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小四國語文修辭事件】
2009/03/13 04:19:26瀏覽694|回應0|推薦3

        對於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小四國語文修辭事件」,我也來評論一下。根據報載 (3/7),國內知名的教育學者,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教授得到了一份 (其實也不能說一份,嚴謹的說,應該是一大題,其中包含 5 個小題)「疑似」小學四年級的國語文考卷 (據他說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考題)李家同教授針對題目內容,「認為」出這種題目來考小學生,對國小 (四年級) 的學生而言,不僅是「艱深」,而且會令學生「沮喪」,甚至會對國文「望之生畏」,所以現在的國小學生「太可憐了」;即「在小學考如此艱深的題目,可想而知的是孩子會多麼的沮喪,也可以想像得到孩子們對國文的望之生畏。」,然後就投書媒體,訴諸社會公評,並質問「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員知不知道小學生的痛苦呢?」,並建議:「教育部的大官們做做這份考卷。做完以後,總該採取一些行動吧,我們的小孩子太可憐了。」,更要求「我們小學生的家長們不能再對這件事沉默了。你們應該讓教育當局知道你們的想法。孩子害怕國文,是一件可怕的事。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1836 

雖說「一葉知秋」,但李老這「一題就可以知道,我國小學國語文課程,是造成小學生恐懼的亂源」,似乎也有點......(我不好意思說),沒關係,繼續往下看:

        接著幾天,社會各階層的各種反應如下:

(1)        聯合報的黑白集,隨即在第二天(3/8)以「老師把國語變恐怖了」為標題,力陳:「才開始學習自我表達的十歲孩童,被老師提早趕進修辭分析的恐怖世界,簡直是反教育。」,又表示,這個不是可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我國所有國小的「通案」,接著更嚴厲的批判說:「才認了幾年字的學童,語文課最重要的應是學習感受與表達,行有餘力再談欣賞進階。但當老師把語文修辭變成了化學分析,學生必須辨識每個句型並加以分類,不僅本末倒置,也著實教人倒盡胃口。」,最後建議說:「許多上一代的人從未學過修辭學,文章照樣寫得精采通暢;現在小學就上修辭,反倒教出許多連句子都寫不完整的學生,這不是揠苗助長嗎?更何況,小四上的只是「國語」課,不能讓孩子先好好學會講話嗎? (黑白集的主筆,不愧是搖筆桿的高手,他以自己為例,雖然從未學過修辭學,照樣文章寫的精采通暢!) 網址: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1837

(2)        第三天(3/9)中正大學謝大寧教授以「修辭學早已死亡了,孩子虛耗生命」一文,更直接表示他的基本看法和結論是:「那就是以修辭格的熟練作為國文能力的指標,根本就是件荒唐的事。因為「當修辭學幾乎變成「修辭格之分類」的學問後,它也就成了一門無用的、消亡的學問。這其實就是從十九世紀開始,修辭學完全從西方大學的課程中被驅逐出去的主因。」並舉法國當代的大哲學家利科的話為佐證:「當將修辭格進行分類的興趣,完全代替了給廣泛的修辭學領域賦予生機的哲學觀念時,修辭學也就死亡了」。 ( 看完這段,我好想說 X X X X X X ,註:這6個字包含台灣兩種水果,也算是水果派的修辭語) 網址: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1851

(3)        同一日(3/9),在第一線負責實際教學,某國小車惠軒老師以「大人不懂,小學生就學不會? 」為題 (這句超級經典,絕對可以入圍今年10大教育經典名言提名),投書表示:國小課本的內容,是那些所謂「專家」編纂的,國小老師只負責「教授」其內容,況且經過實際運作後,發現只要老師有先教授過內容,小朋友的反應和表現,也都還可以,更舉例:遞進副句」來說,經過老師解說,小朋友就能造出「媽媽要我考一百分,還要我考第一名」這種生活化且符合題意的句子;再拿「轉折副句」來說,小朋友可以很輕鬆的造出「本來昨天要去烤肉,卻因大雨不停而臨時取消」;至於「映襯修辭」,乍看確實會嚇倒一票人,但你若看到小朋友造出「在吵鬧的教室裡,他卻睡得像嬰兒般安詳」,就不會對這份考題那麼大驚小怪了。更表示:「李家同教授,您憑什麼以您讀小學時代的眼光來看現在的孩子呢?您不會的題目,不表示現在的小學生也不需要或沒能力會啊! (車老師,我給您鼓鼓掌,您這台車,絕對是賓士500以上!)  網址: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1852&pno=1

(4)        第四天(3/10)台中教育大學侯世昌教授,更以「教育忘了以學生為中心」為文,直指目前教改「多元化」的理想目標與實際運作所產生的結果有不小落差:「教改希望教育走向多元、減輕學生負擔,故在教材上朝向趨於淺易,但此舉也引來了學生學習低落成績大不如前的批評。」所以「國語的單元數一學期雖減少變成十四課,但為了充實學生知識,卻多了語文小老師、成語教學等補充教材,這些教材的內容難度遠超過孩子的年齡,雖說是補充教材許多老師把它拿來當正式教材考試(大家看,這才是教育真正的本質:要以學生為中心!侯老師,說的好!)  網址:http://sulanteach.msps.tp.edu.tw/%E6%96%87%E7%AB%A0%E5%8D%80/%E5%85%A8%E7%90%83%E4%B8%AD%E6%96%87%E7%86%B1/%E6%95%99%E8%82%B2%20%E5%BF%98%E4%BA%86%E4%BB%A5%E5%AD%B8%E7%94%9F%E7%82%BA%E4%B8%AD%E5%BF%83.htm

(5)        第五天(3/11),台中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張碧蓉教授,發表「修辭非原罪,只是工具成目的」,陳述「修辭術語就像英文文法,是在「教授」和「學習」語言時所使用的一種工具。文法可以讓語文教學更有效率,讓語文學習更有系統。但要注意的是,用以描述分析語言的文法,不應該反而成為一種規範而造成學習阻礙。」,所以「對於語言學習而言,文法永遠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而且「修辭格分類」不該成為修辭教學的目的(這段也分析的鞭闢入裡,對嘛,修辭只是手段而已)  網址:http://udn.com/NEWS/OPINION/X1/4781656.shtml

        聽完了這幾位學界領袖,專家學者,和實際在國小第一線教授這門科目的老師,十分寶貴的意見之後,讓我們看看一般家長或讀者的反應:

(6)        有個讀者,乾脆就讓他正在高中就讀的兒子來試做,結果小孩做完之後的反應是:「還OK啊,沒有特別難嘛!」 ( 這位高中小帥哥,好樣的!)

(7)        也有幾位家長,以「多元氾濫,小學生吃不消 為題,切入這幾年最熱門的「多元化」作為討論。(其實根本是小學生家長自己吃不消啦!要多加油了) 網址: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779579.shtml

(8)        有些讀者 (應該是家長),以親身輔導自己小孩的經驗,「也」認為小學的國文課本內容和考試題目,也是太艱深,他們也不太懂,教起自己小孩來很吃力。

        聽起來,大家說的好像都有理,那可怎麼辦? 但是我總覺得「真正的主角們」好像還沒上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已經過去 7 天了,當初參予制定那「一綱」的諸位專家們,和編寫那些「多本」教科書的作者們,至今沒有看到「半個」人出來,或出面說明或撰文解釋!

        當初參予制定那「一綱」的諸位專家們,是不是應該挺身為他們所堅信的教育理念來辯護,解釋說明當初為什麼把修辭學,訂定為「綱領」,例如「修辭學為什麼重要」和「為什麼要放在國小四年的國語文課程裡面」? 同理,那些編寫「多本」教科書的作者們,是不是也應該出來解釋說明一下,他們當初是如何選用範本,以何種方式編纂,將「修辭學」編入「教材」,以及說明,在給老師使用的「教學手冊」裡面,是如何編寫各種用來搭配的「教學法」,以便配合不同情境和學生程度的教學?

        大家看見了沒有,這才是這次「小四國語文修辭事件」,我們所真正應該關心和思考的關鍵所在:「是誰造成這樣結果? 又是誰應該要負責?」。 試想, 如果出了事 (目前還沒出事,只是有疑問而已 ),連經手承辦之人,都不想,也不必出來說明和負責,那你的專業何在? 一旦你的專業受到質疑了,那你規畫設計出來的東西,品質又有何保障? 還記得多年前 ( 公元 1983 年 ,民國 82年 ),那個史稱「建構式數學之亂」嗎? 簡單說,就是國小學生取消背誦九九乘法表,此一政策,使得我國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幾乎呈現垂直下降。 此禍,前後歷時近 10 年,波及全國 25 個縣市,受害學生人數超過 300 萬人,至今都還留有後遺症,更導致我國整體經濟力和競爭力,嚴重受到影響,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和傷害,但是最有趣的地方是,至今連「禍首 ()」是誰 ,都不知道,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大家壓根也就不想知道!

        至於「修辭學」這種課程項目,多的不勝枚舉,到底該不該教,該怎麼教,該何時教,以及該不該考,該怎麼考,這或許應該透過專業的討論來處理才是。

.

***************************

註:

  教育部從民國十八年起,共修訂十次國小課程標準,其中以「建構式數學」的新課程爭議最大,六年後才喊停。教育部強調,曾三度發文,要求各縣市不見得要教建構式數學,但多個縣市教育局表示沒收到;也有縣市說,教科書都是那樣編,根本是「強迫中獎」,教育部難辭其咎。民國八十二年版國小數學課程標準,由前台大數學系副教授黃敏晃擔任修訂小組召集人,小組成員共十五人,以學者、國小教師為主。課程標準公布後,國立編譯館及民間出版業者再據以編教科書;巧的是,國編版主編也是黃敏晃。

        建構式數學從何來?資優數學出版社社長林貴榮指稱,黃敏晃是始作俑者,教育部坐視當幫兇。他說,國內數學界以往根本沒人提到建構論,但頂著數學課程標準修訂小組召集人光環,黃敏晃搭建自創的建構數學王國,不但課程標準及教科書審查辦法由他訂,還同時擔任國編版教科書主編,一手控制所有教科書比照國編版模式編寫,才導致無法收拾後果。                          【2002/10/29 聯合報】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ckuer&aid=273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