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當大家都在為旺中案喇賽時,請聽另一種觀點(4)
2012/07/31 08:45:23瀏覽250|回應0|推薦0

苦勞網:聽見被忽略的聲音

2008-07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5010

在哪裡可以看到主流媒體看不到的另類觀點、聽見台灣底層的真實聲音?一群義工靠自己的「苦勞」做媒體,也做社運。


 場景一:二○○七年三月十一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官邸前—保留樂生運動抗議政府迫遷,警方開始逮人。現場大安分局指揮官喲喝,「拿著相機的『假記者』也要一起抓起來!」七年級的苦勞網記者徐沛然遭警方逮捕,被載到內湖「放生」。
 場景二:二○○八年五月十七日,樂生療養院—夏夜晚風、台灣生啤、國際歌。四年來一路記錄、報導樂生保留運動的苦勞網,在鐵馬影展第四年,第一次在運動現場辦音樂晚會。苦勞網創辦人之一孫窮理說,「今天,我們要唱自己的歌。」
  場景三:二○○七年十一月二日,卓越新聞獎公布「社會公器獎」得主—「苦勞網」…使用網路媒體討論勞工、外籍新移民者、殘障者等弱勢團體在台灣的社會適應 及其問題,在主流媒體之外,發表另類觀點和相關資訊供社會大眾參考。……作為一個媒體,「苦勞網」以極其有限的資源長期為公益發聲……值得肯定。「阿沙不 魯」 可苦可勞

 在抗議現場採訪卻被警方當作「假記者」逮捕,又被主流媒體記者譏刺為「阿沙不魯媒體」,但是苦勞十年,成績卻令主流社會不得不肯定。
  十一年前,這個網站從一開始一天五十到一百人次,成長到今年平均每天有五千人次到訪,一天平均張貼超過十篇社運新聞稿、活動快訊。這裡是社運人士攝取養 分、互通有無、討論批判的園地;甚至連警察和情治單位也會不時來這裡刺探消息。今天,台灣社運界已經很難想像沒有苦勞網的日子。
 苦勞網的義賣T恤上寫著「可苦可勞」,恰如其分地描述苦勞十幾位特約記者的樣貌,他們都是義工,得「自我剝削」時間、精力,採訪主流媒體不報、或偏頗報導(例如只報導推擠拉扯、丟雞蛋等衝突)的社運新聞。與弱勢同行 靠社運長大

 針對弱勢新聞發聲、為台灣社會注入更多進步空氣,苦勞網的自我定位是「社會運動的媒體、媒體的社會運動」。
 事實上,在苦勞網誕生的一九九七年,社運圈沒有人知道苦勞要幹嘛,孫窮理也笑說自己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是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去做報導就會變成媒體,放了新聞稿就會變成訊息中心。」
  原本只是個搜集社運新聞資料的網站,但是在一九九八年,卻因為看不慣主流媒體對統聯客運司機罷工的偏頗報導,也無人關注司機是因為不堪低底薪、高工時的惡 劣勞動條件,才發動罷駛,當時在現場的另一位創辦人卞中佩,在深入訪談與觀察後,指出這些司機在爭取更好勞動條件的同時,也正是在為旅客行車安全把關,苦 勞的第一篇報導因此誕生。
 從此,幾乎各個社運場合,都會看到苦勞記者;沒有社運,也不會有苦勞。而它今天的影響力已超越狹義的社運圈,擴及到愈來愈多願意去看、去聽非主流新聞的人。社運媒體的公正和專業

 有人會質疑,苦勞網能否在報導社運新聞中維持「公正客觀」的立場?義工出身的「記者」,報導的品質如何把關?
 獲得社會公器獎的肯定,或多或少回答了這個質疑。苦勞網強調,公正客觀是媒體的「工作方法」,而不是信仰或教條,更不是用來閃避的藉口。
 因此十一年來,苦勞網用一種貼近、理解的態度來報導社運,但又不失媒體第三者的立場。另外,因為自我定位為社運一份子,苦勞的記者也經常會越過傳統的「記者分際」,成為參與者、行動者。
 當大多數媒體早已不再是為公眾服務的「看門狗」,如苦勞網般「體制外」、沒有利益包袱的獨立媒體顯得更加重要。「Don’t hate the media, be the media,不要恨媒體,來做媒體。」孫窮理強調。
 從三個人成軍、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到今天,苦勞網依靠每個月來自各界約三萬五的固定捐款,聘請一名行政專職,有十五名特約記者,還有一間五坪大小、位在台北市中心的辦公室,算是小有成長。
 身為獨立媒體,沒有廣告贊助,除了來自個人五百、一千的微薄捐款,苦勞網只能靠接案子或幫別人架網站維生,要維繫下去,還是得靠許多人的「苦勞」。
 出生於世界學潮、工潮最澎湃的一九六八年,輔大法律系畢業的孫窮理,樣子看起來十足嬉皮,但苦勞網一做十一年,無怨無悔。外界提到苦勞網,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他。
 除了他以外,苦勞網也吸引不少熱血青年加入。
 身材高壯的特約記者徐沛然就是其中之一。他還是政大新聞系的學生,來苦勞網當義工已經三年,每週當一天的輪值主編,今年的鐵馬影展,也是由他和另一位七年級學妹主辦。參與苦勞網,他覺得可以讓他兼顧社運參與者和觀察者的角色。
 十一年來,且戰且走,就像台灣很多NGO團體,苦勞網的挑戰不斷。財源不穩定、培訓機制未上軌道、義工難以用紀律要求,且核心參與者多半還是學生,一旦畢業後有了養家活口的壓力,熱情和理想很容易出現斷層。下一個十年 從根本做起

 談到下一個十年,苦勞網還想做更多事,例如不只做文字報導、還要跨界到影像紀錄。但孫窮理強調,一切要「從基本功做起」,雖然,「聽起來沒那麼浪漫、沒那麼多理想,但一個組織要穩定運作,必須要把日常工作建立起來。」
 第一個目標,是要讓財務和行政上軌道,期望讓固定捐款的金額至少翻倍,可以聘請一位全職的主編。此外,今年也是苦勞網第一次對外招募實習記者,準備建立起苦勞網的培訓和傳承制度。
 「我們將在作為報導者的質量提升、作為平台的開放性,以及在組織工作上的永續性三個方面,持續盡力,」在社會公器獎的得獎感言中,苦勞網這樣期許自己的未來。

苦勞網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
獨立媒體的誕生

 歐美的獨立媒體,淵源於一九九九年西雅圖反WTO行動。當時政府和跨國企業全力壓制異議、打壓抗爭、進行密室討論,主流媒體對會場外各國社運的抗爭和訴求,要不是不聞不問、就是模糊焦點或負面報導。
  為了突破媒體封鎖,「獨立媒體中心」(Indymedia, Independent Media Center)開始運作,透過網路進行報導、發出不同的聲音,而該次部長級會議以失敗告終。從那時候起, Indymedia擴展到世界各地,至今已有一百多處Indymedia,吸引不少關懷弱勢、實踐社運的青年加入。(網 站:http://www.indymedia.org)
 在韓國,強大的社運力量孕育出可能是全世界最強大的獨立媒體Newscham。它的前身是一九九八年創立的「進步網」(Jinbo-network)。
  二○○五年,韓國社運組織、學者、律師等發起成立了「People’s Media Newscham」,清楚定位自己是左派的運動媒體,完全依靠社運團體和公民捐款,養得起二十名專職,分為影像組和文字組,還在韓國公視有自己的帶狀節 目。(網站:http://www.newscham.net/)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lalaa1&aid=66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