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4 05:00:00瀏覽4103|回應4|推薦31 | |
【母難日三題:余光中詩選】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盪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 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撻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 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 對你永久的感恩」 ------------------------------------------------------------
好友choeskyi曾經在udn部落格分享過一篇〈母難日〉的文章,其中描述母親受孕懷胎的歷程恰如這支3D影片的情節。choeskyi在此文很詳細地分析現代醫學與佛經中關於生命發展歷程的比較,有興趣的格友可以前往連結的網址閱讀。 人世間有一種苦,只有女性知道,男性不知道,這是什麼苦?就是生孩子的苦。有一句台灣俗諺就是在描述這樣的苦:「生有過,燒酒香;生沒過,四塊板」。佛教徒常把自己的生日視為「母難日」,遇到母難日不是去吃喝慶祝,而是行善,在佛門中誦經、念佛、迴向,為母親積累功德。曾經有一位出家人身上沒有錢,三餐只是接受供養,寺院供佛的時候才會分發到水果。很巧的,分發水果的某一天正是那位師父的母難日,他只有幾個橘子,於是他就站在走廊旁邊,等出家眾回寮房一個一個經過時,就剝橘子說:「今天是後學的母難日,請慈悲接受我的供養,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夠增福、增德,早日離苦得樂。」他的這番孝行很令人感動。
「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世間最高的善就是孝順父母。「佛者,即是出世間福田之極也」:出世間最高的善就是供養佛。在《四書》中談孝的內容很多,而在佛經裡談孝的經文更多,其中一部《父母恩重難報經》就是談父母的十大恩惠。有關孝順的佛教經文,大略列舉如下:
一、《梵網經》:戒雖萬行,以孝為宗。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意指戒律條文雖然很多,可是重點在於孝,可見佛家非常重視孝道。此處孝有更廣的含義,《梵網經》這麼講:「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意思就是說要推廣孝順之心、慈悲之心,把一切眾生看成過去父母,看成未來諸佛,在消極方面,不殺、不害眾生,在積極方面,救度利益眾生。
二、《優婆塞戒經》: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三、《難報經》: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經歷千年,便利背上,猶不能報父母之恩。
四、《忍辱經》: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莫大於不孝。
五、《大集經》: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六、《四十二章經》: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祭拜天地鬼神,為了什麼?有兩點:一、敬畏天地鬼神,希望他們不加害自己;二、祈求天地鬼神的保護,一方面消災解難,一方面帶來好運,事事如意。可是佛陀也告訴我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父母比天地鬼神還要神,還要靈驗。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