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12 14:01:41瀏覽14944|回應2|推薦4 | |
夫妻或伴侶相親相愛,不用說那是很快樂的事。但如果一方劈腿,另有小王、小三、或炮友,即使並非不愛另一半,另一半也不能得到相愛深時那種全心全意的愛。至於劈腿的一方,如果你以為那一定是齊人之樂,你就錯了。先不談另一半知道以後可能一哭二鬧三控告等麻煩,如果另一半也劈腿回報,則雙方的關係可能會陷入一個囚徒困局,也就是雙方陷於雙輸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冰風暴》本事 李安1997年拍攝的電影《冰風暴》(The Ice Storm)便訴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冰風暴》似乎是台灣觀眾較不熟悉的李安電影。它在美國發行有限、賣座不佳,但卻佳評如潮。有名的評論者Gene Siskel便讚它為1997年最佳電影。《冰風暴》獲多項電影獎的提名,贏得1998年瑞典電影學院Guldbagge Award最佳外國片大獎。2008年,它獲得權威性的Criterion Collection收錄,與全世界名片光榮並列。 《冰風暴》的背景是美國 1970年代初水門事件、性解放的年代。居住在康乃狄克州小鎮的Ben與Elena結褵多年,育有一男一女,分別已16歲及14歲。他們與鄰居Jim與Janey兩家交好,常常聚會,可是Ben卻劈腿Janey。在一次聚餐時, Elena看到兩人親密互動,疑心大起。感恩節之後的黑色星期五,Ben又不小心漏出口風,在Elena發飆之後,他直接承認與Janey有染,但說只是炮友(「沒有啦,技術上來說,不是妳所想的那樣。」)。不過當天已承諾參加社區另一朋友的晚宴,兩人還是依原定計劃在寒雨中驅車前往。及到了主人家才知道原來晚宴後要開「鑰匙趴」。這是當時在加州流行的換妻性愛趴:各家把汽車鑰匙丟入一個大碗裏頭,然後太太們依序隨機取出一把,便由鑰匙主人開車載回家春宵一度。Ben與Elena起初還猶豫,但Elena看到Janey夫妻也在,以為Ben有目的而來,忿恨不已,把心一橫,堅持要參加。抽鑰匙時,Janey先抽到一位年輕帥哥,兩人攜手正要離開,Ben竟然醋勁大發,上前阻止,卻又不勝酒力,跌倒在地,被扶去洗手間休息。Jim在一旁看在眼裡,心中雪亮。最後,現場剩下Elena與Jim兩人,而碗裡只有Ben與Jim的鑰匙。Jim面對鄰居好友,意興闌珊,Elena卻拿起了他的鑰匙。Jim雖然雅不願意,Elena不願意回家,他也只好答應開車兜兜風。誰知外頭氣溫驟降,寒雨結冰,下起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冰風暴。Elena與Jim互相扶持著走進車裡,兩人寒夜落寞,不免相憐相惜,在冰封的車廂裡天雷地火演出了激烈的車震。 就在這場錯誤的家庭喜劇進行的時候,悲劇正悄悄醞釀中。Ben與Elena的女兒Wendy到Jim與Janey家中找他們大兒子Mikey。Mikey不在,Wendy留下來與小兒子鬼混。Mikey在外頭為一片白茫茫冰天凍地的奇妙景觀所震攝,晃神似地到處遊蕩,不幸觸及斷裂的高壓電線,倒斃路邊。此時Ben醉意已消,剛好開車回家經過,抱起Mikey的身體送回Jim與Janey家。Jim剛送Elena到家不久,看到兒子屍身,哀痛莫名。Janey則被帥哥送回家後就整個人虛脫似地癱在床上,猶不知愛子已亡。天將破曉,Ben帶著Elena跟Wendy到火車站接回到紐約去鬼混了一夜、延遲返家的兒子。坐上車,Ben看著冰風暴中倖存的一家人,不禁悲從中來,失聲痛哭。Elena輕輕拍著他的肩膀,喚著:「Ben!」 李安說原著裡Ben在冰上發現Mikey的屍身以及最後全家團圓這兩幕,是最感動他之處。而他的電影藝術,連原著者瑞克.穆迪(Rick Moody)看到結局都熱淚盈眶。Ben在冰風暴之後悲泣,是因為他已經了然他與Janey的荒唐行徑所造成的囚徒困局遠不如一家相親相愛、平平安安的好。 賽局理論與囚徒困局 關於囚徒困局,請參考我發表在個人部落格及【泛科學】的一系列文章:
這裡簡略介紹賽局理論的基本概念:
在劈腿賽局中,我們有兩位理性參賽者,Ben 跟 Elena。假設每個參賽者可以選擇「合作」或「背叛 」兩種策略,其選擇以追求個人最大快樂為目的:
我們用賽局理論的術語定義參賽者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收益:T 代表「誘惑」(Temptation),是一方合作一方背叛時背叛者的收益。R代表「獎勵」(Reward),是雙方都合作時的收益。P 代表「懲罰」(Punishment),是雙方都背叛時的收益。S 代表「傻瓜的報酬」(Sucker’s Payoff),是一方合作一方背叛時合作者的收益。在劈腿賽局中,我們合理假設這四種收益分別是:
根據這些假設,我們得到下列賽局收益矩陣:
假設 ½♥>J>0,也就是當小三/小王帶來的樂趣不如元配一半的愛時,T>R>P>S。此時劈腿是優勝策略,雙方都劈腿是納許均衡,但這納許均衡不是伯瑞多最佳結果。也就是小三/小王帶來的快感在扣掉罪惡感之後不夠強烈時,雙方因為得不到對方全心全意的愛,整個情況其實比雙方都不劈腿的情況還糟。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又不願意單方面不劈腿,因為如果對方劈腿而妳不跟進,妳只能得到傻瓜的收益。 互相劈腿變成雙方都無法自拔的泥淖時,這個愛情的遊戲就是一個「囚徒困局」。如果小三/小王帶來的樂趣超過元配一半的愛(J>½♥>0)時,互相劈腿是伯瑞多最佳的納許均衡。這時雙方離婚也不會有所悔恨,沒有什麼困局可言。 「傻瓜」復仇記 《冰風暴》電影中,在Elena在發現Ben劈腿之前,Ben享受的齊人之福就是賽局理論所謂的「誘惑」:他其實不是不愛他的家庭,Elena也還是全心全意地愛他,但他與Janey約炮,雖自覺只是為為了「性」趣,卻也因此無法給Elena全心全意的愛。Elena在這樣的婚姻中所得到殘缺不全的愛,就是「傻瓜的報酬」。 這樣的戲局不但在Ben與Elena之間演著,也在Jim與Janey之間演著。只是這場戲外戲中,男女角色互換:得到「誘惑」的是Janey,Jim不知不覺中拿了「傻瓜的報酬」。 Elena發現Ben劈腿Janey,知道自己當了傻瓜,遂不顧一切地堅持參加「鑰匙趴」。她輕甩粉臂把鑰匙丟給女主人的動作,可真俐落。Jim在了然Janey劈腿Ben之後,也處在相同的情況。Elena與Jim車震,可以說是賽局理論預料之中的「傻瓜復讎記」。但激情過後,他們兩家其實雙雙都陷入了囚徒困局之中。這是一個罕見的雙重賽局:兩個囚徒困局在一場冰風暴中交互相鎖,電影只能靠Mikey的死亡將之解開。悲劇的力量,讓Ben看清了自己的荒唐所導致的「懲罰」。只有Janey仍然沉睡不醒,在床上疲憊地蜷曲著子宮的姿態。也許,她與帥哥的一夜繾綣,也不是那麼愉快吧? 那麼Ben與Elena在冰風暴解凍之後還回得去幸福快樂的日子嗎?電影沒有交代,不過賽局理論告訴我們:如果雙方持續互動,理性的參賽者會選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Tit for Tat)的均衡策略而互相合作。從重複性賽局的角度來看,Ben先背叛了Elena,Elena採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策略反擊。此時如果Ben再反擊回去,雙方大概只好離婚了卻這一段孽緣。所幸下了一場冰風暴,讓Ben有反省的機會。如果Ben重新開始,以Elena明確俐落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策略深自警惕,也許雙方為了子女還可平靜度日,收取互相合作的「獎勵」。 後記:「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 重看《冰風暴》,仍然深深為其邏輯與藝術的力量所震攝。有些人把它當做家庭功能失調、社會道德敗壞的頹廢故事,那真是買櫝還珠了。《冰風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它故事中人在性格的驅使之下,「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張愛玲《金鎖記》語)。囚徒困局背後的理性邏輯,正是這樣一種無情力量。 但是《冰風暴》之所以超越一般的社會倫理悲喜劇,除了環環相扣的行為可能性外,還有它強大的藝術力量。Elena與Jim從「鑰匙趴」攜手一步一步走入的,不是黑暗的閣樓,而是鋪天蓋地的冰風暴。這個奇景,讓我想起了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劇中的六月飛霜,象徵了無窮無極的義憤。Elena與Jim的車震並不是沒有激情,但激情在冰封的車廂中瞬間過後,剩下的只有悔恨與懊惱。在冰風暴中作愛,他們追求的不是激情,是報復,那種冷冰冰的激情,看了只能令人興起亞里斯多德《詩學》所說的「恐懼與憐憫」(fear and pity),而這正是希臘悲劇的力量。劇終時冰封溶解,Ben與Elena一家倖存,也許他們之間的囚徒困局也能化解吧? 《冰風暴》的故事雖本於穆迪原著,但李安的電影藝術令人驚嘆。一場奇幻瑰麗的冰風暴讓劇情張力達到最高潮並從而化解,同時讓觀眾的心靈得到淨滌(catharsis)。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李安的傑作。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