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1 21:15:45瀏覽732|回應0|推薦6 | ||||||||||||||||||||||||||||||||||||||||||||||||||
一、影片名稱 : 《台灣唐卡木雕之手 ~ 王瑞安》 二、影片主旨 本片探索木雕藝術工作者王瑞安師傅的創作紀錄片《台灣唐卡木雕之手 ~ 王瑞安》的過程,瞭解木雕師傅如何從 14 歲拜師學藝的小學徒,一路歷經艱辛的心路歷程,到今日成就裴然燦爛的工藝美學大師,並且奠定「台灣西藏唐卡木雕的第一人」之地位。 其次,透過影像製作的過程,瞭解台灣木雕工藝之美,已被廉價的大陸工匠所取代,與大量機械量產作品已不存在的美感,如拚貼、粗糙、格式化、質感差、大量生產等的窘境,激發民眾經濟落差的意識危機感。 三、原始構想 本片製作的動機,來自於台南市左鎮區有一座藏傳佛教的藝術殿堂 ~ 噶瑪噶居寺,該寺與文建會合辦「 尋找香格里拉──佛教藝術菩提之旅」視覺藝術展 ,總共十場活動 ,其中一場為「木雕之美示範講座 王瑞安」。 王瑞安師傅自 14 歲起就開始的學徒生涯,起初四處拜師學藝,從打理鍋、碗、瓢、盆、煮飯、灑掃等瑣碎細節中侍奉師傅做起,只能利用閒暇時間學藝,一路走來艱辛,曾經拜過五位以上的名師,各別精通雕刻花、草、動物、圖型等。王師傅認為學藝不只需要努力和堅持,天份資質亦非常重要。 回想 20 年前,初接噶居寺文殊院八吉祥雕刻,寺廟主持洛本天津仁波切說捐款者不滿意時,王師傅當下即折斷並重新雕刻另一幅,文殊院佛龕亦是賠本完工,如此求好心切、不計較之善良本性,因此獲得洛本天津仁波切的信賴。 後來 洛本天津仁波切 要他嚐試唐卡的木雕創作,唐卡在西藏地區是畫的,是非常殊聖的佛物,如何將平面的畫做成立體狀,可真是真功夫,且一體成型,不可拚貼,簡直是高難度的挑戰。 洛本天津 仁波切期望「譪瑪譪居寺」能成為台灣或者世界的宗教藝術殿堂,也盼能將宗教藝術化,使眾生沐浴在此身心靈的美好境域裡,改善人心。 噶瑪噶居寺內的雕刻作品與一般廟宇有極大不同,因其有歷史圖形可尋且較精緻細膩。 王師傅 不僅可藉由平面圖形設計出立體的木雕作品,且其雕刻手法深淺層次分明,刀功精準圓潤,細膩的鏤空技巧使圖騰生動活潑、栩栩如生,讓觀看者心生感動。 洛本天津 仁波切期許完美的宗教藝術作品能留傳千百年,使之成為世間遺產讓後世儆仰 ! 學員將淺見列出條目並說明之。 (一)王瑞安師傅生長背景 (二)王瑞安師傅求藝過程 (三)王瑞安師傅的唐卡木雕創作及作品 (四)台灣木雕之因境 四、創作與問題意識 木雕作品,自古文明開始,迄今無論世界各國均有作品且源源不絕地被收藏與保留。上等的木頭及精緻的雕刀,以及歲月的保存,才能與世人見面,工藝師將一生的氣力、心血賦予木雕作品的生命,想不到那些逐日奔波三餐的工匠們,也許只是為三餐溫飽,做出的好作品,加上經千錘百練的雕刀技法,才能「天長地久」地被人擁有,並細細斟酌品味,乃木質的沉穩性,讓人有溫暖、詳和的感覺,若刻入宗教神偶令人畏懼、尊嚴了起來。 然而在台灣木雕傳承有許多的困境迄今存在,例如找不到人來學、職場訓練不足、大陸搶人、大陸量產便宜,使得作品劣幣逐良幣、不再精緻化 …. 等皆是目前的困境所在。 本片不強調宗教的宣傳,以美學與創作者的思考心路歷程為主,作品欣賞為輔,將木雕的真、善、美精神,讓更多的人知道,是一處裨益大府城觀光旅行藝術與人文的景點。 五、觀點、角度與特色 在這部影片之中,學員不僅是旁觀者,也是一個參與者,參與一個自省的過程。 因此,拍攝的觀點為學員第一人稱的旁白敘述,將上述「創作與問題意識」的困境,藉由學員的角度,透過與相關人士(王師傅的家人、工作夥伴、參觀者等)進一步的訪問,讓更多人親近木雕藝術的創作歷程。 期望本片除了事實的描述與提出分析外,能夠透過若干想法,向文建會、文化局提出更具創造性的建言。 六、訴求對象 本片最主要的訴求對象為一般民眾與年輕人。 七、表現方式與內容結構 1. 型態:紀錄短片 2. 長度:約 15 ~ 20 分鐘 3. 敘事結構: 影片《台灣唐卡木雕之手 ~ 王瑞安》將分為四個段落: 第一段 人物介紹(第一人稱的或地三人稱的皆可):談他現在的成就與藝術地位
為了解一個木雕大師,為何有今天成功的作品,從童年、少年、壯年、成年的心路歷程,每樣作品均需耗時數年才能完工。
介紹王師傳的作品: 一、 大門的十字紋點狀門板作品。 因為是立體的一體成型,且每一個十字紋點狀、高低、大小均需一致,所以必需要非常專注、用心,閃失不得,否則刻壞了就要賠木材,而此木材都是千年以上的檜木非常珍貴,故刀刀輕忽不得。 二、大門上方一體兩面的大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作品。 三、旁邊的六道輪迴圖、世界生成圖、八吉祥等作品。 四、走進大門更有全台獨一無二、豪氣壯觀的「龍首大門閂」作品。 五、如來殿法輪院梵文天花板的「六字真言」作品。 六、釋迦牟尼佛頭頂的九座「壇城」作品。 七、環繞的立體木雕唐卡作品。 八、蓮師的底座作品。 九、三樓十七世佛龕作品。 十、三樓十二生肖作品。 十一、三樓八吉祥(稱彎弓)作品。 第四段 談未來 除了他自身的下一階段創作,如何傳承的問題,也談對台灣工藝環境的感嘆。 結構分析表:略
4. 語言與旁白 閩南語為主,國語為輔。旁白部分為國語,部分對話預計會有閩南語。(王瑞安一家為閩南籍人士) 5. 字幕與繪圖、配樂與音效 中文字幕。配樂與音效預期不會使用超過全片 30 %,預期使用單一化的主配樂,以避免過度複雜。 預定使用國樂大笛 ” 草原的思念 ” 與古箏〝 〞作為主線的主配樂。 6. 畫面來源及技巧 主要是以自己拍攝的內容為主。 採用王瑞安師傅所攝之成長照片。 7. 動畫或其他材料:無 8. 參考範例:無 八、效果評估 :對於題材所引發的人物或社會影響面 本片著重人文藝術與觀光產業發展作為出發點,但卻試圖跳脫「推廣宗教」的影片結構,期望讓觀眾在影片中也有個位置,能藉此反思在木雕藝術的沒落原因,能引起大眾與文化公部門的注重。 九、前製作業 1. 資料蒐集來源 ( 1 )「尋找香格里拉 – 佛教藝術菩提之旅 」網站 http://www.lopon.org.tw/news/news_0211_097.html 。 2. 研究方法 ( 1 )訪談法:訪問王瑞安與其親友。 ( 2 )參與觀察法:實際參與佛寺、家庭、工廠,實地瞭解王瑞安創作與生活的情形,讓唐卡木雕有更多的人認識。 3. 工作人員及角色定位 費啟宇將自行負責以下的工作: 導演:編輯、策劃。 攝影:訪談攝影與靜態遠距離的拍攝。 訪問:工作地點、如來殿的訪問與專訪。 剪接:包含後製的所有工作,旁白與字幕等等。 另外邀請台南藝術大學國樂系學生許典甲、蘇姵璇同學,擔任音樂演奏與錄製工作。 學員林芳微擔任副導演內容如下: 聯絡:協助接洽欲訪問或拍攝之人士。 攝影助理:從旁協助拍攝。 4. 諮詢顧問及參考範圍 除了請指導老師鄭文德指導之外,學員邀台南藝大 感 歡迎參觀﹕ 曾也慎 《一個不存在社會的平民筆記 2 :真相病毒》 拍攝企畫書 — 解說簡略版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