格提高,品質不見得提升。我猜想,是不是因為海外輿論的壓力,大陸提高國民所得,然後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 之前海外人士對大陸人民所得低的評論,我認為是有待商榷的。大陸產品原來價格便宜,國內外的消費者,不會對大陸製造品質有超過價格水平的要求。生產人員的技術水準,如果不能跟國外競爭,憑什麼應該得到跟西方一樣水準的報酬。只是為了提高員工所得,沒有條件的提高工資,廠家當然把成本的增加轉嫁到產品物價。物價提高,即使所得提高,購買力沒有提高,人民所得等於沒有提高。我用我簡單的頭腦想,這樣的結果讓產品的價格不能跟國外的產品競爭,或者是提高中國人民在國外的購買力,達到歐美市場外銷中國的目的。我想,海外的政客的聲音,總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不是真的國際正義,為中國大陸民眾的福利著想。 我比較相信,員工忠於職守,自己又肯努力向上,自然會在收入上得到相對的酬報,這才是公平的。我覺得海外強調的血汗工廠比較傾向於無稽的商業攻擊,真正的血汗工廠其實是地方上的小店家比較有可能,因為沒有規模,沒有制度,任意剝削是很容易的。小店的員工工作時間至少一天12小時,甚至除了有限的吃飯、睡覺時間之外,就是工作。 在大陸,我覺得比較會產生溝通問題是當地的白領階層,或自以為條件比較好的人。這些人的臉就不像是低階層勞工的臉那麼透明了。外國人來大陸投資,必須有訓練管理階層的準備。不能訓練出優秀的管理階層,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吃虧的就是投資者了。談到人才的訓練,投資者自己派出來的員工本身就必須是優秀的,有品德的,否則的話訓練出來的當地員工也就上樑不正下樑歪了。 我在上海有固定的美容師及髮型師,因為服務好所以就固定了。這兩家公司都是大陸人開的,我不認識投資人,但是從接觸的工作人員的技術水準與服務態度,心裏不得不佩服。服務我的員工在言談中透漏出他們對公司很強的向心力,都跟我說他們不會離開公司。(事實上我幾次出國回來,經歷了兩個美容師離職。不過兩個美容師在電話中跟我說的離職原因類似,回老家談對象。)另一方面他們公司的收費政策也讓我開了眼界,他們就是這麼賺錢的。(詳細我就不在此介紹了) 我的大陸觀 有一天走在以前熟悉的街上,看到又有新的拆建進行,這麼頻繁的建設讓我們嘆為觀止。老公說,這就是所謂的開發中國家,沒有停止的開發。我自己每天看電視,匯總瞭解1950年來大陸的很多事情,從製造原子彈,以及航天領域的發展,與世界各大國互動頻繁的外交,以及過去吊詭的外交心理。電視節目揭示了過去種種的高度機密,讓我不能不嘆服,在大陸,世界沒有停止轉動過。海峽兩岸的隔閡,大陸看台灣不需要任何眼鏡就可以看得清楚,台灣看大陸,可能就不只是需要放大鏡,望遠鏡,還需要顯微鏡。 知識與技術的分享 我跟老公都不是中國籍,從不把大陸當成定居的地方。我總是提醒老公早日回澳洲工作的心理準備,不要不知不覺的把家庭團聚的幸福長久犧牲掉。老公在大陸幾年來,一頭黑髮由黑轉灰白,可以想見在大陸工作的辛苦,腦力的辛苦。我勸他為了健康,早點離開。他說,我的建議是叫他逃避,他不能因為辛苦就逃避。他手下的團隊,都是非常高薪招聘來的精英,但是要訓練、引導他們從中國過去的思維,扭轉為合乎西方世界的理念是很費心血的。 我問老公,公司又不是自己的,花這種心血值得嗎?老公說,值得,人生能夠有機會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不只是讓自己的生命沒有遺憾,也不愧對從雇主外商所得的薪水。訓練人才是對公司的交待,也是對中國的貢獻。這是最近隨便聊天時,老公順口而說的。其實,發揮個人影響力的價值正是我自己所抱的人生觀。 後記: 這一次回來,有一天回家時走過會所,會所門口站個年輕人問老公什麼時候過來打球。我問老公那個人是誰。老公說是會所裏面的教練,這些教練最初打球比老公好,後來就一個一個被老公打敗。然後老公回過頭來教他們,現在球技差不多。我開玩笑說,老公應該跟他們收教練費。老公說不需要,打球就是要球技相當才有趣,自己老是贏多沒意思。- 這就是我的老公,總是沒有藏私的念頭。 【後記】 因為回應中,新天新地、貞吟與 NAPA 對於文中我提到的閱人有特別的注意,所以補充。首先我要提醒,察言觀色應該是一種本能,(我的心得一定會讓一些人起共鳴,也會讓一些人以為是不可能的。)基於各人與人接觸經驗的多寡,平常的用心程度,人生歷練的差異與個人的心態的差別,各人閱人的結果自然不同。 我這裡提到的是我個人的心得,是生活的體驗,不是專業技術的擔保。 我也要聲明,我的年齡,我的人生經歷,工作經歷的寬廣與扎實,都讓我對自己這樣的本能有一定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是平時行事為人的起點,每一件事的過程,就是經驗與智慧的累積,再一次對單一事件達到一定的結論。 在所有事情的過程,遇有疑慮與困難,我都求神的的帶領與祝福。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