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19 14:13:43瀏覽3670|回應5|推薦19 | |
重回法蘭克福 龍應台:和諧底下 有很多故事 中國時報 A8/文化新聞 2009/10/16 【林欣誼/法蘭克福十五日電】 曾定居法蘭克福十一年的龍應台,暌違多年後回到這座城市,以台灣館代表作家身分,發表英文演說「向失敗者致敬─另一個中國的觀點」(Salute to the Losers-Perspectives of a Different Chin a),現場幾乎爆滿。「我很高興今年法蘭克福書展以中國為主題館,在這平台上,台灣與中國可以對話交流。」 龍應台九月剛在台、港出版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迴響熱烈,吸引美國、德國媒體報導,卻也引起大陸官方的封殺風波。這次她帶著新書在法蘭克福書展直接面對東、西方讀者。她首先提到,在中國館同樣有個「台灣書籍展區」,但區內展出的上百本台灣書籍,都被貼上「本書中任何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和內容詞句一律不予承認」的奇異標籤,「可見和諧表面底下,還有很多故事…」 大江大海 是「老百姓的故事」 演說由德國漢學家瓦格納(Rudolf Wagner)主持,龍應台小兒子飛力普也在台下聆聽。瓦格納稱讚《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真正紀錄了「老百姓的故事」。 她回憶十多年前住在德國時,有天十歲的兒子從學校帶回一份德國新地圖,興奮指出裡面每一個熟悉的地方。「那時我感到很悲傷,因為當我十歲時,我手上沒有這張自己家鄉的地圖。 對戰後出生在台灣的我們這一代來說,我們只有一張中國的地圖,我們學習中國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的名字,感覺周遭的東西都不是真的。直到八○、九○年代,我們才開始思考、認識自己腳下的這塊土地。」 她表示,《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就是一部紀錄這塊土地上無名小老百姓們的故事。例如她的母親應美君在一九四九那年,隨著軍官丈夫輾轉從浙江、湖南、海南島遷徙到台灣,在顛沛流離中,將懷中的嬰兒留在湖南奶奶家,誰知再一次見到這個當年是嬰兒的長子,已經是四十年後了。 在書展這平台上 台灣中國可以對話 寫這本書時,她回去找這位哥哥,才知道他小時候每次見到火車從家門前經過,便一路呼喊著「媽媽」追著火車跑。她也談到一九四八年國共內戰,人民解放軍曾在吉林長春圍城長達五個月,造成數十萬人餓死,但現在的長春居民都不知道這件事。 她表示,這本書不僅關心一九四九年遷徙來台的兩百萬人民,也關心原本住在這裡的六百萬台灣人民,包括他們如何歷經殖民地統治、加入日軍作戰,又輾轉被送往大陸戰場再打一次仗。 「我的母親就是那一代人的命運縮影,但他們沒有時間告訴我們這些歷史,因為過程太痛,所以我希望藉由這本書,寫出許許多多這樣的小人物故事,撫平這段集體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