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麵包袋塗鴉 蕭青陽4戰葛萊美
2011/01/10 17:18:12瀏覽159|回應0|推薦0
更新日期:2011/01/07 14:41

(中央社記者蔡欣樺台北7日電)「一聽到音樂,我就熱血澎湃,光是火車聲就能讓我在腦海浮出畫面」,在麵包店塗鴉紙袋長大的蕭青陽,以為長大後註定畫電影看板,卻成了首位4度問鼎美國葛萊美獎的華人。

曾3度問鼎葛萊美唱片包裝設計獎項的台灣唱片設計師蕭青陽,以最新作品「故事島」,在5年內第4度問鼎葛萊美。

在紐約樂評人一句「蕭青陽你的作品很強,但少了競爭力」刺激下,蕭青陽決定為「故事島」架設國際網站,和全世界分享創作理念,並希望吸引葛萊美獎評審們的矚目。

蕭青陽為無數音樂人設計過上千張唱片封面、包裝,從2005年開始,以王雁盟「飄浮手風琴」專輯入圍葛萊美,其後「我身騎白馬」、「甜蜜的負荷—吳晟詩誦與吳晟詩歌」也入圍,加上最新入圍的「故事島」,4度進軍葛萊美。

「原來我不寂寞!」每張專輯的設計都注入蕭青陽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對於受到國際的肯定,他終於明白「藝術並非如此曲高和寡,自己不是孤身奮戰」。

坦言從小就熱愛畫畫、不愛念書的蕭青陽,小時候窩在爸爸經營的麵包店裡,為奶油蛋糕擠花樣、模仿傳統喜餅的龍鳳字樣畫畫,或在麵包紙袋上塗鴉。

他靦腆笑說,只要聽到爸媽在一旁耳語「兒子怎麼畫得這麼像」,或客人也注意到紙袋上的塗鴉,都可以讓他開心一整天,也認定自己以後就是要吃這行飯。

可惜在他成長的年代,愛畫畫不愛念書的小孩,好像被認定長大就只能去畫電影看板謀生,間接養成蕭青陽習於隱藏對藝術的熱愛。

直到第4度入圍葛萊美獎,他終於鼓起勇氣想和全世界分享,與製作團隊攜手打造「故事島」網站,分享熱愛台灣的心情、一聽到音樂就澎湃到無法自己的創作天性、註定要結合音樂與畫面設計唱片包裝的使命。

自認固執的蕭青陽,愛國情操也成了一股巨大的正向執念。

他說,首次入圍葛萊美獎時,他曾懷疑外國評審是否真懂他要表達的台灣意念,後來的「我身騎白馬」、吳晟詩歌,他一次次加重口味,想挑戰老外的藝術品味,也想證明自己的創作是否真能建構出代表台灣音樂的概念或形象。

還不確定自己在藝術領域的成就時,蕭青陽安慰自己要淡泊名利;作品一再獲得肯定後,他鞭策自己全力以赴。他自嘲,不停在這兩種極端心情間遊走,但始終最在乎的是,作品是否能讓別人「感同身受」。

以雷射剪紙呈現八八風災、日月潭、蘭嶼、總統府等風景的「故事島」,為他拿下中國華語傳媒大獎、第3次奪下德國紅點設計獎、第4度問鼎葛萊美獎,並榮獲美國芝加哥GOOD DESIGN設計大獎,蕭青陽一面說著「得獎只是錦上添花」,但又害羞強調「獎座不嫌多」。

「故事島」目前的成績和各界的回饋,已讓蕭青陽充滿感激之情,面對將於2月13日揭曉的葛萊美獎,他說抱著平常心看待。

不過,被問到能否做出得獎時的可能反應,蕭青陽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突然間不知所措,想了半天才說「我可能會拿著獎座繞場兩圈」。1000107

出自yahoo新聞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sc99&aid=478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