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5日在國情咨文演說再度宣示,要降低健保與處方藥成本。他不敢承諾要壓低藥價。上任迄今,川普年年說要檢討藥價過高問題,卻只聞樓梯響。美國處方藥價格世界最貴,同樣的藥在英、加、墨、澳、瑞士或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價格比美國低很多。藥價不透明、國會立法被強大利益集團遊說影響,無法通過法律規範藥價、各種回扣不透明等,都是美國藥價比外國高數倍至數百倍的主因。

有人說,川普只要邊境築牆、約束藥價能成功,連任大概十拿九穩。看法或失之樂觀,但藥價確實是全美無分貧富和中產的最痛,川普任期過半了,無力約束藥價或推動醫藥制度變革,和歐巴馬面臨同樣的困境。

CBS News與「費城詢問報」日昨報導,費城居民Jon Yeagley每三個月須開車6.5小時,跨境至加拿大為兒子買保險不給付的掉髮藥,一年要花1萬5000元,但如在美國買一年要花5萬3000元,加拿大、墨西哥價錢只有美國的三成,他慨嘆「美國真是丟臉」。

舉個實例,治痛風的秋水仙鹼(colchicine),台灣無需處方每12錠僅售0.6至1美元,美國需醫師處方,在Costco藥劑部購買卻需100多美元,價格是台灣近百倍。2015年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發現,美國藥價比印度貴16倍、比巴西貴6倍,而世界最熱賣的20種藥,英國售價僅有美國三分之一。聯合國經合組織統計,2015年美國人均用藥支出1162美元,加拿大僅756美元、英國僅497美元。美國藥價2015年跳漲16%,2008至2015年更狂漲164%,政府卻聽任藥價惡化。

美國藥價如今幾乎成醫療體系的「不治之癌」,讓人病不起、吃不起藥,多任政府都束手無策。藥價對消費者不合理、和各國比價明顯偏高,奇怪的是各股票上市藥廠並未因高藥價而大賺特賺,從每季公布盈餘可知,藥品貴多賺的「不義之財」跑哪裡去了?

和美國畜牧業一樣,人類過度食用肉品、乳製品對健康和地球環境構成危害,但業者數十年來聯手遮掩真相。製藥業同樣有一本難攤開的爛帳,是藥價昂貴的主因。綜合美中智庫和專家研究,大致歸納如下:一,美國自由市場經濟,沒有全國統一的議價系統,每家藥廠都須和成千上萬家大小醫療或保險公司商議,對每種成藥分別議定價格。除了退伍軍人醫療系統有統一議價,藥價相對合理,各家醫療保險給付藥廠價格不同,讓藥商可隨意哄抬價格。

二,各大藥廠都雇用大量學有專精的高薪博士、碩士研發新藥,往往須先付出數千萬至數億元成本。一旦新藥獲聯邦食藥署(FDA)核准上市,取得專利,就想大撈特撈賺回來,使新藥定價驚人,每顆數十元至數百元的價格常見。

三,藥品推銷涉及給保險、醫療公司或醫師回扣,是龐大的黑箱。美國准許藥品電視廣告,熱門電視節目中新藥廣告往往占很高比例,龐大的廣告費自然轉嫁到藥價上。

四,美國所有醫院和診所缺乏醫療和藥品明碼標價制度,主管機關FDA只負責藥品安全性,不管療效和價格。只要未構成危害,那怕新藥只能延長患者兩星期壽命,照樣核准上市,且出奇昂貴。中國的智庫研究曾指出,治療轉移性結腸癌的藥品Zaltrap,許多醫師認為療效有限,但它仍以每月藥量須1.1萬美元的天價銷售。

五,不透明藥價制度下,同一種藥在不同醫院、保險系統價格可能差數十倍。同一醫院診所,自付和保險付費價格也不同。同一種藥也有批發價、打折價、推廣價、市場價等,醫院和中間商層層回扣,巧立名目、中間剝削成為常態,市場混亂使「藥蟲」寄身其間牟利。

外國藥價為何比美國低?關鍵在各國有審查機關和標準,有些國家把藥物視為公共福利,政府對進口藥療效、藥價審查干預。美國執世界製藥業牛耳,研發新藥成本高昂,為擴大銷售,常對本國人賣高價,卻低價賣給外國人。國會立法受利益團體合法遊說影響,使製藥業和國防軍工業一樣,能左右立法方向,政府不易約束藥價,或建立藥價審核機制,美國人只好聽任藥商宰割。

重重利益包圍下,自由市場機制反而使3.3億美國人成了藥價的「人質」,兩黨多位總統、國會都有心無力,藥價遂和國債一樣成為「美國之惡」「美國之癌」,繼續惡化,難寄望有治癒的一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