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5 00:59:56瀏覽61|回應0|推薦1 | |
針對近來教師法部分條文的修正草案,要在立法院審議。而對於教師評鑑要入法的議題,也許社會大眾覺得:教師評鑑是淘汰不適任教師的妙藥、是提升教學品質的萬靈丹。
但真的是如此嗎?還是教師評鑑反而影響了教學品質,甚至無法淘汰不適任教師?且看以下分析: 一、目前的高教評鑑方式,嚴重影響教學品質 目前的高教評鑑模式,重研究而輕教學,大學老師忙於升等而影響了教學,今年928教師節,高教教師已到教育部前抗議,而高教學生也反對此種評鑑,因為他們的老師都忙於研究去了。 12月10日自由時報一則新聞:世新大學教書近25年的余陽洲老師,是公認的優良教師,但他現今還無法升等,還是個講師,原因無他,余老師把時間都奉獻給教學、都奉獻給學生。 若一個評鑑制度無法讓花時間在學生身上的老師獲得獎勵,反而是重心放在研究的老師升等了,這不是績效式評鑑制度的一種諷刺嗎? 更嚴重的,它壓縮到老師的教學時間,直接影響的,就是你我的孩子! 二、教師評鑑不是處理不適任教師的妙藥 面對不適任教師,在教育部所頒布的〝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已有完善的處理辦法,但,為何常在報紙媒體上,屢屢出現不適任教師的新聞? 首先,必須要澄清,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戰戰競競認真的在教書,少數的不適任教師,被媒體報導而渲染,以為學校充斥著不適任教師,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是第一點必須澄清的。 再來,學校方面往往不懂法律不按流程,怠惰或不知如何處理不適任教師,每每叫其請延長病假、或輔導了半天,居然没進入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流程! 難怪,不適任教師屢上媒體,不是没有機制處理,而是學校不知如何處理。有鑑於此,希望教育單位能廣開處理不適任教師的課程,尤其一校之長更應深入了解。 另外,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處理過一位不適任教師的案例,我們很驚嘆,這位老師,証照好多張,有英語任教資格,還有主任資格,教學教案製作精美。 更難得的,還會寫教學省思札記…若以目前的評鑑制度,他絕對是認真的優良教師。 所以,績效主義式的評鑑,反而無法淘汰不適任教師,而認真為學生的好老師,又無法用紙本量化、很難被評斷! 因此,處理不適任教師,就應用專為不適任教師而制定的〝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並且要知如何處理、落實處理,才是有效解決不適任教師的根本之道。 三、目前學校已有考核制度 按教育部所頒布的〝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目前的教師已有成績考核制度,其內容分平時考核及年終考核,依教師們的表現有記大功、小功及嘉獎。 懲處方面也有記大過、小過及申誡,至於記功記過的標準,在考核辦法中,都有詳盡的說明。平時學校方面,也依照教師在校的教學表現,時有獎勵及懲處。 若本來就有一套考核制度,而且又已實行,難道還需再一套疊床架屋的評鑑制度?行政作為不就應有效率而且精簡化,又多弄一套評鑑制度,豈非勞民又傷財? 四、行政評鑑多如牛毛,淪為表面功夫 目前學校的老師,常為了多如牛毛的評鑑(如午餐供應工作評鑑、交通安全教育評鑑、性別平等教育評鑑...),被上級要求完成精細的評鑑指標項目。 常常老師們要花許多時間進行繁多的書面文件整理及紙上作業,甚至影響到教學品質及學生受教權,如此,反而形成「為評鑑而評鑑」的表面工作。 另外,訪視委員來前,要先準備茶水、製作歡迎海報....評鑑過程中,訪談對象多事前安排,也未能窺見真實面。 為了應付各式各樣的評鑑,成就了面子卻失去了裡子,真正該做的服務學生的工作,可能就在此兩難中被切割或捨棄。 所以,我們很擔心,目前官版評鑑草案竟以空白授權方式委任教育部訂定評鑑辦法,更加深我們對評鑑走向形式化或及淪為表面功夫的疑慮。 五、教書是教人的工作,而非生產商品 生產商品可以量化,但教人的工作可以如此嗎?這位老師教出數學考100分的學生;那位老師教出品行良好的學生,哪一位老師比較優秀? 這位老師教學創新活潑,課堂較吵;那位老師上課學生認真聽講不敢亂動,又是哪一位老師評鑑較優?教書是一門藝術,老師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況且學生的發展也非一時的教導就看得出。 若把教人的價值變成限時又量化的商品,這種設定量表的評鑑,是否反而傷害了教師的專業自主及本應多元而非死板的教育? 六、評鑑真的是好東西嗎? 往往聽到旁人說:其他行業都有評鑑,為何老師就没評鑑?我真的很想問,評鑑真的好嗎? 我們的社會,績效評鑑已讓勞工朋友變成被壓榨的螺絲釘,常常超時工作、加班没薪水,勞動成本全世界倒數第一低!為了績效,拼命工作,為了績效,生活没品質。 做為一個人,勞動人權在哪裡?工作尊嚴在何方?若大家都不喜歡這種評鑑,應該把這種資本式的評鑑丟進垃圾堆,從新找回不再當螺絲釘,找回工作的價值及做人該有的尊嚴吧! 不管你是做什麼工作,都應該反思,這種評鑑真的是好東西嗎? 教育桃源電子報2012.12.12文/桃園教師會邱儷萍(本會文宣部主任)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