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夢想的釣魚旅遊-烏蘇里江鑿冰釣魚
2010/12/01 10:17:50瀏覽697|回應0|推薦1

我夢想的釣魚旅遊-烏蘇里江鑿冰釣魚

釣魚大冬天在零下30℃烏蘇里江鑿冰釣魚,

看這篇文章好羨慕他,去那麼多次烏蘇里江 

 

不記得這是第幾次來烏蘇里江了。

大約是六年前的一個夏天,我第一次到這裡,

立刻就被這裡連片的白樺林、蔚藍的江水吸引住了。

那時候就認識了在江邊土生土長的赫哲族漁民馬林卡。

他一家簡單而幸福的生活讓我體會到一種久違的純樸。

後來幾乎一有機會,我都會到烏蘇里江的小漁村住上幾天。

日子久了,我才知道冬天的烏蘇里江更美。

冰封的江面上霧氣飄飄,捕魚的赫哲人穿著厚厚的翻毛大衣和皮靴,

戴著能保護耳朵的狗皮帽子。

他們破冰捕魚的本事堪稱一流——只用簡單而原始的工具,

就能很快鑿開一個圓圓的冰窟窿,然後熟練而迅速地下網。

還有一種方式是鑿開一道冰溝,撒下一道長長的網線,

這樣很可能在魚汛回游時大撈一把。

幸運的時候,一天他們就可以捕到上千斤的魚!

  津街口:在晨光中挑戰堅冰

  津街口赫哲鄉,也就是馬林卡的家,位於黑龍江省同江市境內,距離同江市區東北45公里。

正如一位赫哲族詩人所描寫的:「津街口,津街山,峰環三面水一灣,

應是地靈人傑處,不亞塞北小江南」。

這裡是赫哲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

直到現在,他們基本上還以捕魚為生,用心做著祖先傳下來的魚皮服,

過著快樂而簡樸的日子。

  站在江邊,放眼望去,眼前是氣勢磅礡的冰雪世界。

河岸邊堆著厚厚的白色冰茬兒,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好像給河道鑲嵌著一條精美的花邊。

  河道裡已經結了厚厚的冰,但是冰面並不是一平如鏡的,

而是大小冰塊犬牙交錯,橫七豎八地堆在冰面上。

越往江面中央去,冰面上直立向上的冰錐、冰峰越多,

有點像溶洞地面佈滿鐘乳石的樣子。

  馬林卡告訴我,河結冰的時候總是從兩岸開始,

先扑打到河岸的水花最先凍上,所以岸邊的冰高高堆起。

不過這些冰並不結實,摻雜著積雪,一踩就塌。

入冬以後,白天河面上凍上一層;夜裡溫度更低,

地下的河水繼續凍結,把河表面的冰從底下拱破。

半夜的時候,能聽到「喀喇喀喇」的冰裂聲;早晨來看,河面的冰就已經破碎不堪了。

等到夜裡不再有冰裂的聲音時,說明河水已經凍得很結實了——這個時候,

把拖拉機開到河面都沒問題了,可以放心地捕魚。

  到津街口的第二天,我起了一個大早。到河邊先拿了漁民叉魚的一個叉子,

我學著豬八戒的樣子用力往冰上一砸,只留下了幾個白印,

於是便高興地喊:「馬林卡,去得,去得!」惹得他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冰雖然堅硬,在凹凸不平的冰面上走路還是比較困難。

我腳下的雪地靴根本比不上馬林卡他們穿的棉靰鞡,

不停地打滑,後來還是他們用了一個當地的辦法—

—在我的鞋上纏上乾草繩,問題終於解決了。

  馬林卡帶我走入一個小河岔,指著前面說:「看,那就是釣魚的洞口了!」

河岔的冰面比較平坦,不遠的前方有一個木頭的十字架插在冰上,十分醒目。

一個人正在十字架附近忙碌著,原來他是在收魚線收穫「戰果」。

我們快步趕過去幫忙,只見冰面上有一個水桶大小的圓洞,

洞裡藍色的水波蕩漾著,一條細細的魚線沉入水底。

從線的緊繃程度來看,一定「有貨」!馬林卡熟練地一把接過同伴手中的魚線,

一點點慢慢往上拉,不時還放回去一點。

他給我講這叫「溜魚」,與用魚竿垂釣的原理類似。

冬季在冰上垂釣,大多不用魚竿,一般都在冰面上鑿個窟窿,

然後直接把帶餌的魚鉤用線順下去,魚兒上鉤直接拉魚線就行了。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馬林卡的手突然一抖,一條1尺來長的大魚就被拖出水面落在冰上。

旁邊的同伴則熟練地拿網子一抄,魚兒就輕鬆「落網」了。這時,天才剛剛濛濛亮。

 赫哲村:魚兒就是衣食父母

  在冰窟窿旁邊烤魚吃?不親身嘗試簡直無法想像。

馬林卡的幾個夥伴從剛捕上來的魚中挑選出最大的兩條,其中一個人用小刀現場就開始剖魚。

不過他並不是像漢族一樣開膛、去鱗,而是直接從側面切下一整片大條的魚肉來。

我很佩服他們的默契配合。

他剛剛把魚肉切下,另外一個人就已經拿來了樹枝,麻利地把魚肉穿上。

再往遠處一看,原來不遠的冰面上已經生起了一堆篝火!

更為奇特的是,篝火居然是生在冰面上的。

  問過馬林卡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赫哲族人的習慣之一。

他們世代漁獵,早就習慣了利用一切可以簡便利用的自然資源。

捕魚結束之後,江邊枯黃的柴草正是烤魚的最好材料。

  「嘗嘗我們的烤魚吧!」好客的赫哲漁民並不把我當「外人」,

遞過來一塊香味撲鼻的烤魚。我輕輕地咬了一口,真香!

  不知不覺中已經夕陽西沉了。

晚霞把烏蘇里江的冰面染上了一層金色,美得讓人陶醉。

勞作一天的漁民們收拾起傢伙,帶著豐厚的成果返回了村莊。

  今年還沒有下大雪,村子裡的小路非常好走,遠遠望去,並不見高大的房屋。

赫哲人的建築很有特色,大多數人家的房子並不是直接蓋在地表,

而是「半地下」的,俗稱「木格楞」,當地也叫「地窨子院」。

生活在一年中小半年是冰天雪地的烏蘇里江邊,這種半地下的房屋特別實用。

這種房子修建時,先在地上深深挖一個坑,在坑中建屋。

下凹的房間積蓄熱氣,再寒冷的西北風也不怕。

屋建好後,屋頂只高出地面1米多,所以從遠處看村裡最高的東西就是每家的煙囪了。

這時,大多數的煙囪裡都已經冒出淡淡的青煙。

一看這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暖暖火炕和熱氣騰騰的魚湯。

每家赫哲人的屋裡多是一半房間、一半火炕,火炕等於給屋裡裝了個「大暖氣」。

在炕上放上個炕桌,大家吃飯、談事都是圍著這個炕桌進行。

  一進馬林卡家,果然溫暖如春。他已近八旬的老母親正坐在炕頭上做針線活兒。

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她在縫製的就是非常有名的赫哲「魚皮服」。

赫哲人自古有用魚皮做衣服的技術。

當然,不是所有魚的皮都可以做衣服,

赫哲人用的是胖頭魚、鱘魚、大馬哈魚等魚的魚皮,而且要個頭兒很大的魚才成。

這些魚的皮膚雖然比一般魚厚實,但想要它們柔韌如皮革,還要經過鞣制的過程。

一般都是先把魚皮去鱗,然後塗抹上油性物質,

然後疊好、壓平、脫水,說來簡單,其中的工藝卻頗為複雜。

  用魚皮做的衣服不但堅固耐磨,而且防寒透氣,

更不怕水,比現在戶外用的「衝鋒衣」還好。

最好的魚皮衣服是大鱘魚的皮做的。

大鱘魚能長到兩三米長,皮質很厚,非常結實。

不過現在江裡大鱘魚的數量少了很多,以大馬哈魚的魚皮作原料的衣服佔了多數。

  老太太一邊縫製著那件用魚皮做的背心,一邊跟我閒聊著。

我看到她面前還有幾個已經做好的小挎包,有熊貓造型的、

小魚造型的等等,也都是用魚皮做的。

看見我在擺弄她做的東西,老太太很高興,熱情地讓我買一個做紀念。

她說,「過去我們做魚皮衣服是自己穿,現在江裡的魚少了,

做不出那麼多衣服,年輕人也不願意穿魚皮服了。

我們做這些小玩意兒,就是為了留住這門手藝,留個念想兒。」

烏蘇鎮:中國最東端的打魚人

  在中國大陸的最東端,最早能見到日出的地方就是烏蘇鎮,

具體地說是駐紮在烏蘇鎮的「東方第一哨」。

夏季凌晨2時15分,紅日便從江面冉冉升起了。

那是怎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那裡打魚會不會有更多的收穫?

離開了津街口,這一切的疑問都敦促著我們快速向烏蘇鎮馳去。

  「東方第一哨」最明顯的標誌是一塊紀念碑。

現在的紀念碑是在原有基礎上新建的,長5米、寬4米、高6米,

底座採用大理石材料,設有3個台階,抽像設計成船的形象,象徵著三江匯合。

  碑身的抽像形狀與國旗、風帆、火焰相似。

其中,國旗象徵著哨所守衛中國的主權不可侵犯;

風帆與底座組合象徵著中國航船駛向世界和平的海洋;

火焰象徵著太陽,與東方第一哨是中國大陸第一個迎接太陽升起的哨所含義相合。

  比起哨所,小小的烏蘇鎮倒顯得有些不值一提,因為它幾乎就不能算一個鎮子。

大部分的漁民都住在船上,鎮裡只有一兩戶人家開著小飯店,迎接著並不多的遊客。

在這裡住條件雖然簡陋,但那種江邊冬夜的靜謐和安寧卻是讓人舒服的。

就連刺骨的寒意,也在這種安靜裡增添了幾許溫情。

  夜的寧靜並沒有持續多久,黎明就來臨了。

當然不能錯過那麼早的日出,我於是直奔正東方的江邊。

果然,凌晨2點多一點兒,朝霞就染紅了寬闊的江面,像紅彤彤的玫瑰一樣準備悄然綻放。

  沒想到,辛勤的漁民比太陽起得更早。

「今天收穫不錯啊!」一位大媽正在從冰洞的網裡往下摘魚,聽了我的話抬頭笑笑。

旁邊是她的老伴兒,在往一個大桶裡裝魚。

我徵得了他們的同意,把桶裡的魚都鋪到了冰面上,

然後讓老兩口蹲到後面,給他們跟今天的勞動成果合個影。

拍完了,大媽淳樸地笑笑說:「今天不算多呢,多的時候一天能釣七八十斤!」

  旁邊的大爺看我對打魚感興趣,一高興就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冬季打魚最講究的是選擇鑿冰洞的位置——天氣寒冷,

魚在水裡不愛動,有經驗的老手才能找到魚聚集的地方鑿洞;

洞的位置非常關鍵,冰太厚的地方不容易鑿,薄的地方又容易出事故。

如果找不準地方,凍一天沒收穫事小,萬一冰層破裂、掉進河裡就糟了。

  「難道您有透視眼?您怎麼知道哪塊冰下面有魚?」我非常好奇。

  「我哪有啥透視眼!」大爺憨厚地笑著說,

「我生在這兒、長在這兒,哪片水坑深淺、哪片水坑是『魚窩』我早就摸透了。」

他還告訴我,現在他的兒女都大了,工作收入都不錯,

老兩口並不缺錢,就是冬天閒在家裡沒事兒做,打魚圖個樂兒。

那些要靠冬捕掙錢的人,都已經拉大網捕魚了,

這種立個十字桿、小網垂釣的樂事,也在漸漸消失。

旅行指點

  交通

  各大城市坐飛機或者火車到佳木斯,從佳木斯的站前路可以坐長途汽車到津街口赫哲民族村;從津街口坐長途汽車到邊塞小鎮撫遠,然後從撫遠縣城坐出租車到中國東方第一哨和烏蘇鎮。

  住宿

  在津街口赫哲民族村可以在村裡住,有漢族式的瓦房農家,衛生條件還可以;也可回佳木斯住賓館,二三星級賓館很多;到烏蘇鎮只有一家小旅館兼飯店,老闆是夫妻倆帶一個孩子,衛生條件一般。

  購物

  如果要在赫哲民族村買魚皮製品,應該記得要侃價,因為魚皮服的價格較高。

  美食

  在赫哲民族村可以嘗到烏蘇里江特有的魚宴。赫哲人非常好客。「它拉卡」是魚宴上的佳餚——將活鯽魚脊背的厚肉取下切成細絲,用上好的米醋「剎」上,待肉變成白色,去掉醋汁後拌入蒜末、香菜段等調料,味道鮮嫩爽口還有一道風味獨特的菜叫「魚刨花」——赫哲人把冬季打上來的魚在剛剛凍結的時候剝去魚皮,切刨成薄薄的凍肉層,蘸鹽、醬吃。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佈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屬於肅慎系統的挹婁、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與赫哲族的祖先有淵源關係。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稱見於官私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

  關於赫哲族何時形成的問題,學術界尚有不同的意見。一般認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為核心,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屬黑龍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來到赫哲族分佈區居住的蒙古人、漢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較穩定的族體,主要從事漁獵生產。在解放前其社會發展尚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階段。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angecool&aid=465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