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芥子33期 - 從福傳的角度看萬金聖母遶境(許建德)
2010/03/12 19:11:43瀏覽207|回應0|推薦0

三月二十六日,萬金聖母從新竹教區的桃園聖母聖心堂移駕到台北總教區,到了台北以後,在五千教友的陪同下,從圓山捷運站遊行到靜修女中的瑪利亞廣場。參加遊行的隊伍,有的代表教區,有的代表堂區、善會、以及教會學校,還有花車,浩浩蕩蕩。參加的教友神長們也都是滿懷熱誠,在台灣的天主教會小小的羊群,有這麼一個給天主做見證的機會,無形中給教會内的教友和神父修女們都打了一針強心劑。

萬金聖母從去年九月展開全台遶境以後,除了在教會内引起教友們的熱烈反應外,連教外的媒體也屢屢報導,成爲繼去年單樞機主教抱病為社會大衆講解生死問題之後,最得到社會重視的天主教活動,可以説是一個很成功的福傳活動。

主教團在2009年台灣開教150週年的牧函裏,建議以後的福傳工作,要應用各種有創意的福傳策略,深入今天台灣的多元社會。這次萬金聖母全台遶境可以算是很有創意的了,否則也不會引起教外媒體那麼多的注意。

但是我們教會的「恭敬聖母」是一個容易讓人誤解的議題,因此我在這裡提出幾個小小的看法給大家作參考。

第一:台灣人一向有「基督教拜耶穌,天主教拜瑪利亞」的誤解。這樣的講法自有它深遠的來由,很遺憾的它已經相當程度的深入人心。這樣的印象不是只存在一般民間,也存在大學生以及平常對宗教不注意的人的的觀念裡。如今萬金聖母像遊行街頭,會不會更加深這種誤解?

第二:台灣民間信仰裏一向有「媽祖遶境」的傳統, 萬金聖母像遊行街頭容易讓對天主教認識不深的社會人士把聖母和媽祖劃上等號,也加深了外教人對「天主教拜瑪利亞」的誤解。事實上,早期教會的教父們也有過類似的困擾,因爲羅馬帝國宗教裏的女神 Juno 是帝國的保護神,被尊稱為天上母后(Regina),很得羅馬人的崇拜。早期教父們爲了擔心外人把聖母瑪利亞當成教會的女神,因此在公共場合裏刻意的不作過份尊敬聖母的儀式。

第三:基督教徒常說我們拜偶像,這是根源在他們不相信我們教會裏「諸聖相通功」的道理。平常,我們家裏恭敬擺放著的耶穌像或是聖母像,是紀念耶穌和聖母,並不在於這一尊或是那一尊雕像。民間信仰裏常常有兩家媽祖廟互別苗頭,看看那一尊媽祖更靈驗的事。我們在萬金聖母遊行的同時,似乎也須要有福傳的配套措施,才不會讓外教人以爲我們教會也有「萬金聖母」和「台北本地聖母」的區別。

第四:現在的社會是個資訊爆炸的社會,我們每天的生活被無止境的資訊疲勞轟炸著,也因此,許多人對事情都是止於表面的膚淺了解,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因爲很可能除了第一印象以後,他們已經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了。

我們的福傳也要認清這樣的事實。去年單樞機的講演,幾乎大部分的人都得到這樣的印象:「單樞機因爲相信愛的天主,所以不怕死亡。」這是第一印象,但是也夠了。這次的萬金聖母遶境給人的第一印象希望不是:「他們天主教果然拜瑪利亞!」

這樣的顧忌不是沒有根據的,以這一陣子社會媒體對萬金聖母遶境的報導為例,在我看到的聯合報、今日新聞、自由時報、和中央社的五篇報導裏,提到「聖母」的字眼四十四次,提到「耶穌」一次,提到「天主」兩次。(不包括「天主」教、「天主」堂、「耶穌」會、「聖母」聖心堂等)其中只有一篇報導正確地提到「經過聖母到達耶穌」和「祈求聖母轉求天主」這樣的觀念。

更可惜的,今天的媒體因爲講求即時性,事情過了以後,他們已經沒有興趣聼我們想說的後續闡釋。換言之,今天的媒體只會給我們的福傳工作一次機會,把我們最重要、最核心的訊息在第一時段講出來。錯過了或是講錯了,就很難有第二次補強的機會。

經由敬禮聖母一生:從聖母領報時的全然委順;到迦納婚宴席上的溫暖體恤,使耶穌成就了傳誦千古的水變酒的奇蹟;最後在十字架下的堅強陪伴。這些都是世代門徒的經典模範,也為一向崇敬孝道的華人社會,打開福傳之門,進入我們信仰的核心 – 耶穌基督。

從教友們對聖母的尊敬,導引世人進入我們信仰的核心,使大家認識天主的大愛,這將是此次萬金聖母繞境的終極目標。

轉載自《天主教周刊》

原載芥子第三十三期(2009年6月發行)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tardseed&aid=3846581