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寬恕 ~ 生命中的潤滑劑
2014/04/05 14:16:17瀏覽1795|回應5|推薦43

      寬恕,是人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讓我們在人際互動的大道上維繫著和諧、愉悅、通暢的關係。它就像機械引擎的潤滑油一樣,能夠使引擎維持在正常運轉的狀態。它又像橋樑工程中的伸縮縫一樣,可以減小車輛與橋樑之間的衝擊力,使橋樑發揮承載和運輸的功能。

   最近姊姊的兩個女兒鬧翻了,兩姊妹共同租屋一起生活,情緒的糾結,使得兩人形同陌路,苦不堪言。現今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身為長輩的我很難插手調停,只能用同理的心情給予默默祝福,希望兩姊妹能盡早釋懷,彼此寬恕,言歸於好。

   根據心理學的觀點,寬恕有其一定的歷程,每一階段的寬恕也各有其發展目標與內涵,不是我們用嘴巴講講「對不起,我錯了,請原諒我」就能達於寬恕的心理層面。Enright及其研究小組對此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同時提出了寬恕理論的發展階段。

   第一層次為「報復式的寬恕」。此層次的前提是受傷者讓對方付出與他所受的傷害同等程度的代價,才能寬恕對方,進而與對方和平相處。寬恕者的焦點在傷害他的單一對象上。

   第二層次為「代償式的寬恕」。此層次著重於形式上的補償和歉意。受傷害者必須在得回了與其所受傷害相當程度的補償,才能寬恕對方。寬恕者的焦點同時考慮自我及傷害他的人。

   第三層次為「期望式的寬恕」。因為別人的期待或外在壓力而決定寬恕,可能以口頭的方式在不完全和諧的情況下寬恕,而將對於傷害者的負向情感壓抑下來。

   第四層次為「律法要求式的寬恕」。因為宗教信仰或家族家規上的要求而選擇寬恕。如不寬恕則悖離其長久以來所接受的信仰及教導,而產生衝突與矛盾的罪惡感。

   第五層次為「社會和諧的寬恕」。為了保持社會上的和諧關係而選擇寬恕,因此寬恕是用來減少社會中的摩擦和衝突,做為一種維繫和諧關係及控制社會的方式與手段。

   第六層次為「以愛為出發點的寬恕」。因為寬恕帶來愛的真實感受,願意無條件地寬恕對方。寬恕者真實地關懷每一個人,所以對方的傷害亦不能動搖其具備愛的能力,此種關係開放了復合之可能,並且放棄對傷害者之報復。

   Enright等人將寬恕歷程分為七個步驟,涵蓋情感、認知與行為等三個層面。當傷害形成→(1)意識到負向心理結果→(2)感覺解決衝突的需要→(3)決定以公義或寬恕策略解決衝突→(4)有寬恕動機→(5)決定寬恕對方→(6)執行內在的寬恕策略→(7) 付諸實際行動(採取復合的行動)→負向情緒的釋放。

   Enright強調寬恕歷程模式並非固定一成不變,而是一個具有彈性且可能不斷循環的歷程。當傷害發生後,會有某些負向的情緒反應,譬如憤怒、自我懷疑及強迫隨之產生。因此意識到負向心理結果即情感上的痛楚是寬恕歷程中第一個反應,也是日後尋求解決的動力。對於傷害所造成的負向心理的意識能力也反映著某種需經由年歲之增長所發轉的自我反省能力。此反省能力也促使受傷害者感受到解決衝突的需要。如果寬恕的動機夠強烈,例如:寬恕者真誠地關懷每個人且寬恕能帶來愛的真實感受,就會選擇以寬恕對方來解決衝突。

   執行內在寬恕策略,包括一些認知上的活動,如了解他人與自我想法上的差異;情感上的轉變,如以同情心與同理心重新看待他人,在不扭曲事實的情況下用截然不同的觀點解釋傷害。之後,寬恕者付諸實際行動,但未必能執行,復合也未必會發生,有些寬恕者越過了此項而直接到達情緒釋放的終點了。

   情緒釋放意指對傷害者減少了負向的感受,增加正向感受。情緒釋放並非僅由寬恕者的個人意識引起的心理感受,它是在真正寬恕後自然產生的結果。當一個人熟練於寬恕時,他可以更快更容易通過寬恕的歷程而達到情緒的釋放,一些長期進行內心修練的人就能夠做到這樣的寬恕,達賴喇嘛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我常用這一句聖嚴法師的的經典話語來慰勉自己,也原諒他人的過錯,不論是有意的、或是無心的。當我們自己的心中常懷慈悲心,並且善用智慧來觀待周遭的一切人事物,無一不是來成就我們、磨練我們的恩人,那麼遇事臨境縱然做不到心不隨境起舞、或當體即空,也能於事後快速轉境,願意寬恕對方,無形中也成長了自己,讓自己的心智更臻於成熟。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aceland&aid=12272932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9 14:38

寬恕

原諒別人的同時
其實更大程度地放過自己

peaceland(peaceland) 於 2014-04-09 18:32 回覆:

您可是一語道破啊

明的是。寛恕他人

暗的是    慈悲自己

放下心中的一塊石頭

那是多麽的舒暢


冠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6 18:29

執念 太重  所以才會如此

如果能 互相  替對方想一下

退一步  想  就不會有如今

能作姊妹 是要修好幾世才能結善緣

希望他們  不要帶因果才好 

祝福法喜  安康

peaceland(peaceland) 於 2014-04-06 22:32 回覆:

晚安

感謝冠慧帶來溫暖的慰問與祝福

稍稍驅走了心中的寒意

這對姊妹花現前的狀態

讓我想起了

三月學運至今的膠著狀態

期待著撥雲見日的一天

祝福平安囉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偶感
2014/04/06 13:09

1) 這兩位姊妹 都是 "我執" 很重  如果放不下 "小我" "假我"  放下 "計較"
就先將對方當成 "空氣"  也許有助於改善 "冷凝" 的氛圍

2) 喜怒哀樂 都是意識心的  "情感作用" 如果不起 "受蘊"  就無 "喜或悲"
"好或壞" "接受對方 或 不接受對方" 之類的問題

3) 俗言 "情同手足" 如果真把字放前頭 應該更珍惜這份手足之緣  而非 "互傷"

4) 佛家說: "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也就是說 事情辦不通時 要反過來檢討自己的缺點  而非要執意求對方

5) 總覺得西洋人的心理學   搔不到癢處  不如佛法智慧的究竟

對不起 以上饒舌 略疏愚感

小弟  合十

peaceland(peaceland) 於 2014-04-06 14:13 回覆:

Path Walker午安

在這紛擾之際

能收到您這麼珍貴的禮物

太令人雀躍了

您所言極是啊

多麼地盼望世間人都能受用佛法

也警覺到人的業識心是多麼的可怕

從過去到現在

然後又邁向未來

種子起現行

現行薰種子

於三世中不斷地輪迴

用慣了佛法的思維與實踐模式

心理學確實如隔靴搔癢

只能治標

不能治本

我還在研究並嘗試

如何運用心理學的科學價值

讓佛法更貼近人的生活中

激起淨化的作用呢


peaceland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6 12:36

以佛法的本質來看

世間的一切現象

無非是因緣的相聚與離散

是非常態性、永恆性的存在

因此

爭執、衝突、對立、傷害等現象

亦皆是隨因緣而變異、更動

此中沒有「我」之主體性

所以也沒有所謂的作者、受者

若能如此觀之

煩惱、痛苦.....

如同夢幻泡影

亦如朝露閃電


佛法的贈禮**忘了感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5 17:36

你好:謝謝分享!

我這麼看待事件,兩造雙方似乎都該明白問題癥結,如此才能皆無業的問題,否則,似乎只有受傷的一方無業的問題,彼方仍有業的存在

當然,彼方的業,也非此方能斷,故彼方也當細思

真心希望二位好姊妹,哪一世相約今生要當姊妹呢!這樣傷害對方自己可有更大的利益可得,更大的成就於世間呢!若無,理當延續前世相約當姊妹的因緣呢!

快快和解為最上策,必能互惠

祈願        吉祥如意

peaceland(peaceland) 於 2014-04-05 20:59 回覆:

佛法ㄉ贈禮晚安

謝謝您的建言

我也很焦急

深怕火爆的姊姊一時糊塗

做出令人遺憾的事呀

只能一面祈求佛菩薩的加被

一面設法讓妹妹瞭解姊姊生氣的關鍵

對於平時沒接觸佛法的人

一時間很難跟她們用佛法來開導

先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當橋段

然後再引入佛法的觀點

心理學談現在此時此刻的生命歷程

佛法連結過去與未來的生命觀

如此一個人的三世生命歷程才算完整

祈願妹妹能漸漸想通這層道理

願意善解姊姊的情緒暴力

也才能紓解姊姊的情緒糾結

她大姐幫忙向觀音菩薩求一支籤

很相應妹妹的內心情境呢

心中有阻礙時,眼中的世界皆不平

心中無困擾時,眼前的世界都美好

祝福您的印度行,平安順意



願意原諒姊姊的情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