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1/14 09:11:03瀏覽3645|回應21|推薦146 | |
認識 L 接近 20 年了,那時她墨爾本大學剛畢業,考入我上班的地方,同一層樓但是不同部門。當年有規模的公司裏還沒有大陸來的中國人,台灣人也少見。我們公司在那個大樓裏占了四層,L 來之前,我大概是辦公室內數百員工中唯一的華人面孔。L 進來時應該是新一代華人進軍澳洲職場的新年代,華人又以馬來西亞人最多,新加坡人及香港人次之。L 是高中時候從馬來西亞跟著父母全家移民的,她的兄弟姐妹眾多。 據她自己的說法,這麼多年來她對每一個任職公司的滿意期似乎很少超過三個月。工作不開心,只好不斷的投求職信,不得已也。 她很羨慕我的退休生活,口口聲聲想退休。現實是,她還年輕,錢沒有存夠,選擇退休時就是走投無路了。 我這一輩子換工作的頻率大概無人能比,但是不像 L 這樣子的。 英格住在家裏的時候,還是全時的學生,我若在墨爾本,沒有讓自己有時間精力好好關心她,不清楚她在外面有什麼不如意的。L 反而是固定找我訴苦的人。不過我飛進飛出,也無法陪 L 經歷完整的每一個工作變動過程。 如今我回來墨爾本定居,L 遇到狀況就可以隨時找我了。能夠成為朋友的傾訴對象,其實也是一種 privilege。(翻譯成中文是榮幸,也是特權。但是用在這裡怪怪的。所以我喜歡用英文表達。) 只是,不管訴苦或抱怨,似乎會成為慣性?L 十多年來對工作上的怨言,幾乎千篇一律。我怎麼勸,她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所以歷史一直重複。我提醒她回顧,她也承認歷史的確重複。 她似乎看不到問題的癥結。 前兩天我忍不住給她短信說, 「記住,你自己才是你的人生的關鍵人物,不是別人。 遇到狀況,你自己如何面對是關鍵,狀況怎麼發生的不重要。 別人對你說話,你如何應對是關鍵,別人什麼態度說什麼話並不重要。」 她的煩惱很多,時時都在彷徨。遇到抉擇的十字路口,總是徹夜難眠難以決定,第二天上班又沒有精神了。幫她分析問題,她聽不進去,說了等於沒說。我提醒她幾年前就跟她說過的故事: 「你喜歡肩負煩惱,就像賣菜的婦人肩挑著兩個重擔走遠路。如果能有公共汽車,那就可以省走路了。上了公共汽車,連肩膀上的重擔也可以擱下,好好休息。」 這是我很年輕的時候就聽過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歡的聖經故事。耶穌基督就是那部公共汽車。她想起來我是說過這個故事的。 她這一次能不能聽進去,我也不清楚。不管怎樣,她還是決定辭職了。既然找到工作,能不被新工作的「未知」所誘惑的大概很難。 L 苦於為五斗米折腰。 我想起我年輕時在台灣也一直有「為五斗米折腰」的感慨。 每個人都要自己走完自己的一生。一路走來,我覺得 Life is good。就是因為如此,我才為英格的走心痛。但是,多少人跟我一樣覺得 Life is good 呢? 活著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不只是各人有各人的感受,還有外在的條件。要能看透人生,年齡是不可少的要件,身體健康也是不可或缺吧?此時此刻,我覺得 Life is good,趕快紀錄下來。且看這樣的心情能夠維持多久。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