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13 10:24:02瀏覽882|回應3|推薦11 | |
引用文章本草備要凡例 本草備要之藥性總義 一、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鹹屬水入腎,此五味之義也。 二、凡藥青屬木入肝、赤屬火入心、黃屬土入脾、白屬金入肺、黑屬水入腎,此五色之義也。 三、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鹹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 四、 凡藥寒、熱、溫、涼,氣也;酸、苦、甘、辛、鹹,味也。氣為陽,味為陰。 氣濃者陽中之陽,薄者陽中之陰;味濃者陰中之陰,薄者陰中之陽。 氣薄則發泄(表散),厚則發熱(溫燥),味厚則泄(降瀉),薄則通(利竅滲濕)。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此陰陽之義也。 五、凡藥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氣薄者降而收(象秋), 氣濃者浮而長(象夏),味濃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 氣濃味薄者浮而升,味濃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濃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此升降浮沉之義也。 (李時珍曰︰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 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六、凡藥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則上升,半身以下則下降 (以生苗者為根,以入土者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頭, 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雖一藥而根、梢各別,用之或差,服亦罔效)。 藥之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幹者內行臟腑。 質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裏。 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外,各以其類相從也。 七、凡藥 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 (肝與膽相表裡,膽為甲木,肝為乙木); 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 (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 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 (脾與胃相表裡,胃為戊土,脾為己土); 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 (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為庚金,肺為辛金); 色黑、味咸、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 (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為壬水,腎為癸水,凡一臟配一腑, 腑皆屬陽,故為甲、丙、戊、庚、壬;臟皆屬陰,故為乙、丁、己、辛、癸也)。 十二經中,惟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無所主,其經通于足厥陰、少陽。 厥陰主血,諸藥入肝經血分者,並入心包;少陽主氣,諸藥入膽經氣分者,並入三焦。 命門相火,散行于膽、三焦、心包絡,故入命門者,並入三焦。 此諸藥入諸經之部分也。 八、藥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製也; 相反者,兩不可合也;相殺者,製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 九、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木喜條達),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散為補,以斂為瀉)。 心苦緩(緩則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鹹補之 (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腎為補,取既濟之義也),以甘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舒和),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苦氣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瀉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泄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堅固則無狂蕩之患),急食苦以堅之; 以苦補之,以咸瀉之。此五臟補瀉之義也。 十、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風屬木,辛為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 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水勝火,故治以鹹寒。甘勝鹹,佐之所以防其過,必甘苦者,防鹹之過, 而又以瀉熱氣佐實也。熱淫故以酸收之,熱結故以苦發之)。 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濕為土氣,苦熱皆能燥濕,淡能利竅滲濕,用酸者,木能製土也)。 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相火畏火也,故治以鹹冷。 辛能滋潤,酸能收斂,苦能泄熱,或從其性而升發之也)。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燥屬金,苦屬火,火能勝金,故治以苦溫。甘能緩,辛能潤,苦能下,故以為佐也)。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土能製水,熱能勝寒,故治以甘熱。苦而辛,亦熱品也。 傷寒內熱者,以咸瀉之。內燥者,以辛潤之。 苦能瀉熱而堅腎,瀉中有補也)。 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藥性宜明而施用貴審也。 十一、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 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 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並入腎與心; 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並入肝與脾; 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並入心與肺; 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並入脾與腎; 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並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 十二、酸傷筋(斂則筋縮),辛勝酸;苦傷氣(苦能瀉氣),鹹勝苦; 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疏散腠理),苦勝辛; 鹹傷血(鹹能滲泄),甘勝鹹。此五行相剋之義也。 十三、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攣收引益甚也。 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甚重而難舉也。 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則壅氣臚腫益甚也。 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也。 鹹走血,血病毋多食鹹,血得鹹,則凝澀而口渴也(鹹能滲泄津液)。 此五病之所禁也。 十四、多食鹹,則脈凝泣(濇)而變色(脈即血也,心合脈,水剋水)。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剋金)。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餘。 為金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補肝,惟多則為害)。 多食酸,則肉胝 而唇揭(脾合肉,其華在唇,水剋土,胝音支,皮濃也)。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腎合骨,其華在發,土剋水)。此五味之所傷也。 十五、藥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 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類); 有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 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 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 有因質相同者(如藥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 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十六、藥有以形名者,人參、狗脊之類是也;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 有以氣名者,豨簽、香薷之類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 有以質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 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 十七、凡藥火製四,煆、煨、炙、炒也;水製三,浸、泡、洗也; 水火共製二,蒸、煮也。酒製升提,薑製溫散;入鹽走腎而軟堅, 用醋注肝而收斂;童便製,除劣性而降下;米泔製,去燥性而和中;乳製潤枯生血, 蜜製甘緩益元;陳壁土製,借土氣以補中州;麵裹麴製,抑酷性勿傷上膈; 黑豆、甘草湯漬,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豬脂塗燒,鹹滲骨容易脆斷; 去穰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此製治各有所宜也。 十八、藥之為用,或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或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 或收採非時,則良楛異質;或頭尾誤用,則呼應不靈; 或製治不精,則功力大減。用者不察,顧歸咎於藥之罔功。 譬之兵不精鍊,思以蕩寇克敵,適以覆眾輿尸也。治療之家,其可忽諸﹗ 十九、《千金》云︰「凡藥須治擇熬泡畢,然後秤用。不得生秤。」 滋潤藥皆先增分兩,燥乃秤之。 --------------------------------- 逍遙云: 生藥與中藥,來源雖一,但中藥因炮製不同,而產生效果上的變化, 此運用之善巧技術,以中藥邏輯理論是相互配合的, 若喜用中藥療病或養生,而不去深究, 中藥之基礎邏輯理論(四診八綱、性味歸經), 那猶如置身巖岸之險而不自知, 以此為戒,共勉之。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