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顛覆速度──試讀《慢療:我在深池醫院與1686位病患的生命對話》
2014/01/29 21:40:19瀏覽1266|回應0|推薦5

維多莉亞.史薇特(Victoria Sweet)  洪慧芳譯    漫遊者文化出版

 

雖然是一位醫師,在一座救濟院式、農場式的醫院,行醫二十年與患者互動的過程體悟和紀錄;雖然看似屬於醫病範疇的書;但讓讀者從中獲得震撼的省思和啟發,卻不拘限於醫療一事,而是對整個現代人生活的體系與觀念,具有顛覆性的思維。

不論該書中文譯名「慢療」或原文直譯「上帝的旅館」,都已微露了這本書的核心觀念:「生命本應緩慢,療癒無法用效率衡量」。而這樣的核心觀念,散見於書中。如:

當初疾病醞釀了多久,療癒的時間就要多長…

泰莉在醫院裡獲得的最寶貴恩典正是足夠的時間,也就是恰到好處的時間…

我開始覺得深池醫院是緩慢療法的代名詞…

真正省錢的是正確的診斷及充裕的時間重新評估病患…

 

書中的故事和散見的這些觀念,讓我對應資本主義下的現代人類生活,不禁生起一股強烈的想法:作者其實在顛覆現代人最重視的時間和效率。

追求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效益,一直是現代社會裡各領域的目標;短時間、高效率的代名詞,就是速度。追求速度,在民主和資本的加乘下,似乎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的普世價值,即使或有「慢」的哲學被提出,甚至實踐,但很難蔚為風氣。儘管如此,我仍然驚喜地看見維多莉亞.史薇特以她的學習和職務,繼一些前仆者提出「慢療」的思維,給疾奔的現代人,一個駐足思省的憑藉。

維多莉亞.史薇特自修「前現代醫學」(現代醫學以機械論看待人體之前的古典醫學,包含古老西醫、中醫、印度醫學),以及她的醫療經驗,尤其是花費兩年半治療泰莉的褥瘡的經驗,提出一種不同觀點,就是療癒除了全人式地對待病患外,還需要加入最重要的成分「光陰藥酒」──足夠且恰到好處的時間,讓時間發揮療癒效果,不同於機械論的現代醫學。這是我覺得作者的《慢療》,具有顛覆速度的原因。

《慢療》吸引人的地方,在病患故事、醫病關係和醫療方式之外,也在它沒有直說但明確讓人感受到的言外之音:疾病的產生,不是單純因素,而是構成人體系統的身心靈三者間有了阻塞或失衡,因此,要根治疾病,必需全方位地在人性化的醫療和生活環境裡對治身心靈。如果只醫身,忽略心靈的培護,或社會人文環境的提昇,終究只是耗費資源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已。我們看到現代社會富流感(1)、禽流感…身體疾病不斷產生變異,心靈難以安住,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無非是過於追求時效的生活節奏所導致。

《慢療》不只是在反映醫療問題,也在反映現代人的生活問題,並且足以讓人們省思,是否該減速,回顧傳統那種從容、簡約的生活態度,在快與慢、成效與過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1:由「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二字組成的新詞彙,是由澳洲經濟學家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Hamilton)提出,已成為世界性一種新現象。英國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OliverJames)對「富流感」有深入研究。他指出,人們不斷追求更多金錢和物質,分辨不出這些東西究竟是需要還是欲望。當到達過分沉溺時,就會患上「富流感」,出現焦慮、抑鬱和人格異常等精神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hu141&aid=1084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