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25 21:13:57瀏覽490|回應0|推薦1 | |
這是我所見過最美的一齣戲
這個劇本是由台灣小劇場先鋒,田啟元先生所創作,內容改編了古代經典白蛇傳,以富有聲韻、似詩又像歌的文本而著名,當然,以當時的時代,演出時刻意以四名只著紅色丁字褲的光頭男性來演出,並且主打著為同志聲援的旗幟,本劇的演出備受關注。
而此版的演出捨棄了原本的男性設定,改以文本中富音樂性的文字和台詞為主要出發點,而改造經典文本的冒險也在於此,聽說受到一些擁載原本版本的學者觀眾們的批評,但是觀賞過此次的版本,我是打從內心真的覺得,這樣充滿音樂性、想像空間、留白之美的版本,是符合且發揚劇本所追求的中心精神的。
很可惜,除了調燈作畫面時有看到一些片段,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側台stand by,但是音樂的美好和感人,仍穿透重重簾幕而來,這次的音樂設計,配合了白水的文本將整齣戲譜成了音樂劇,運用許多我聽了也記不住的高級技巧,把本來就像詩篇一般的台詞,轉換成一章又一章的動人歌曲,其中最經典也最浪漫迷人的西湖借傘一段,更是只運用了一句台詞,綿綿的鋪陳出一段感人的相遇。
能夠在劇場聽見一齣如此美麗的戲,真的好感動。
舞台上是連綿舖出寫意的潑墨山水,純白的布幕給了燈光設計莫大的發展空間,加上銜在空中的發光方框,白蛇的盪鞦韆,青蛇的遛滑梯(西湖斷橋),許仙的蹺蹺板,法海上的去卻下不來的高台,這些象徵了人物心境與處境的具象物,搭配上抽象的樂曲組合,整齣戲是多層次的進展著,搭配上歌隊與樂手們的層層疊疊,不論是腦海中的抽象部分或是舞台上活生生的人物劇情進展,像是一部不間斷的紡織車,一重又一重的一絲一縷將豐富的元素組合成一塊多樣而精緻的錦緞,檢視細部或延展開來都令人驚奇。
扮演白蛇的演員,從一開始背台的慢慢晃盪,到最後想控訴一般的猛烈搖擺,卻始終在鞦韆上來回,彷彿真的看到了白素貞在台上無聲的大喊著,像一條化作人身的蛇,也彷彿一條蛻變了的人,爭取著一段感情的權利也替所謂的公道公平辯白著,但還是只能主權在他人手上,像鞦韆離不開頂上的橫槓一樣來回搖擺。
有點哀傷、有點現實,也就這麼樣的牽動著所有人,像音樂慢慢拉走每個人的心,長約一小時的劇卻也把人給拉進一場法庭,成為不具名的陪審員,默默的投下有罪、無罪,敢與不敢的無記名票。
日本好像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同樣是蛇幻化作人的愛情故事-娘道寺,近年由國內新興劇團李清照私人劇團以其內容混和中國白蛇傳改編為新創劇作-白素貞,兩齣演出想必大相逕庭、各有其趣,如果有觀眾曾同時欣賞過兩齣同樣以中國古代傳奇為創作出發點的演出,應該是很特別而獨特的戲劇經驗。
我卻想到,我們的現代戲劇似乎總是反覆演繹著國外的經典著作,莎士比亞、貝克特、王爾德……,其實我們傳統中國文化的本身就蘊含許多瑰寶,若能以此而取材在戲劇上想必對我們來說,會是更親近動人的,而這就端看眾人的努力與觀眾的接受尺度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