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年國教在搞啥(趙少康)
2012/05/04 15:26:48瀏覽63|回應0|推薦0
馬總統、陳冲院長和教育部長蔣偉寧前天聯袂啟動103年開始的12年國教,蔣偉寧還誇下海口:「一、二十年後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問題是,十幾二十年後這些人早就不在位子上了,至於台灣的經濟奇蹟與12年國教到底有多少關聯,也令人懷疑。

台灣的經濟起飛,是在1970年代,那時才剛辦「9年國教」,所以台灣的經濟奇蹟似乎和「9年國教」關係不大,反而和「十大建設」密切相關。

那時台灣的國家總目標,就是發展經濟,特別在聯合國排出台灣後,在國際上立足的唯一出路,就是經濟與貿易。

不像現在,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就瀰漫著一股反商及民粹的氣氛,一切都以政治掛帥,所有的思考都是政治正不正確。

民粹當道,反商有理,政府大方向搖擺不明確,再這樣搞下去,不要說12年國教,就是「16年國教」也救不了台灣的經濟。

我們當然期待整體國民的素質因「12年國教」有所提升,因至少大多數人都多受了3年的教育。

但這多出的三年到底都教了些什麼?是不是學生需要的?是不是國家發展需要的?恐怕才是關鍵,而這部分正是最令人憂慮的地方。

以前國小六年,畢業後很多人不繼續升學而去做學徒,3年後15歲出師,再磨練個幾年,也是「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這才是台灣奇蹟的基礎。

現在人人讀到18歲高中畢業,不適合繼續念書的還來不來得及或有沒有意願再去學一門技術都是個大問題,要創造經濟奇蹟需要各種人才。

少部分人鑽研理論、研究,大部分人從事生產、製造,工商業及服務業不可偏廢,不可以像台灣現在這樣,人人想念大學。

而有一半的大學其實念不念也沒什麼差別,所有的大學都在搞理論,連技術學院也一樣,沒有幾個老師是真懂工廠實務的,這樣能培訓出什麼技術人才?

要知道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會讀書、愛讀書,不逼也念得好、考得好,有的人就是不會讀書、不愛讀書,逼死也念不好、考不好。

但「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帝給每個人的恩賜不同,只要能「因材施教」,每個人至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只是「12年國教」到底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還是只不過耗費了龐大的資源,卻浪費了大家的時間?甚至消磨了千萬學子的青春?

任何重大政策的改變,都必須有清楚目的,「12年國教」的目的絕不是只為「高中職學費全免」而已,而升高中方式的複雜,讓人嘆為觀止。

教育政策及升學方法一定要簡單易懂易執行,怎可像現在愈改愈繁複,比序一大堆,最後受苦的還是學生。


蘋果日報2012.4.27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641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