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文對話
2013/07/20 20:31:18瀏覽109|回應0|推薦1

「...公諱越,字尚矩。生五歲失怙。為母氏所鞠。」

  董越,字尚矩,五歲時其父過世,由其母撫養成人。

「比弱冠極力共養。以其暇學舉子業。補府學生。」

  到了二十歲左右,盡己所能供養母親,並且利用閒暇的時間準備科舉考試的科目。(府學:古代官學。)

「天順己卯舉鄉貢試禮部輒不利。」

  1459年參加禮部在省城舉辦每三年一次的鄉試,卻沒順利考上舉人。

「卒業國監。攻苦力學。雖敝巾垢服。名隱起儕輩間。」

  在國子監(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最高學府)刻苦完成學業,雖然不是富貴子弟,同儕間對於其才華也漸漸地有所注意。

「成化已丑進士及第。初命為編修。」

  1469年終於考上進士,起初被任命為編修。(編修:為翰林院屬官,為史官的一種,掌國史)

「乙未、戊戌皆同考禮部。」

  1475,1478年皆為禮部的同考。(同考:明清鄉試會試當中協同主考、總裁閱卷的官員。)明清考試大多以四書為主,倘若以此推論,便不難理解董越後來可為東宮侍講經筵的身分,其人必定對經解義理頗有才華見地。

「時稱得人。丁內艱歸。用禮襄事。舉先世田業讓其兄。睦處宗敞。不以貴加人。人無問親疏貴賤。皆樂與之親。有訟者懷金以請。笑而卻之。亦不怨也。」

  在當時是才德兼備的人。適逢其母過世,於是以禮完成後事,並將所有的田業讓與其兄。與宗族間也和睦相處,並不會以自己的身分去欺壓他人。因此無論親疏貴賤都喜歡親近他。當時有人希望以他的身分,利用關係解決訟爭的問題,他不接受賄賂而笑著拒絕,請託的人也不會因此而怨懟他。

「九載考最進侍讀。癸卯典經闈鄉試。甲辰直 東宮講讀。丁未充經筵講官。尋以 登極。恩進右庶子兼侍讀。會 朝廷頒朔于朝鮮。特命公奉使。賜麒麟服以行。至則宣德意,正王度。餽贈無所受。居三日而還。乃作賦以紀國俗。他所題詠,尤多國人鋟諸梓以傳。」

  之後考進侍讀,主要討論文史,整理經籍,並且當皇上顧問。1483年主持經闈鄉試,1484年到東宮為太子講解經書。後來太子即位,便又升了官。朝廷頒朔(頒朔:古代帝王於每年冬季把來年的行事曆公告給諸侯知道),任命他出使朝鮮,還給了他麒麟服,要他到當地去宣揚中國皇帝布施恩德的心意,端正王者的德性氣度。古時中國大部份的外使都有這樣的任務,以管理邊陲地帶的小國,主要是宣揚國威。董越到了當地,並未接受當地的餽贈,三天後完成任務歸國,便以賦的形式,完成當時的所見所聞。所著之「朝鮮賦」並因此被以多種形式刻版印刷而流傳。(鋟梓:刻版印刷。)

  簡略敘述<朝鮮賦>作者董越,主要依據<國朝獻徵錄>所收錄李東陽所為其著的<董公越墓誌銘>。但凡查找或閱讀過墓誌銘,多以讚頌逝者為主,真假參半。雖如孟子所言「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文獻之功,還是必須盡己之所能,找出可堪比對的資料才是。

不才,但唯暫時作為紀錄而已。

 今天的天氣潮濕悶熱,風大,髮亂飄而裙亂舞,依例狼狽而疲累。但因自己可以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而可以無視疲憊,幸福的時刻不在於形式的包裝,而在於心靈的自由奔放。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