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8 13:35:27瀏覽4782|回應10|推薦47 | |
對於雲林西螺,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名產就是醬油,其中最老字號、規模最大的,則是大同醬油。上周公司舉辦員工旅遊,特別到斗六參觀大同的黑金釀造館,暫離濕冷的台北,中南部的陽光感覺特別溫暖。 進入大同斗六廠大門,下了遊覽車,陣陣醬油香立刻撲鼻而來,懷念起媽媽的家常菜來,尤其是醬油加沙拉油爆香過的,那焦焦香香油油亮亮的汁,光是拌飯就開胃。我家人都愛醬油,老爸愛之更甚,幾乎什麼食物都要加點醬油,最誇張的是,每次吃完飯,末後都要喝一小口醬油收尾〈現在年紀大了,已被禁止囉〉,我也受到遺傳,雖不至於到喝醬油的程度,不過每次吃麵或米粉,湯裡一定要加醬油才行,而且是從白湯變成黑湯,常常因此被人笑....... 空地上近百個大甕,一眼望去頗為壯觀。這些大甕還在測試會不會滲漏,所以裡面裝的不是醬油而是水。大甕造價不便宜,工廠大宗採購一個就要6千元,如果是一般人買,得上萬塊大洋呢! 大同醬油可以說是台灣醬油的始祖,創立於1911年,今年剛好一百周年,現在已傳到第五代。九二一大地震時,大同醬油斗六工廠被列為「全倒」企業名單,損失高達二點五億元,當時謠傳可能倒閉,但他們不但挺了過來,而且還是全倒名單中,第一個回復正常營運的企業,有句俗語說「黑矸仔裝醬油,沒底看」,指意深藏不露,這句話可說是大同醬油最貼切的寫照。 近年成立的黑金釀造館,讓消費者得以了解這百年企業的歷程。 釀造館入口的牆面上,鑲了一整排流著水的醬油玻璃瓶,親自導覽的第五代曾士豐先生說,本來是想流醬油的,但因為醬油不含防腐劑,長期曝露在常溫下,會長出一點一點的霉菌,只好換成流動的自來水。 大同醬油的源起滿有趣的,創辦人原本是賣肉圓的,由於自製的黑豆醬油配醬太讚,客人常會加買整罐醬油回家,甚至只買醬油不買肉圓,眼看醬油反而成了銷售主力,他乾脆不賣肉圓,改做醬油。 一百年前交通還不發達,第一代賣醬油,是挑著扁擔,一步步走過濁水溪,到彰化北斗、溪州、竹山等地挨家挨戶兜售,後來改以腳踏車送貨,到了民國三、四十年代,生意愈做愈大,於是買了日本進口貨車、手排機車,還申請了電話,甚至開立台灣第一張發票。直到現代,大同更是與時俱進,不但有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生產,而且開發更多元的相關產品。 曾先生跟我們說,傳統醬油只有一種固定的味道,但豆子發酵180天,釀造過程3個月,每一階段的味道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研發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口感的醬油,並以「秋賞」這支醬油獲得比利時ITQI國際風味品評大賞,也獲得伊斯蘭教食用的「清真認證」,真是了不起。 這座美麗的時光走廊,就像一卷底片,介紹大同醬油一百年來的大事紀。 參觀入口處堆了很多玻璃空瓶,空瓶兩周內就要使用完畢。 這就是第五代傳人,今年才30歲,留學過澳洲,口才很好,很有理念,感覺很年輕有為,哦對了,他已經娶太太了~~ 醬油的釀造技術是商業機密,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形成各自獨門的釀造醬油,看日本就知道。 現在市面銷量最多的醬油,一般是黃豆釀的,其實,古時候傳下來的醬油原料是黑豆,黑豆做出來的就是俗稱的蔭油。但是黑豆成本高,製造過程也比黃豆來得費時,所以很多醬油廠為了節省成本,大量生產,多以黃豆為原料,大同則堅持傳統黑豆釀造工法,主要原料是黑豆、糯米、清水、砂糖和海鹽。 文物室裡有很多早期的用具,這是秤,我小時候常看大人使用。 送貨用的腳踏車,以前的人叫「孔明車」,都是老骨董了,有錢也有買不到。保存古物其實並不容易,以前我們家也有一輛這種腳踏車,是爺爺的,我還記得他常戴著日式的硬殼圓帽,從台南縣騎幾十公里到台南市來看我們幾個孫子,往事如昨,斯人已逝,那台腳踏車早就不知到哪裡去了。 早期的醬油瓶是用草繩綁的,一條綁一打,要有技術才綁得牢靠,曾先生有說一個口訣,我忙著拍照沒聽清楚。 用手壓瓶蓋的機器。 醬油製程區是不能拍照的,我們特別例外,但不能靠太近,遠遠拍了幾張。 白光的地方是在消毒空瓶。 作業人員大多是歐巴桑。 曾先生說,醬油最好是買玻璃瓶裝的,為什麼?因為剛做出來的醬油溫度約攝氏75度,裝在塑膠瓶裡,可能會溶出有害物質。他來拿了一瓶給我們摸,真的很燙! 參觀完生產線,最後是展售區,入口走廊盡頭擺了好幾個早期的大醬油瓶,牆上還用燈光打了一個愛心,曾先生說,這是代表他們要同心協力,好好經營先人留下來的事業。 這支綠色玻璃瓶最特別,是1925年純手工製的喔! 造型牆鑲嵌的空醬油瓶,打上燈光,就成了藝術。 展售區內超大的筷子、醬油碟 還有一瓶超大的醬油 年輕的一代想法新穎,不但有部落格專門介紹自家相關產品,還設計了三個代言公仔:黑豆拔 O'Ruru〈黑鹿祿〉 、黑豆麻O'Mama〈黑瑪傌〉、他們的小孩 O'GimGim〈黑吉濟〉,超可愛的!~~圖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tatung1911 很特別的柳丁醬油,味道有點像日式和風醬,但更清爽不油膩。 柳丁醬油的概念源自於日本的柚子醬油,第四代的曾先生在研發途中,有一次遇到一位果農,原要向他買柳丁回去試做,但果農卻叫他要多少自己採,不用錢,因為當年柳丁生產過剩,價賤,僱工採果更賠本。老曾先生希望能盡一點力量幫助果農,柳丁醬油研製成功之後,大同就與果農合作,收購柳丁。聽起來滿感動的~~ 看到這些清潔保養品時,我有點嚇一跳~~~賣醬油的工廠,也生產面霜、面膜?醬油做的嗎? 當然不是啦,是黑豆萃取物做的,熊熊沒想到~~ 垂吊式洗手皂,三種香味檸檬馬鞭草、橙花、玫瑰都很棒,一個60元,不算很貴。 可愛的O'RuRu 陶瓷存錢筒 古早味的陶碗和檜木筷組,一組才一百塊,檜木筷子好香~ 小老闆發給每人一張優惠券,滿六百送一百,大夥兒買到時間都delay了。 這裡還有DIY 區,教做醬油膏、醬油米餅、打傳統繩結,用繩子把一打醬油瓶綁起來,但我們還有別的行程,所以沒參加,真是可惜,好想吃現做的醬油米餅喔~~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