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傳:作者之間的隔代傳承
2010/05/31 14:30:13瀏覽226|回應1|推薦4

        ——泰戈爾與我    白家華
  我的文學創作確實受到「詩哲」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影響,這種傳承主要是產生於「氣質」上的相近,而不是經由刻意模仿所造成的。隨著我的持續努力之後,泰戈爾作品的影響痕跡,已經跟我的作品渾然的合為一體!如今在文學創作上,我覺得我已經完全的「找到了我自己」!
  如果只談到我的作品的「自然、神秘」傾向,那麼,我的真正被啟蒙,主要是受到泰戈爾的影響沒有錯,而且是頗為深刻與重大的影響。這是合乎邏輯的,一位創作者,在他初起步的階段裡,通常必須「模仿」成功的前人或同代人的創作手法,才比較能夠有效地獲得引導;尤其當他用高難度的水平來要求自己時,更需要一位或多位優秀的「導師」來引導他,或者說,接受「導師」的引導對他來說是可行且必要的,當然他本身也必須是個可以被引導的人、必須具有可以被引導的良好特質,否則這種「心傳」的奇蹟仍然無法出現!
  只是,「導師」的生命跟我們一樣是有限的,所以當「導師」不是他的同一代人的時候,「隔代濡沐」就變得相當自然也相當重要,更可能成為他提升自我、邁向成功的唯一途徑了!而作品與傳記,能夠超越生命的有限,以文字書寫的方式保留住「導師」的思想精髓與作品風格,成為後代的追隨者用以「隔代濡沐」的主要媒介;不論他(她)的創作領域是甚麼,一旦思想受到前人或同代人的良性影響之後,創作風格也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才對!
  而且,我個人認為,被影響者應該盡量辨識哪些影響是正面的、有益的,應該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且最後應該昇華、活用此一影響,最後應該回歸自己才是!讓我再強調一遍:應該回歸自己才是!不能夠、也不值得一直停留在「被影響」的那個階段中,也就是要力求「走」出被影響的那個階段,因為「被影響」必須只是一種過渡的階段、提升的方式而已,不能夠成為最後的階段。
  即使經由「見賢思齊」的心態來仿傚前人的作品風格,最後依然必須找到「文學中的自己」才好!這是在創作的「模仿」方面最後必須完成的最根本與最重要的課題!

( 創作散文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ipoet&aid=4083233

 回應文章

Melosa 張米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5/31 20:42

完全心領神會  完全同意

我想說的,你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