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定)離相入 -->"菩薩"清淨(波羅蜜多); -->"行"(覺受覺知),入 -->"深"(身心轉換入微細),住 --..."/> "自在"(定)離相入 -->"菩薩"清淨(波羅蜜多); -->"行"(覺受覺知),入 -->"深"(身心轉換入微細),住 --..."/>
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身心的轉換的過程
2011/11/17 13:24:41瀏覽988|回應1|推薦20

引用文章南無__/|\__止觀

-->""塵垢而入()。進而入

-->"自在"()離相入

-->"菩薩"清淨(波羅蜜多);

-->""(覺受覺知),入

-->""(身心轉換入微細),住

-->"般若波羅蜜多"(開佛智慧、一體三觀)、

-->""(保任);

-->""(離四相)

-->""(圓融四念處經)。

-->"五蘊皆空"(自覺圓滿)。離身口意。

-->""(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發大菩提心行慈悲。

-->"一切苦厄"(應以何身度者即現何身度之)眾生自度。

-----=

止、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四階離相入清淨(微細)即不須""(找出問題障礙點)

無觀則無照(不現),""者(即是離四相)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5846939

 回應文章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梵文
2011/11/17 20:06
這個程序, 十分殊勝.

不過, 由於這是梵文翻譯過來, 文字的差異, 可能產生差距.

師父有將這些梵文的意思補充, 幫助不小.

功德無量!


四寶(omhon) 於 2011-11-18 01:09 回覆:

感恩提點。

佛學經由高僧、大德(如:玄奘、鳩摩羅什、曾鳳儀......)

的翻譯、註解,轉傳入中國,

與中國的心靈文化結合,盡而蛻變昇階。

如:儒家以中庸為著力點,而入於「忠、恕」(即是淨信慈悲)

道家以崇尚自然,而入於天人合一之「」(此即是破時空相)

佛家以三寶佛之身心靈實修為著力點,轉換身口意入於「清淨

(此即是如來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具十號,是行者之圓滿目標(方向為清淨法身),

道為(方法是實修的成就點),儒為(善巧方便不離清淨)

之一己知見,懇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