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週,我和軒共讀 EE 推薦的《那又怎樣的一年》
下週會是哪一本呢?我想應該是三腳吧!(兩人三腳?)
少時總嫌自己飛得不夠遠,進入中年,思緒轉換,近年比較宅
如今的我難道不擔心孩子讀了三腳,將來像威爾一樣離家遠去嗎?
年少嘎小眯很有愛的詩句如是說(當然就我個人的解讀不侷限於男孩):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三腳征服者》的主角,正是名喚威爾 (Will 意志) 的13歲少年
威爾居住的環境有領主與農民,人們最高娛樂差不多就是慶典和市集,宛如生活在中世紀,然而,宰制世界的高層卻是不人不鬼不生物且泛著金屬冷光的「三腳」,想像它有教堂的數倍高,搖搖晃晃行走人間,統率地球,大人不以為奇。一旦經過14歲的「加冠禮」,成年人對現下處境再無疑問,沒有惶惑不安的思緒,視一切為理所當然,不再是自我意識的主人。
13歲的威爾卻難掩好奇,三腳從哪裡來?三腳以上的半圓內裝載著什麼?為什麼加冠禮前問題重重的表哥,加冠日後就能平息心中的疑惑?因緣際會得知加冠禮真相的威爾,為了捍衛自由意志與思想,決定遠走他方。
計劃中一個人的出走,加進死對頭亨利與智多星「長矛」。「長矛」這名字 (Jean-Paul 尚保羅) ,和他對「施曼德飛」(chemin de fer 鐵道) 的說法均為法文,讀者可從細節描繪推敲,威爾大致由英語系國家走向法國(?),接著這三名少年一同走進文明遺跡,震懾於人類曾創建的城市規模與地下鐵的存在。待讀到河川滿佈橋樑且有小島混人耳目的時候,我猜他們差不多走到巴黎的塞納河了罷,那麼,一路往南的白色山脈會是哪座亦不難猜測。說到這裡,威爾究竟活在中世紀,抑或文明崩壞的遙遠未來呢?(笑)
相較於亨利的直衝與長矛的足智多謀,威爾似乎不如他名字 Will 來得意志堅定,就像我們多數人一樣並非無堅不摧,主角難免迷惘不定,反覆思量。個人覺得在《三腳征服者1:白色山脈》中,最有意思的倒不是科幻的設定或者三腳的身分謎團,而是威爾的出走中途受到溫柔鄉的慰藉與誘惑,他既慚愧又不得不承認自己動搖了,維護自由意識的尊嚴真有那麼重要?挑戰權威、扞衛意識自主,向來都不是那麼容易,服從最高統馭及威權比較簡單,跟著多數人安和樂利過日子,何樂而不為!有些青少年小說,看似寫給內心衝撞的少年,實則同時寫給社會化深固且渾然未察的成年人。
讀作者序是另一種享受,John Christopher 在《白色山脈》前已全職寫作超過十年,出過各類型小說及數部科幻小說,一家出版社看過他的科幻作品,邀他為年紀小一點的讀者寫寫書,寫作小說駕輕就熟的 John Christopher 自然認為這不過是小菜一碟,了不起浪費個把月工夫就能搞定,何懼之有。想不到對方喜愛第一章,卻要求第二章後重寫,他過去寫的小說要不遭拒要不全盤接受,何來重寫這回事,區區青少年小說吔,簡直豈有此理!然後呢?其餘樂趣,留給大家自行品味。
許多少年心中住著無限可能,別號勇往直前
他們困惑,他們質疑權威
唐突、衝動、不無忐忑,仍然自有主張
他們自有無敵且變幻莫測的金剛圖像
他們拆除成年世界的矩度與框架
胸中湧動的那股力道
會不住地驅策他們出走
縱使幕天席地連飯糰都沒得啃
或許風霜雪雨,餐風露宿,傷痕累累
一切的一切,伴隨一點幻滅,一點願景成真
無論如何,終將化為成長的養分
《白色山脈》問世的年代,我的魂魄還找不到宿主誕生呢,這部作品經得起時間淘洗,小有名氣,我查了一下,早在79年就由漢聲引進台灣(或是書名相同?),比較確定的是遠流曾於民國95年出版全套,獲95年度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且入選為95年度北市圖的好書大家讀,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人卻不識三腳。
或許我合該在鄉愿日深的年歲,與八歲懵懂的小朋友共讀,不難想像下週和家中小三生共讀首部曲之後,小子大有可能進入不給續集就搗蛋的模式,拜託博識出版迅速出完三腳征服者全系列,以免家長飽受其擾,要不然,屆時落荒而逃,亟欲出走的人,恐怕是成年人嘎眯而非小讀者。
書名:《三腳征服者1:白色山脈》 Tripods: The White Mountains
作者:約翰‧克里斯多夫 John Christopher
譯者:周沛郁
出版社:博識圖書
出版日期:2015年2月
ISBN:978986610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