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习大大明确指出台湾回归最后期限2018年前?兩岸統一怎麼可稱回歸?荒謬!
2015/06/18 22:00:45瀏覽630|回應0|推薦2

 习大大明确指出台湾回归最后期限2018年前?

兩岸統一怎麼可稱回歸?荒謬!

請問如何統?兩岸的憲法如何處理?



10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台湾问题在2018年前解决的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近年来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上升,美国在亚太乃至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支撑日渐衰落,台湾的内外困境日益凸显,解决台湾问题的内外条件已经成熟。

  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长期以来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和对付中国而对台湾的榨取和支持,当前这种两面政策也已经难以为继。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海啸,中国救美,付出了众所周知的巨大代价,帮助其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日。

  现在美国国内的火着大了,中国无须落井下石,但也不必继续不顾自身困难而盲目地按照其愿望承担所谓大国责任,而应当尽早解决自家的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

  从台湾内部条件看,也已经成熟:经济上自不待言,政治上马英九政府的“拖字诀”已经失效,台独更是毫无出路,两岸政治对话实际上已经开启。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萧万长先生时指出,实际上提出了任期内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时限。

  怎样理解这个“任期”,十年太久,应是第一任期,还有四年。

  应当说,实现起来,时机成熟,万事俱备,东风也不欠(不是东风,而是西风)。台海变局,过去远在天边,现在近在眼前。

  下一步,无非是谈条件。拖到现在,相信有关条件和预案,甚至于细节,各方面也早已试探、酝酿和交流不知多少个来回,可能还在不断完善。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中华民族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包容细节,但是历史潮流却从来只重方向,并不在乎细节。

  君不闻古训:时乎,时乎,不再来!孙中山先生百年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现在,中华复兴已成世界潮流,何去何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其实早有明鉴和准备,现在条件已经成熟。

 

  让两岸中华儿女,携手并肩,共同迎接两岸和平统一的盛大节日,共同创造中华复兴的伟大前景吧!

  北京至少拒绝5个国家的建交请求 台湾尴尬

  英国媒体报道,原题:没建交?没问题,因为中国在向台湾仅存的盟友示好

  台湾仅存的几个“邦交国”正同中国发展愈加密切的经贸关系,若两岸目前的缓和关系出现波折,该趋势将令台湾在外交上更加孤立。

  第二大经济体正通过一系列投资承诺在中美洲斩获软实力,那里有仍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几个国家。

  但北京并未趁机结交新盟友,而是将来自中美洲国家的建交请求束之高阁,以避免引起台湾不安

  这令大陆在未来两岸关系冷却时将手握王牌——北京能抽出台北外交赖以立足的地毯,让其“邦交国”大规模倒戈。

 专家估计,中国已拒绝了至少5个国家在外交上转投北京的请求,目前双方是“政冷经热”。

  维基解密称,巴拿马曾在2009年寻求承认北京但遭拒。

  (美国智库)“美洲对话”的中国与拉美项目组主任玛格丽特·迈尔斯称,“就经济而言,对台关系已无任何意义。”

  北京正争取利用“胡萝卜”而非“大棒”赢得台湾民众好感。

  自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签署一系列经贸协定。观察可发现,双方已就靠巨额投资竞相吸引外交承认的问题达成“休战”。

国防大学助理教授埃文·埃利斯说,北京希望在不违反“休战“协议的情况下,有效地表明“我们其实能剥夺你所剩无几的外交合法性”。

  在中国为来自加勒比或大西洋港口的农矿产品寻求更廉价航运线之际,中美洲的许多“梦”工程或将对北京具有战略意义。

  但更大的诱惑似乎是中美洲领导人面临的,他们希望中国为其宏大计划提供资金。

  某中资企业负责人表示,“就业务发展而言,我们能参与任何项目,无论是否存在外交承认关系。”

  而令台北尴尬的是,过去几年来,受政治驱动的海外投资项目已无法引起台湾企业的兴趣

  “他们投入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投资回报很低“,台湾淡江大学学者林钦明如是说。

 

习大大明确指出台湾回归最后期限2018年前?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2465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