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禪修之路
2022/02/07 20:13:34瀏覽728|回應0|推薦6

   禪修之路

 大年初六,受同學託付,陪她的女兒載貓咪去潮州的動物醫院就診。由於年假後第一次門診,預估或有許多人家也要帶寵兒女去看診,所以一大早先到南州接人,然後再趕往醫院,祈能於開診前到達,搶掛第一號,感覺有點兒像大年初一要趕去廟裡搶頭香。

出門前,隨手從書櫃上拿了一本薄薄的書《心在哪裡》準備候診時閱讀。此書收錄聖嚴師父於1979至1985年間在美國時期的禪修指導開示。1979年春天,師父自台灣再度赴美,居無定所,流浪街頭一個多月後,先於紐約皇后區租屋成立禪中心(Chan Meditation Center),是年秋天發行《禪通訊》。入冬後遷入購至於艾姆斯特(Elmhurst)的一棟二樓建築物中,但只有二樓一間房間可以使用,次年夏天全屋才收回,接著展開了長達一年的整修。1981年5月佛誕日正式開光啟用,命名為「東初禪寺」。1982年於此成立「法鼓出版社」(Dharma Drum Publications),出版了第一本英文著作《佛心眾生心》(Getting the Buddha Mind)。
在這段日子裡,根據師父的敘述:「1979至1985年,人事很不安定。當我回紐約期間,不會沒有人來,當我回去台北的時段,曾經幾乎要關門大吉。幸好每當緊急關頭,便會有人進來暫住照顧」(《金山有鑛》.在美國十五年》)。這情形一直到1986年,終於有了一位出家弟子在東初禪寺安穩地住下來才有轉變。
獲得博士學位後的聖嚴師父,學行漸臻成熟,正蓄勢待發,抵美後即展開弘化施教生涯的另一新階段。此時弟子多為西方大專青年,認真勤學,師父亦盡心盡力,傾囊相授。每每應機變換各種修行方法,大膽施設,細心調教。禪期中,除了講述修行方法和禪師語錄外,苦、空、無常、無我和佛性等重要佛法概念及戒、定、慧三學也貫串其中,一方面落實解行並重的原則,另一方面祈能導正當時美國社會普遍對禪法的誤解,認為禪法無經教義理寶藏,僅僅是打坐修行而已。

2012年,當我下山讀研究所時,心想未來的論文研究或許用得到此書,也就帶著它一起下山。為了探究許多心理學者因何常來法鼓山參加禪修,我決定就讀東華大學心理所。跨領域的學習,又是從空大轉進研究所,一切從頭開始很辛苦,課業又重,一直沒有心理空間和時間閱讀它,直到此時此刻在診所候診才得以靜心瀏覽了譯者序。從該譯序內文,感覺聖嚴師父當初在紐約的發跡,與我後來想留在東港紮根具正知見的正信佛法、禪法的情景雖有微差,亦有些許相近,內心湧現一股共時性的感覺。以下為其中部分序文內容:

眾生身處煩惱的熱海中而不自知,聖嚴師父指出無明是煩惱的根源,必須修心,祛除《金剛經》所說的人、我、眾生、壽者四相的分別執著,也不厭離世間,才能親見清淨、恆常本有的佛性。
就像引導初學者入門一般,聖嚴師父娓娓道出修行人應具備的正確心態,觀念,修行的方法丶次第進程,可能會遇到的重大阻礙及對治方法,其他輔助法門以及修行的利益。這也是老參久修者,可以時時拿起,處處受益的修行指要。

書中這些文章前後自相銜接,宛如禪七中的開示。啓始是在一次禪訓課程中藉境開示的〈茶話〉。在茶水休息的時間,聖嚴師父以濃茶丶淡茶和水譬喻來說明三種類型的弟子和相宜的調教方式,含蓄而幽默,卻是一面明可鑑人的鏡子。接著〈悟後的世界〉強調要先起「信」,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見到悟後的廣大世界。不過,如果抱著得大利益或開悟而心生期待,反而會成爲修行的障礙,所以最安全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く釋迦牟尼佛的大願〉。

當已經上路,開始用功精進時必須瞭解〈苦修〉的真義,並不是要去刻意受苦或自找苦吃,而是要看透生死,以大勇無懼的精神面對く死亡的難題〉,才能減輕對身體、自我的執著。而這往往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放不下自我。除了觀念上的放下,師父也教導我們實地操作く放下〉,但求掌握憨山德清禪師的「念起即捨」原則,每當念頭生起,便立即捨去,不排斥也不追逐,就是放鬆心情,回到方法。首先練習放下過去與未來,接著放下外在的環境,再接著放下身體,最後連「我」的這一個念頭也要放下。

方法說起來雖簡單,若是沒有く禪修的必備條件〉——四心一情,即使是在禪修上有過很好的體験,也難以持久得力。這四心一情是今日大家所熟悉的大信心、大憤心、慚愧心丶懺悔心和大疑情,較少爲人知的是聖嚴師父已這般叮嚀了三十年,在國外的其他西方道場也少見到將此納入禪七的正式課題中。最後師父在く修行的態度及修行的結果〉一文中,教導我們少欲知足過簡樸的生活,也是在家、出家弟子所應行的清淨丶倫理生活。在這一篇章裡,師父以現代語、平實易懂的文字教導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此一原則,終生未曾偏離。現代人無論是東方或西方,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均可從中受益。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aceland&aid=17161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