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   鄉
2017/03/27 15:10:32瀏覽737|回應1|推薦24

一位小學同學前天問我,多久沒回故鄉了。

「二年多了。」我回答。

「有空多回來。」她說。

「父母都走了,沒有回去的動力。」

「這裡還有兄長及同學,有空還是回來走走。若是兄長的家不方便過夜,我可以幫你們找便宜的民宿。」

「謝謝。但就是沒有動力。」

古人說,「父死路長,母死路斷」。

我的心境就是這樣。

十九歲時,父親走了。

沒多久,我搬了出去。

但因為住得近,幾乎每天都會回家看看。

即使搬去臺北之後,每一或二個月會回南部看母親。

還記得,開著公司給我的配車從臺北回家看母親,母親以為我買了新車。

我跟母親說,那是公司給我的配車,母親很高興,頻頻對著大哥及來訪的親友說,那是公司配給我的汽車。

母親去世之前,姐姐說服母親把老家賣了。

然後,母親搬去與大哥一起住。

(有一陣子,與二哥住。)

現在,即使去找大哥,也只是看到母親的牌位。

姐姐那裡也有牌位。

他們很堅持,每天都要上香,說那樣做才孝順。

然而,若在世時不能盡孝,不能讓父母因為自己的言行及成就受人尊敬,死後每天拿香拜拜,有何意義呢?

昨晚,電視上有送葬的畫面。

「剛好電視上播這個,我跟你說一下,我不相信這個,我死後不要拜我。」讀大學的小兒子來找我,我對他說。

「我不要土葬,火葬之後也不要把我的骨灰擺在靈骨塔。」

「那要怎麼處理?」

「海葬、樹葬都可以;也可以學外國人,把我的骨灰做成鑽石,配戴在身上啊。」

「最重要的是,還活著的時候,我們相處得好不好,而不是父母死了,才拿香拜。」

還活著的時候,我對家人好、栽培孩子,死後他們還記得我對他們的好,這就夠了。

就像我的父母早就不在了,我卻時常想到他們對我的照顧與疼愛,以及對我的期待。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最高等級的孝,是讓父母因為自己而受人尊敬;中等的孝是不讓自己成為侮辱父母的原因;奉養父母,反而是最低等級的孝。)

有生之年努力、奮發,有些許成就,讓別人看到我就想到我的父母,讓他們受到尊敬。

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至於故鄉,有空時再回去吧。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tuycw&aid=99303363

 回應文章

雨初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3/29 16:40

媽媽在哪兒,家就在那兒。 

我也經常想著,如果年事已高的媽媽百年之後, 精神上支撐我的娘家是否就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