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教育部【學士後醫學系】的想法
2009/04/15 12:45:28瀏覽165|回應0|推薦1

這幾天,大家對於教育部提出想把目前的醫學院改成「學士後」醫學院 (也就是大學畢業後,才開始接受醫科訓練) 的構想,討論的十分熱烈。 

其實目前台灣醫學教育的真正的問題,應該不是把焦點放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訓練一個醫生,而是應該「怎麼」培養和訓練這個醫生!  

先看看美國的醫生,是如何養成:(雖說美國的制度,也不見得就全都是好的,但是多少可以參考一下)

(1) 18-22歲:在大學修習所謂的「預備醫科 (pre-medical)」課程,一般是要求至少要修讀生物,物理,化學,數學,和英文課程,均為兩年。

(2) 22-26歲:四年醫學課程 (Medical) 課程。

(3) 接著3-4年的專科訓練,就是開始分科實習,例如婦產科,小兒科...

(4) 或是再接受2年的更專精的分科再訓練,例如 不孕症科 (婦產科)

(5) 執業之後,還有嚴格的「淘汰 (每隔多少年,要換照一次)」制度和各種在職的「再教育和再訓練 (例如研討會)」機制。 

台灣今天由於有聯考制度篩選,能夠考上醫科的學生,照理說,都是頂尖優秀的學生,從智力上來說,18歲開始研習醫科,應該也不算晚了,似乎沒有必要再拖延個四年。而我國現行7年的醫科訓練,也大致和美國相同。 

所以今天真正的問題,應該在於這 7-11 年的醫科養成過程中,和日後數十年的執業期間,有沒有認真執行 (1) 訓練「合格」的人,和 (2) 淘汰「不合格」的人,這才是真正關鍵之所在。 

說的更坦白一點,今天台灣很多的問題,就只嚴格把關在「入門門檻」,大家拼了老命,N年寒窗苦讀,參加聯考,高普考,教師甄試,可是一旦考上了之後,從此就「高枕無憂,永保安康」了,不然怎麼會有「鐵飯碗」這個名詞? (最明顯的,就是軍公教醫)  沒錯,這個人當初剛考上的時候,的確是個合格適用的人,可是經過若干年後,很多因素可能導致變質,或熱情不再,或專業能力不足...,此時就要加以淘汰,可是由於我國的國情和民族性,對於在職的「品質控管」和「再學習」的觀念和制度,各機關或單位也多半沒有「認真落實」(這就是我國的傳統和習慣),既沒有設立「汰蕪存菁」的底限,更談不上拉高「精益求精」的上限!

.

譬如「不適任」的教師或公務員,因為顧及人情,或擔心其日後生計,或轉業困難,大多以調職處理,只是再怎麼調職,這人也還是「不適任」,不是嗎?  所以如果這種既有觀念和作法不變,只是討論提早或是延緩入學時間,有用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